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02597944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 2024感动中国人物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5篇 国测一大队成立于1954年,一代代测绘队员常年奔跑野外探究山河,不畏困苦、不怕牺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静默丈量着祖国的壮丽河山,为国家经济建设、为保卫祖国利益,作出了突出贡献。来学习国测一大队的事迹吧!下面我为大家整理2024感动中国人物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5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1 2024年5月27日,有8名国测一大队队员参与的2024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再次登顶世界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测“身高”。此时距离国测一大队8位队员同军测、登山队员一起实现中国人对珠峰高度首次精确测量整整45

2、年。 这也是2024年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之后,我国全面开展的首次综合珠峰高程测量活动。登山队员3次攻顶中,因遭受大雪狂风两次下撤。国测一大队珠峰高程测量队临时党支部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召开了“不忘初心、迎难而上”“遇到问题怎么办”两次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参战党员和队员一起重温总书记回信精神,面对国旗、党旗集体宣誓,立下战书。 5月27日,攻顶队员胜利从北坡登上珠峰峰顶,并停留150分钟,创建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实现人类首次在珠峰峰顶开展重力测量。 斗转星移,新旧更替。变更的是测绘的技术和装备,不变的是测绘队员的初心和精神。 “虽然现在的测绘技术装备比我们当时先进了许多,

3、但是珠峰地区依旧存在峭壁悬崖、冰沟暗河,队员仍要面临生与死的考验。”85岁的老队员邵世坤说。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任务在极度艰难的条件下高质量完成,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指引下,我队夺取的又一新的宏大成功。”国测一大队队长李国鹏难掩激烈。 5年前的今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测一大队邵世坤等6位参与我国首次珠峰测量的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充分确定他们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号召全体党员“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这5年来,从广深港高铁地下隧道建设到为大雁塔“体检”,从服务云南昭通高速马路选线到对内蒙古呼伦湖进行水下测绘国测一大队队员生产作业区域

4、覆盖全国近30个省(区、市),人均野外工作时间近50个月,平安行车里程近1000万公里,完成了国家大地基准建设与维持、地理国(省)情普查、第三次全国国土资源调查等10余项重大工程,承揽了200余项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测绘项目。 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2 “2024年,我们在业务、技术、人才队伍转型上面临不少坎。就在这时候,我们接到总书记回信,大家又鼓足了干劲。”李国鹏说。 当时,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基础建设工作接近尾声。测绘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要求国测一大队也必需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国测一大队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推动全面转型升级。 “有段时间,

5、每隔几个月,我们就会引进几套高新技术设备。面对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设备,大伙儿加班加点地钻研。”国测一大队副总工程师刘站科说。 2024年年底,国测一大队购买了一批无人机。大队应急测绘中心副主任程小凯带领一批“90后”队员,驻扎在无人旷野,学习专研了半年。“谷歌影像辨别率一般是0.5米,我们现在航拍的影像可达到3厘米的辨别率。”程小凯特别骄傲。 2024年8月21日,我国首条穿越长江底部的特高压输电管廊苏通GIL综合管廊胜利贯穿,国测一大队先后两次对管廊进行高精度陀螺定向和精密导线复测。 一年一个台阶。5年来,国测一大队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相继成立了技术探讨开发部、新技术应用部、应急中心等部门,持续

6、推动新技术探讨与应用,在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内陆水体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技术体系、新型天文测量技术体系等新技术领域已具备成熟完整的技术体系和应用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大地测量为主体,以卫星遥感、航空摄影、无人机测绘等新型基础测绘和高新技术装备为依托的服务模式,19项生产及科研项目获奖,申请了好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8项。其中,国测一大队参加完成的“中国高精度数字高程基准建立的关键技术及其推广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24珠峰高程测量创下多项新纪录。”李国鹏介绍。此次珠峰高程测量首次运用我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首次实现装备全面国产化,首次引入了航空重力及遥感测量,从而获得航

7、空重力测量数据、高辨别率的影像数据、三维地形数据,向世界证明白我国珠峰高程测量和测绘综合科学技术水平。 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3 9月16日,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简称国测一大队)队长、党委副书记李国鹏,副总工程师刘站科应邀在南京信息工程高校作了“爱国报国、勇攀高峰”2024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报告。报告会由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探讨生工作部、科学技术处、校科协共同主办。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出席了报告会,国测一大队纪委书记尚小琦、办公室主任张琛与会,主办单位、学工处、校团委等部门领导,遥测院全体老师、教职工党员、本硕博新生和学校探讨生代表共460多人倾听了报告。报告会由遥测院院长金双根主持。

8、 王尧首先代表学校对国测一大队专家的到来表示热情的欢迎,感谢他们从珠峰高程测量战场凯旋、惊慌进行数据处理的百忙之时,能走进南信大。他说,在南信大建校60周年之际,莘莘学子扬帆起航之时,邀请英雄集体国测一大队来到校作报告,意义重大。国测一大队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光荣事迹,生动诠释了勇攀高峰、敢为人先、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王尧副书记说,珠峰高程测量是一项彰显我国测绘技术水平的国家工程,是一次科学精神、“中国精度”的攀登,是中国力气、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值得师生不断学习和弘扬,激励我们坚守爱国情怀,坚决奋斗意志,为报效祖国、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奉献青春和力气。 在一段感人至深、记录2

