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休假政策 法定节假日调整(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第一条 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一) 新年,放假1天(1月1日);(二) 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三) 劳动节,放假3天(5月1日、2日、3日);(四) 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一) 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二) 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三) 儿童节(6月1日),13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 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第五条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 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 日、纪念日,均不放假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 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 假第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节假日新规定,法定节假日围绕法定节假日的调整讨论了很久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记者张 毅、周英峰)记者从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获悉,经过一年多的 多方研究论证比较,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已基本形成从11月9 日起,这一方案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以及 新浪、搜狐等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节假日调整前的回顾1999年,国家对原有的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了调整,将“五一”、“十 一”放假天数分别由原来的 1天和2 天增加到3 天,并通过调整前后周 末休息时间,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 7天的长假 这种休假安排,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福祉,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 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中新网11月 9日电 国家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刊登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 方案问卷调查,经过一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比较,目前国家法定节假日 调整方案已基本形成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2007 年公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内容,国家法定节假日新规定1、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增加 1 天,即由目前的 10 天增加到 11 天2、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元旦放假 1 天不变;春节放 假3 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 国际劳动节由 3 天调整为 1 天,减少 2 天;“十一”国庆节放假 3 天不 变;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 1天(农历节日 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
3、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此次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的拟订体现了以下原则:一是法定休 假日天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二是法定节假日安排要有利于 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三是节假日制度安排要尽量减少对经济社会 运行影响和冲击;四是休假制度安排要体现社会公平,让全体公民共享 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五是法定节假日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安排要充分 考虑到国民旅游需求此次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国家法定节 假日总天数增加 1 天,由原来的10 天增加到11天,使广大居民得到更 多的休息时间二是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增强了国家 法定节假日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同时将春节放假的起始时间调整为除 夕,更加符合广大群众的文化和生活需要三是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 国家法定节假日形成两个七天的“黄金周”(春节和国庆节)和五个三 天的“小长假”(元旦、清明、国际劳动节、端午、中秋),增加了假日 的次数,节假日的分布更加合理四是通过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和职工带 薪休假规定的同步出台,既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要求,又可有效 避免因出行过于集中对社会和经济造成的冲击,降低交通、安全、市场、 环境、企业经营的压力,有利于广大群众开展假日期间的各种活动。
五 是国家将同步出台《职工带薪休假规定》,为全面落实职工休假权利提 供法律保障,使广大职工可以更加人性化地安排家庭及个人生活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内容公布,总天数增加1天,五一“黄金周”将在即 将到来的 2008 年,彻底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而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传统节日的回归解读黄金周改革方案:五一黄金周出除,10.1 黄金周不变5.1 黄金周改革方案已定,具体方案为:五一黄金周将调整为一天,清明、端午、中秋成为新的法定假日,各放 假一天10.1 黄金周不变,春节长假前挪一天将除夕包含在内 黄金周改革后将会比原来多一天的法定假日,调整后法定假日为:元旦 1 天+清明 1 天+ 劳动节 1 天+端午节 1 天+中秋节 1 天+国庆节 3 天+春节 3=11 天比原来的法定假日:元旦 1 天+劳动节 3 天+国庆节 3 天+春节 3=10 天多 了1 天因其他原因不能享受法定假日的,用工单位必须支付不少于3倍的工资 节假日调整前后的变化经过1999 年,国家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便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 提供时间上的便利,对原有的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了调整,并通过调整 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 天的长假。
这种休假安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行放假制度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缺乏传统文化特色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长期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了一批世代相传、富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节 日,但目前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中只有春节一个传统节日,法定节假日安 排缺乏中国特色二是节假日安排过于集中三个“黄金周”中,人员流动数量逐步增加, 交通拥挤,旅游安全隐患增大;居民大规模集中出游导致旅游产品短期 内供给不足,旅游景区人满为患,破坏现象时有发生;长假期间消费过 于集中,也给旅游及相关企业经营活动安排带来较大困难三是休假制度不够落实目前我国尚未全面建立带薪休假制度政府机 关和事业单位虽然设定了年休假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职工难以自 由休息和因工作紧张而不能休假的现象对企业职工年休假没有明确的 制度规定,一些职工的年休假权利难以得到保障近年来,一些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呼吁要重视我国现行法定节 假日安排存在的问题,建议对现行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调整,社会上也 有很多类似反映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 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 益。
它的任何变动和调整,都必须十分慎重,需要广泛调研,深入论证, 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 组织开展了多方面工作:一是开展专题研究对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安 排运行情况、经济社会影响及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节假日和休假制度 安排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专题研究;二是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分别征求了 一些全国和地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社会团体, 有关专家学者和部分企业管理人员意见;三是较为广泛地进行了民意调 查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在部分城市进行了调查经过一 年多的多方研究论证比较,目前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已基本形成 最新法定节假日调整在今天得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