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雨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0303500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外雨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室外雨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室外雨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室外雨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室外雨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室外雨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外雨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州金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名称:西太湖影视基地项目名称:室外雨污水管道工程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年月日编制年月日审批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2第二章、编制依据3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3第一节、材料及机具准备4第二节、施工作业条件5第三节、主要施工顺序5第四节、施工工期安排5第五节、工程质量控制6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6第一节、施工测量6第二节、管沟开挖8第三节、管道基础施工9第四节、排水管道铺设9第五节、检查井砌筑及井盖选用12第六节、土方回填12第七节、闭水试验13第八节、通水试验通球试验13第九章、成品保护134第五章、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14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

2、护措施17第七章、季节性施工措施19第一章、编制依据2.1 、国家颁发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序号代号规范、标准名称备注1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国标2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国标3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国标4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国标5DG/TJ08-308-2002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技术规程6上海市排水管道通用图2.2 、设计施工图及国标图集。第二章、工程概况1、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室外雨污水管道工程建设单位:江苏伟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苏州市新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江苏阳湖建设项目建

3、设管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常州金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第三章、施工总部署由于本工程施工面积广, 工期紧张,只有合理安排施工, 压缩工序施工时间以确保工期近期完成。结合本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雨污水管道工程进行流水施工。1、雨污水管网工程:根据施工进度总计划和施工现场场地占用情况,将雨污管网工程施工顺序初定为,首先从南边新厂房往北边旧厂房开挖过去。第一节、材料及机具准备1、主要机具序号名称规格用途1钢 尺5、10、30、 50米测量直线长度2水准仪测量标高3挖土机挖基坑、管沟4电动葫芦调运石块5石材切割机切管沟槽6水钻修扩管井7撬棍安装管道2、主要材料A、 HDPE双壁波纹管(采用环钢度等级8管

4、材);B、橡胶密封圈;C、润滑剂;D、井盖(道路上井盖采用重型铸铁井盖,绿化带及景观铺装上井盖采用塑料井盖)E、成品爬梯;3、原材料的选用1)本工程使用的工程材料,除应由厂家提供的质保书外,还应按设计、施工规范进行抽样检验,并提前向有关部门进行材料报验。2)所有材料规格样式选定前应由总包、监理、业主三方同意。第二节、施工作业条件1、认真作好设计图纸会审,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资料。2、认真作好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并认真熟悉排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的操作方法,并做好相应的交底记录。3、有经批准的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4、清除作业施工场地的障碍物。5、管材、配件及辅助材料均须进场到位。6、管材

5、及机具均须备齐,并经检验合格并运进现场。第三节、主要施工顺序因现场目前有市政道路进场施工, 为避免工作面交叉, 需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才能保证正常施工,拟采用如下施工顺序:1、主要施工顺序:南边西边北边东边2、管网施工顺序:总体施工是先施工按由深到浅的顺序施工,污水管网雨水管网室外消防管网。第四节、施工工期安排计划开工日期: 2016年4月22日计划竣工日期: 2016年6月8日工期: 48天第五节、工程质量控制一、原材料报验用于本工程的相关材料, 进场后应先向监哩工程师报验, 合格后方可使用在工程上。二、工序报验各道施工工序完成后, 应事先向监理工程师报验, 经现场复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6、施工。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第一节、施工测量雨污水工程:室外雨水管网施工前,先由技术部门复核检查井的位置、数量,管道标高、坡度等。现场测量图纸设计的市政雨污系统接口标高和现场实测口是否一致, 确认无误后才可进行施工。 施工时总体上遵循由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具体顺序如下:一、施工测量放线1、距离测量:仪器采用经纬仪, 测量时照射二次读数取平均值为距离测量值 (导线测量时须返方向测量作为校核) ,二次读数较差不大于 10mm。小范围距离测量采用普通钢尺测距,主要技术要求须满足规范的规定。( 1)采用坐标、经纬仪测量法,测速快、准确和操作简便;能在超远距离内和不同标高位置直接进行施测, 不用在施

7、测过程中移动仪器, 从而可加快速度,缩短施测工期。 在本工程开工前, 会同监理单位及业主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及高程控制网进行闭合复测。 根据已有的高级控制网, 结合各施工段走向及需要,加密布置施工控制网, 施工控制网各点之间应保持良好的通视状况, 以方便随时进行闭合复测,所有的测量记录及结果应在报送监理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采用经纬仪的后方交会专项功能 , 通过对两个已知点的观测 , 得出仪器点的坐标;采用经纬仪的测量距离专项功能, 在测临时站点到两已知观测点的距离时加测一个角度,即测站点放在待定点上 , 在测距离的同时观测该点到两个已知控制点的夹角, 这样也可以得出仪器点的坐标。