9、024珠峰高程测量登顶实况视频之后,李国鹏队长起先了他的报告。李队长首先简要介绍了国测一大队的状况,大队成立以来,七测珠峰、两下南极、39次进驻内蒙古荒原、51次踏入新疆沙漠腹地、52次深化西藏无人区,徒步行程60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测出了近半个中国的大地测量限制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探讨供应了精准详实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并在国际测绘地理信息舞台上,展示出了中国力气。他描述了三代测绘人,在面对寒冷、饥渴、匪患等生死关头,为了国家利益做出的不悔选择,重点讲解并描述了“七测珠峰”的感人往事。在2024年珠峰高程测量过程中,为了得到精确数据,有队员在峰顶高寒中摘下手

10、套操作仪器;有队员在峰顶无氧停留1个半小时完成任务;有多名队员在7千米高寒高海拔环境中坚守九晚十天;为保障国产重力仪器精确工作,仪器住在帐篷中心,队员守护在湿冷的帐篷外围;临时党支部在两次受阻,登顶机会窗口渐渐缩小下的无畏选择与奋勇攀登。珠峰测高是一个系统工程,气象观测、后勤保障、仪器仪表设备等每一个方面都发挥着不行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丝丝细微环节、一个个画面,无不贯穿着崇高志向、坚决信念、酷爱祖国、团结奉献、勇于牺牲、奋勉图强等革命精神的鲜亮底色。国测一大队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乃至抗疫精神一样,成为党在不同时期的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气的总写照,汇聚成为国奉献、

11、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总篇章。 刘站科副总工围绕珠峰测高的技术方法为中心,介绍了珠峰高程测量的历史历程、技术方法以及他的感想与思索。他说,在珠峰测高的历史历程中,我国早在18世纪初就进行了测量。围围着珠峰高程,历史上就有很多科学争辩和国家角力。因此,如同家长关切自己孩子身高一样,不断进行高技术水平的测高意义重大。精确的高程数据依靠于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不但彰显我国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也为相关学科进一步深化探讨打下坚实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工程。他还介绍了此次测高已取得的全面运用北斗导航系统、峰顶测绘仪器全部国产化、首次获得

12、高精度峰顶重力数据、首次获得峰顶高精度气象观测数据等技术成就。 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4 “国测一大队不仅是测绘的技术高地,更是测绘工作者的精神高地。比起物质待遇,成为大队的一员,人生更荣耀。”何子豪说。 1991年诞生的何子豪高校毕业找工作时,放弃入职待遇优厚的城市规划院,选择了国测一大队。刚到大队,何子豪就被派往甘肃西部进行为期5个月的水准测量。他每天在接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扛着15公斤重的仪器行走在沙漠戈壁。 今年26岁的张伟琪是2024珠峰登山测量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作为新一代测绘工作者,张伟琪入队时就学习了国测一大队的光荣历史。“我们是在执行国家任务,我们有着剧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13、挫折困难面前,张伟琪这样激励自己。 今年50多岁的郭赞峰看着队里的这些年轻队员,时常会想到自己。作为一名“测二代”,他在父亲的影响下,成为国测一大队的一员。参与工作以来,他8次进入青藏高原、40多次前往新疆和内蒙古等地,曾一个人在高原的野外观测点守了28天。 “珠峰上氧气恒久是不足的,戈壁滩的风沙恒久是猛烈的,忠诚奉献恒久是这个队伍的魂。”李国鹏说。 自1954年成立以来,国测一大队一代代的测绘队员,不仅创建了一个又一个“测绘奇迹”,还用青春、汗水乃至生命凝铸了“酷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国测一大队精神。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

14、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 5年来,国测一大队大力促进党的建设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支部建在中队”的原则,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设立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做到了基层组织全覆盖。在山阳县山体滑坡应急救援、三沙航空重力等项目中,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我感觉国测一大队精神就犹如一粒种子,在新一代队员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传承和发扬着国测一大队精神的同时,给予其新的内涵,那就是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 6月29日,在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暨建党99周年座谈会上,邵世坤代表老队员、老党员发言。 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5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

15、队,简称“国测一大队”,成立于1954年。60多年来,国测一大队两下南极、七测珠峰,36次进驻内蒙古荒原,48次深化西藏无人区,49次踏入新疆沙漠腹地,踪迹遍布全国除台湾以外的全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徒步行程超过6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500多圈。一批又一批的队员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探讨供应了大量精准详实的测绘产品和测绘数据。 在国测一大队精神展示室,国测一大队团委书记王宏宇带领着同学们分别参观了矢志不渝为国测绘、艰苦奋斗开路先锋、甘于奉献薪火相传、党建铸魂政治保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成就展、测绘技术发展简史七个篇章的展览。除了给同学们讲解并描述国测一大队的历史沿革、光辉成就以及成就背后的感人故事之外,他还站在一座雪山的微缩模型前,重点讲解并描述了2024珠峰高程测量外业观测实施过程中的艰辛故事。 王宏宇告知记者,给孩子们的讲解是有侧重的:“首先要让同学们了解我们做的工作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工作,尤其让他们了解矢志不渝为国测绘的精神。现在的孩子,可能缺乏这些基础性的这种思想教化,所以我会给他们讲解并描述一些老队员是怎么在艰苦年头,用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凝聚成了国测一大队精神。” “国测一大队的事迹,之前在媒体上了解过。今日参观后才意识到,即使是最平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