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作分期 巴金在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从1928年9月写?灭亡?起,到抗日战争爆发为前期;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为后期主要作品有革命三部曲〔中长篇小说?灭亡?、?新生?、?黎明?〔未出版〕,?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火?三部曲,?第四病室?、?憩园?、?寒夜?等,创作数量非常多 巴金的作品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描写年青一代从事的革命斗争,如"革命三部曲";二是描写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如"激流三部曲",后一类作品在他的全部著作中最有影响,以其揭露黑暗,歌颂反抗和光明的主题特别受到青年读者的喜爱 在前后约20年的时间里,巴金一共写了18部中长篇、70多个短篇〔收入12本短篇小说集〕,以及大量的散文随笔〔结集的有?海行杂记?、?龙.虎.狗?等16部〕和 30 多种外国文学译作但是在他所有的作品中,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小说创作,尤其是他所提供的带有强烈主观性、抒情性的中、长篇小说,和茅盾、老舍的客观性、写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了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顶峰,而其小说所创造的"青年世界",是三十年代艺术画廊中最具吸引力的一局部,巴金也由此为扩大现代文学的影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奉献。
〔二〕创作思想的形成 巴金是以战士的姿态从事创作的,他的小说大都是写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对抗其前期的作品带有无政府主义的色彩,但更引人注目的是那种叛逆与追求的躁动情绪,其主导面是反专制反封建的作为一个敏感、单纯、热情而富于诗人气质的小说家,巴金以创作作为自己生活的有机局部,坦诚地记录和描写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追求,受到了广阔青年读者的欢送,成为青年所信赖的朋友巴金创作思想的形成,是和以下三个因素分不开的: 1、 出身于封建大家族,有着深刻的尔虞我诈、挣扎者、奋斗者、牺牲者的家庭体验 巴金祖上时代为官、家业富足、锦衣秀食、父慈母爱,家里"有将近二十个的长辈,有三十个以上的兄弟姐妹,有四五十个男女仆人"巴金的母亲善良温和,教会了他爱,他一生坚守的人道主义理想 ,就是在幼年生活中萌芽的巴金十多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失去父母的庇护,巴金兄弟才开始体验到大家庭内部的仇恨和互相倾轧。
诗礼传家的封建家庭的虚伪和丑恶,使巴金由对下等人的同情转而对上层人憎恶正如?家?所描绘的,许多可爱的、年轻的生命在虚伪的礼教下受难、挣扎、死亡,他"开始觉得现在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了" 2、 读书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在他就读的成都外国语学校,可以阅读进步书籍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刚刚萌生反叛情绪的巴金得到了最好的思想启蒙,他与其大哥、三哥一起,贪婪地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少年世界?等新文化刊物他参加成都学界的反军阀请愿;与朋友一起成立社团,办刊物,印发传单、小册子等,批判现存的社会制度 3、 受到了无政府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 1925年巴金从南京东南大学毕业,开始研究和翻译无政府主义,对法国人克鲁泡特金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曾和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爱玛.高德曼通过信,对这位"为了信仰而坐过牢,希望革命建立自由"的无政府主义者十分崇拜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政府主义显然不可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尽管许多无政府主义者在呐喊呼吁,但巴金看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仍然日益深重,整个民族仍在水深炽热中挣扎由于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巴金没有看见现实生活中正在成长的无产阶级新人的力量,因此虽然冲出了家庭的牢笼走上了社会,但是没有得到真正心灵的解脱前进的路究竟在何方,他不清楚1927年1月,巴金赴法留学,大量阅读法国大革命史,读卢梭、伏尔泰、左拉等人的作品,对平等博爱思想有了很深的理解他十分敬佩因鼓吹平等而被捕的意大利工人领袖梵宰蒂,曾致信表达自己的敬仰梵宰蒂的信念是:"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张口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时机开展",由此可以看出巴金本人的思想倾向,梵宰蒂给巴金的回信中说"青年是人类的希望""要忠实地生活,要爱人,要帮助人",这些对巴金人道主义思想的形成都是极大的促进 长篇小说?家?:对封建大家庭的控诉与批判 一、创作背景 巴金的一生就是与封建专制进行不懈斗争的过程1931年长篇小说?家?〔当时以?激流?之名在上海?时代?杂志连载〕的诞生,标志着巴金小说一个重要领域――表现自己熟悉的封建家庭生活――的开拓,?家?的成功为巴金小说摆脱幼稚,迈向成熟积累了重要经验。