8、施工控制网的测量成果为满足要求宜采用较高精密度等级, 平面控制网按一级导线网控制; 高程控制网按四等水准测量控制。做好各施工控制点的保护工作,竖立明显的标牌,以防止损坏。根据施工控制网测放出排水沟中心线的位置, 并进行各部位水准测量工作。 控制桩采用双后视极坐标测量的方法进行测放, 测量精密度需满足招标文件的有关技术要求,所有测量数据及成果报送监理审核签认方可使用。( 3)管道的起点、终点及转折点称为管道的重点,管道中线定位就是将主点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去, 并用本桩标定。 管线起点及各转折点定出以后, 从线路起点开始量距,沿管道中线每隔 50m钉一木桩(里程桩)。根据管线的起点和各沟的挖土中心线

9、, 一般每 20m测设一点,中心线的投点容差为 10mm,量灰线标明开挖边界。 在测设中线时应同时定出井位等附属结构的位置。每隔 20m或 30m槽口上设置一个坡度板。作为施工中控制管道中线和位置,掌握管道设计高程的标志,坡度板必须稳定、牢固,其顶面应保持水平,用经纬仪将中心线位置测设到坡度板上, 钉上中心钉, 安装管道时, 可在中心任务钉上悬挂锤球,确定管中线位置。以中心钉为准,放出砼垫层边线,开挖边线及沟底边线。2、高程测量:高差不大时采用B1 级水准仪,测量时往返各一次,取闭合差12L ,L 为往返测量水准线路长度 (KM)。高差较大时标高的测量采用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主要技术要求须满足

10、规范的规定,内业计算垂直角度的取值应精确到0.1 ,高程取值应精确到1mm。3、内业计算:导线点平面控制网测量后, 水平角及距离应进行平差, 并以平差后坐标反算的角度和边长作为成果。内业计算中数字取值精度应满足规范中要求。第二节、管沟开挖一、主要施工方法本工程环境土质复杂,且雨水、污水、室外管道不在同一个标高上,且土质松散,易跨塌,同时开挖不能满足施工需要, 拟采用如下施工方法进行土石方作业:1、施工时先开挖深度最大的污水管沟土石方开挖,污水管道安装施工完毕回填后才进行雨水管管沟土石方开挖,最后进行室外消防管网土石方开挖作业。2、管沟(底部开挖宽度按管径每边加宽 200MM工作面,深度超过 1

11、.5 米时开始放坡 ( 放坡系数按 1:0.3 控制 )3、管井(底部开挖宽度按管井外侧每边加宽200MM工作面,深度超过1.5 米时开始放坡( 放坡系数按1:0.3控制 )二、施工注意事项管沟开挖过程中, 当开挖在接近槽底标高时, 用水准仪控制其标高, 以防止超挖,并应注意如下事项:1在整个管沟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其开挖尺寸,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需考虑管道安装操作面,施工时应控制好标高,避免超挖的现象。2尽量减少对管沟周边范围基土的扰动。3开挖管沟时,当开挖出的弃土合符作为回填土条件时,一次性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以避免二次转运,多余的弃土、弃石块运至弃土堆放处。4. 管沟开挖时,要注意保护测量

12、高程桩。5管沟上口两侧堆放弃土高度不宜超过1.0m,且距槽口边缘不宜小于 0.8m,以防止弃块滚落入槽发生安全事故。第三节、管道基础施工管道安装前, HDPE管采用 10CM砂垫层,在两侧和顶部采用15CM宽C20素砼包封。沟槽用 3%灰土回填至道路结构基底, 回填虚土厚度不超过 20mm,并按设计找好坡度,严禁无坡或倒坡现象,基础垫层与槽底同宽。第四节、排水管道铺设一、排水管道铺设前的要求1 )根据准确的永久性水准点, 设一个临时水准点在稳固和僻静之处,并尽量选择在永久性建筑物上,距沟边大于10m处;2 )沿着管线的方向定出管道中心和转角线,定出检查井的中心点;3 )确定堆料、运料、下管的场地;4 )核对设计管底标高,核对设计坡度。5)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管井离建筑物最小间距为1米。二、施工准备及作业条件1 )管道铺设前管沟及管基已合格并经验收。2 )管材及机具均已备齐,经检验合格并运至现场。三、工艺流程下管前管材检验 检查沟底标高和管基强度 检验下管机具和绳索 下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