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03133040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法导航】知识要点一、学习化学的作用化学的社会价值和化学的科学价值化学的社会价值增产粮食增加能源提高生活质量发展生产改善环境发展材料促进健康化学的科学价值大气医学地球科学物理海洋天文生物学二、化学研究的对象1 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 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3 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三、保护环境,开辟“绿色化学”1 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 2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学法点击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学好初中化学的最重要的方法是牢固地、系统地、熟练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树立信心,相信自己。保

2、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能积极、主动、认真地学习化学。2深化理解,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理解是关键,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 3认真实验,勇于创新。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化学实验,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4拓展思维,勇于探究。在学习化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对遇到的问题、现象要勤于思考,善于交流,多问为什么? 5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6关注与化学有关的新科技、新成果,注意浏览有关化学发展的前沿信息,开阔视野。

3、【资源链接】化学史上的中国人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科学家,他们的发明和发现在世界科学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在世界化学史上我们的炎黄子孙也是成果辉煌,业绩闪烁,给5000年的文明史添光争彩。为此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现将在化学史上有重大发现的我国学者作一摘要介绍。刘安:我国西汉时代时的炼丹家。他著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着“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说铜盐遇到铁时,就有铜生成。实质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铁和可溶性铜盐发生的置换反应。这一发现要比西方国家早1700多年。在宋朝时采用这一方法炼铜已有相当规模,每年炼铜达5105kg,占当时铜产量的15%25%。这种炼铜方法在我国最早,是

4、湿法冶金的先驱。蔡伦:我国东汉和帝时曾任主管制造御用器物的尚方令。宦官。桂阳人(今湖南来阳县人)。他总结了西汉以来的造纸经验,改用便宜的材料:树皮、碎布、破鱼网为原料,经精工细作,造出优质纸,被称为“蔡伦纸”。后世人们将蔡伦称为造纸技术的发明人。1000多年来,我国的造纸材料大致都是依照蔡伦的办法加以推广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的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有着某种内在的、最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的纽带就是化学元素,人体本身就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人类不但要接触自然环境中的阳光、空气、水、土壤、食物等,而且还要接触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人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

5、量的交换,在代谢过程中,许多化学元素反复进行着环境生物人环境这样的循环。研究表明,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元素的含量与地壳及海水中这些元素的分布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正常情况下,环境物质与人体之间保持着的动态平衡,使人能够正常生存;但是,如果环境中某些有害物质(如废气、废水、废渣等)增加,轻则影响人的生活质量,重则危及人类生存。化学贯穿于人类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与能源、资源、信息和生命紧密相连。我们应从科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科技进步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但也会因而引发各种公害以及破坏自然环境的问题。 例如,在现代社会里,化学家和化学工程师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借助于化学工业

6、创造出数不胜数的化学产品,这些化学制品和化学物质几乎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方便,人类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些为人类作出有益贡献的化学物质,如塑料、合成纤维、橡胶、洗涤剂、装饰材料、有机溶剂、化肥、农药等,在使用后被排放到环境中,然后在环境中发生一系列的迁移或转化过程,有的转化为各种元素,再次进入循环,再次被人利用;但也有的不发生变化,直接进入环境或变成有害物质进入环境,对环境造成污染;有的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只知道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过度消耗资源,因而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结果是资源日趋衰竭,环境严重污染,引发了全

7、球的许多严峻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臭氧层损耗、淡水资源枯竭、水污染、森林锐减、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化学家较早地意识到在严峻的环境问题中,尤其是造成污染的各种因素中,化工生产排放的废物及废弃化学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并积极参与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与治理。 化学日益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状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人们也应认识到,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很多环境污染的治理要依靠化学方法。为科学献身的化学家莫瓦桑 莫瓦桑是法国著名化学家,他在1886年制取了单质氟(F2),因此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1906年,瑞典诺贝尔基金会宣布:把相当10万法

8、郎的奖金授给莫瓦桑,“为了表彰他在制备元素氟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表彰他发明了莫氏电炉。”同年12月,在巴黎大学的会议厅里,隆重举行庆祝大会,庆祝莫瓦桑制取单质氟20周年。会上, 54岁的莫瓦桑即席讲演,他在演讲的最后说:“我们不能停留在已经取得的成绩上面,在达到一个目标之后,我们应该不停顿地向另一个目标前进。一个人,应当永远为自己树立一个奋斗目标,只有这样做,才会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不断前进。”在科学的事业上,莫瓦桑曾取得过重大的戌就,是一代科学巨人。然而,他成才的道路却十分坎坷,亲历许多困难和危险。 “起死回生”的药店学徒 1870年,在巴黎的一个交叉路口,有一家十分著名

9、的老药店,名叫班特利药店。在药店的学徒中,有一位机智聪明的青年,他就是莫瓦桑,正当他细心研磨药品时,突然,药店的门被撞开了,一个中年男子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他脸色焦黄,汗流满面,呼吸困难,眼神十分吓人,“救救命吧”他上气不接下气地低声说。药店的人都放下手里的工作,围在他身边。“您怎么啦?”老药剂师问:“我中了砒霜毒,我把它当药吃了,现在,药性已发作了。我肚子痛得厉害。”老药剂师慢慢地摘下眼镜,摇摇头,低声说:“已经没有办法了,在这个时候。最好的医生也无能为力了。您,还有什么话要嘱咐的吗?请快说吧,我们一定把您的遗嘱告诉您的家人。”气氛十分紧张,大家都默不作声。“请等一下!”莫瓦桑高声说。他拨开