1938年和1940年,巴金又继续顺着?家?的情节开展线索,陆续写成了?春??秋?,并将这三部长篇合称为?激流三部曲?这三部小说一开始并没有总体构思,写作时间先后的间隔很长,每部作品又各有其独立的结构,但在写作过程中又兼顾到各部相互关照,所以是整体统一的长篇系列小说 巴金是三十年代写中长篇小说"三部曲"的专家,而激流三部曲那么是他的三部曲中的三部曲:规模最大,影响最著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整部长篇小说长达104万字〕,对封建家庭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激流三部曲?还是第一次 "激流三部曲"写的是一个溃败的封建大家庭悲欢离合的历史,这部小说的创作,曾受到左拉的长篇小说?卢贡家族的命运?和曹雪芹?红楼梦?的影响,但是又有着自己的特点巴金原打算在?家?中写一个旧式大家庭的衰败的历史,写了六章之后,他所挚爱的长兄自杀,这给巴金极大的刺激,他把自己所感受到的黑暗社会的压迫和对抗清绪,集中向旧家庭发泄,虚构了一桩桩血案,更加义无反顾的攻击专制主义。
他认为旧家庭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包括他长兄在内的一切青年的幸福这种反抗与破坏的情绪转化成为?家?的激进的风格这种批判性的激进的主题是?家?在三四十年代所以能产生积极而巨大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小说主题 ?家?以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祖孙两代的矛盾冲突为线索,通过梅、鸣凤、瑞珏三个女子的血泪悲剧沉痛地控诉了封建制度对年轻生命的摧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其腐朽没落,同时热情地歌颂了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三、作品分析 ?家?是以爱情故事为情节开展的主干的作品通过描写觉慧和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钰、觉民与琴等几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把矛头不仅指向了旧礼教,而且更集中地指向了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它的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号召青年对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洪流 ?激流三部曲?的创作,无疑有着巴金自己的生活投影,以致许多人误以为?家?就是巴金的自传,事实上,?家?只是一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它以真实而又虚构的艺术组合,展现出一个封建大家族的纷繁事态和人际关系,虽然它所显示的只是社会的一角,但却构成了"五四"时代形象的家族历史缩影。
导致高家倒塌的动力主要有两个,一是外部动力,即五四运动思潮的剧烈冲击,另一个是内部动力,即自身的腐朽,这两种动力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即封建主义必然灭亡 ?家?描写的是封建旧社会常见的四世同堂的大家庭 第一代是高老太爷,高老太爷是"高家"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至尊和权威,掌握着全家人的命运,其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的是旧家庭和封建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家?直接写高老太爷的章节并不多,但却像幽灵一般无处不在,贯穿全书,在高公馆里发生的一系列悲剧事件,直接间接都与高老太爷有关,如鸣凤的死,婉儿的嫁,瑞珏的死,觉新和梅的婚姻悲剧等小说用许多血淋淋的事实,控诉了家长制和旧礼教对于人的青春、爱情、生命的摧残,而封建压迫者在扼杀人性的同时也丧失了人性 第二代:"克"字辈,即克安、克定之流这一代是高家"坐吃山空的败家子"典型,在父亲的荫庇下,吃喝嫖赌、抽大烟、捧戏子,把父亲的那种淫秽的行径完全继承、效法了下来,平时对高老太爷敬重的唯恐不周,但高老太爷刚刚去世,这些人就为财权族权争闹不休,演出了一幕幕的丑剧。
这一切都说明高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已经病入膏肓,即将崩溃 第三代:"觉"字辈主要以是觉新、觉民和觉慧为代表觉新是长房长孙,父亲死后,自己这一房的事情由他掌管,为了维护自己这一房的利益,靠逆来顺受、作揖请安来维持和平觉民所做出的最大的抗争就是争取爱情的自由,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即"琴"表妹〕订婚觉慧是高家这个封建大家族的叛逆者,具有民主的思想,无视封建的阶级和等级观念而爱上了家里的丫头鸣凤,但是思想中仍然具有剩余的封建等级观念,在爱情遭到挫折时,也曾遗憾鸣凤没有处在琴的地位上,如果鸣凤也是大家的小姐,那么两人的爱情就顺理成章了,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家?中所写的封建大家庭,是作为当时中国封建制度的一个缩影来表现的高老太爷一生惨淡经营,得到的主要是两件东西,即金钱和权势,他用金钱供养儿孙,使整个封建家庭终日过着奢侈的生活,也以此为手段,使整个一大家人都得听他的话,他以权势镇压反抗,以维护封建制度和他在家庭中凛然不可侵犯的专制地位,但是时代不同了,这一切结果全都适得其反,"他的钱只会促使儿子们灵魂的堕落,他的专制只会把孙子们逼上革命的路,他更不知道他自己亲手在给这个家庭挖墓"。
直至最后心力交瘁,一命呜呼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巨大的历史潮流正在冲垮封建阶级的统治根基,封建大家庭的崩溃已经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四、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