10、众人,挤到跟前,看了看病人,回身从药架上取来一些酒石酸锑钾、三氯化铁给病人吃“民然后又让病人服了一些其他药,结果病人病情很快就缓解了。又经两天治疗,病人完全康复了。事后,巴黎的一家小报以“起死回生”的药店学徒为题,报道了这件事,许多巴黎人部知道了莫瓦桑的名字。 十年寒窗 莫瓦桑1852年9月28日,出生在巴黎的一间旧房子里。莫瓦桑的父亲是一位铁路职工,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最低生活,再无钱供子女读书。莫瓦桑一直到12岁,方勉强进了小学,放学以后还要帮助家里做些家务。全家人经常吃最廉价的食品,没有钱给莫瓦桑买书和文具。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影响莫瓦桑的学习成绩,在学校里,每次考试他都名列第一。

11、少年时代的莫瓦桑,最喜欢学习化学,他从老师那里借来了各种化学书,如饥似渴地攻读,同时,还自己动手做各种化学实验。但是由于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他被迫离家,到巴黎当了药店学徒。 莫瓦桑当了学徒之后,仍然坚持刻苦学习。1874年,他通过考试,获得了中学毕业证书:1877年,他又通过考试,获得了大学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他十年如一日长期自学,后来考上了法国著名化学家弗罗密的实习生,这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他还经德勃雷教授的指导,通过了论自然铁的论文答辩,荣获巴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在学习过程中,莫瓦桑从来不满足于已有的成绩,他也不惧怕任何困难,有时连续十几个小时查阅资料。有一次他在实验室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

12、,不吃不喝。他的同学走进实验室时,看到他脸色苍自,眼窝深陷,眼睛周围出现了一圈黑圈,身子无力地歪在椅子上。“快,把他送回房间吧1”他的同学和实验员七手八脚地把他送回房间,但不到半个小时,他又回来了。“你不要命了吗?”同学责怪他。“您知道,实验数据马上就拿到手了!”莫瓦桑坚定地回答。同学无可奈何,只好任他去做。莫瓦桑就是这样顽强地学习和工作,这一点成了他后来在科学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基础。和死神搏斗 1878年,莫瓦桑在弗罗密实验室当实习生时,他的同学阿方曼,拿着一瓶药品对他说:“这就是氟化钾,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能制出单质氟来!” “难道我们的老师弗罗密教授也制不出来吗?”莫瓦桑问。 “制不出来。”

13、阿尔曼十分感慨他说,“以前所有人的所有制取单质氟的实验都失败了,大化学家戴维就曾想制取,不但没有成功,而且还中了毒。有的差点送了命。 “我不怕。阿尔曼,我将来一定要制出单质氟来!”莫瓦桑坚定地回答。 这次实验室谈话以后,莫瓦桑增加了一件心事,单质氟总索绕在他的脑海中。1885年,莫瓦桑开始制备氟。当时化学元素周期律才发现十几年,所以他的实验开始有一定的盲目性。做了数次实验都失败了,莫瓦桑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史知识很丰富,他经多方面的研究想到:氟必然是一种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不能用一般的化学方法,只有用电解法了。莫瓦桑首先制出合格但有毒的氟化砷和氟化磷,在其中加入少量的氟化钾,研磨均匀,安装好电解装

14、置,接通直流电。开始,反应顺利,阳极上有气泡出现,但过了一段时间,阳极上覆盖上一层砷或磷,慢慢地反应停止了。莫瓦桑也觉得自己全身软弱无力,心脏剧烈地跳动,呼吸急促而困难。“难道我也会象历史上的化学家一样,氟中毒死掉吗,绝对不能!氟还没有制出来,要赶快离开实验室!”莫瓦桑想。但是,他哪里还走得动!不过神智还清醒,他艰难地拾起右手,关掉了电门,随后就倒在沙发椅上。当他醒来的时候,看见妻子路更站在他的身旁,她在低声哭泣,脸上挂满泪珠,他对妻子说:“我现在一天也不能休息,制取氟的工作就要成功了!”莫瓦桑又开始做实验了,他用了4天的功夫,把一块莹石磨成一个U形管,管中放入氟化砷、氟化磷和氟化钾的混和物。

15、U形管的两端装上电极,接通电源。很快,在阳极上方,冒出一个接一个的气泡。被称做“死亡元素”的单质氟,终于彼制取出来了。莫瓦桑万分激动,他自己大声喊着,“氟!氟!”这是1886年6月26日:出现的奇迹。当时,莫瓦桑年仅34岁。专家鉴定会 莫瓦桑制出氟以后向法国科学院提交了书面报告。科学院派了一个三人组成的专家组,对他的实验进行鉴定。莫瓦桑经过准备,在专家面前重做他的实验,接通电流后,他的装置好象不听话了,几十分钟过去了,竟然一个气泡也不产生。莫瓦桑恐慌极了,他满头大汗,反复操作,奇怪的是,装置就是不产生氟的气体,这使他十分羞愧和焦急。幸而专家们态度还好,他们鼓励他过几天重做。专家走后,莫瓦桑仔细检查了他的装置,他发现,原因很简单,甚至有点可笑,是由于氟化钾加得太少了,因而使U形管不导电,所以没有氟产生三天以后,他再一次在专家面前表演他的实验时,顺利地收集了4升氟的气体。莫瓦桑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二年,即1907年,就去世了,年仅55岁,长期和毒品接触,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他逝世后,世界化学界对他表示沉痛的哀悼。不久,他的妻子路更也因哀伤过度去世了。他们的独生子路易,把他父母的遗产20万法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