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曲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会诊报告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42.50KB
约34页
文档ID:402356999
东曲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会诊报告_第1页
1/34

东曲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专项会诊报告一、矿井基本概况一)概况东曲煤矿矿区位于古交市东南,行政区划属古交市所辖,其地理坐标北纬37°48/00〃一37°55/00〃;东经112°09/22〃一11215/51〃井田范围北以古交断层和煤层露头线为界,即地表以古交村、铁磨沟村一线为界;东起半沟D钻孔,经D、D、167钻孔至121925182孔东南2000余米止,地面以后小峪村、黄台峰村东、经高五足至张家里村东;南到康家社、师家山、张家里村南一带;西以大川河东岸洪水位线为界南北长约10km、东西长约6km,井田面积为59.9048平方公里,共赋存02、03、1、2、3、4上、4、4、5、6、6下、7、8上、8、9、10、11等17层煤,含煤地层总厚155.88m,煤层下总厚14.40m,主要可采煤层为2、4、8、9煤截止2013年12月底,井田工业储量工业储量为73729.3万吨,可采储量为44510.4万吨,可采年限78年矿井为高瓦斯矿井,目前正在做升级突出矿井的准备,按突出矿井管理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年2014年矿井核定通风能力为472.7万吨;2014年年度生产计划为420万吨,一季度矿井原煤产量99万吨。

二)地质构造井田内构造以正断层为主,落差五米以上的有27条,其中:落差大于二十米的有12条本矿生产实践证明,褶曲对生产的影响较小,断层是影响本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生产过程中揭露的陷落柱达51个,对生产影响次之该井田基本呈一单斜构造,倾角3一8°,在此基础上伴有宽缓波状、穹窿状褶曲,主要断层呈北东、北东东向成束、成带发育,没有发现岩浆岩侵入现象,故井田构造属简单一类三)煤层赋存井田内主要含煤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Ct)和下二叠统山西组3(Ps),可采煤层共11层,2、4、8、9煤为主要可采煤层,属稳定1型煤层总厚13.40m,煤系地层总厚155.35m,含煤系数为8.7%,上、下两主要煤层2、8煤间距为75m左右井田内各主要可采煤层以瘦煤为主,贫煤、焦煤次之主要可采煤层情况如下:2:煤厚0.76—2.35m,平均1.55m含夹石1—2层,结构较复杂除个别点相变为炭质泥岩之外,煤层在全区稳定可采,为薄—中厚煤层,其厚度变异系数22.71%,可采性指数0.99,属稳定煤层,为一型顶板为细碎屑岩或铝质泥岩,底板为炭质泥岩4:位于2煤下10m左右,北部间距大多在15m以上,向南间距变小,均在10m以下。

煤厚0—4.61m,平均2.23m含夹石1—3层,结构复杂,厚度及煤质变化较大,为薄—厚煤层,其厚度变异系数39.9%,可采性指数0.91,属较稳定型,为二型顶底板多为泥质岩、炭质泥岩,少数为细—粗粒碎屑岩8:位于4煤下60m左右煤厚1.30—5.93m,平均3.62m8煤含夹石0—4层,结构复杂,为中厚—厚煤层,其厚度变异系数18.4%,可采性指数为1,属稳定煤层,为一型9:位于8煤下5m左右煤厚1.20—5.55m,平均2.93m,东厚西薄,等值线呈北北东向含夹石0—3层,夹石均为炭质泥岩,最下部一层夹石较厚,东部达1m以上,结构较复杂,为薄一厚煤层,其厚度变异系数21.1%,可采性指数为1,属稳定煤层,为一型顶、底板多以细碎屑岩、泥质岩类为主煤层情况汇总表煤层编号煤厚(m)最小-最大平均间距(m)最小-最大平均夹矸层数可采情况含煤系数煤层稳定性020-1.210.5214.40简单0-2局部可米8.7%不稳定10-1.440.56简单0局部可米不稳定4.0420-2.351.55较复杂1-2可米稳定7.394上0-0.880.47简单局部可米不稳定合并-6.113.2040-5.321.68复杂1-3大部可米较稳定合并-13.014.624下0-0.880.47简单局部可米不稳定15.1060-0.780.45简单0-1局部可米不稳定24.9270-1.210.84简单可米稳定21.0083.87复杂1-4可米稳定6.3592.99较复杂0-3可米稳定(四) 矿井瓦斯等级及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情况2012年8月,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对矿井2、4、8、9主要可采煤层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鉴定工作,初步结果为:8煤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正式鉴定未出具2013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绝对瓦斯涌出量139.49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5.62m3/1,瓦斯走势呈西高东低分布,属高瓦斯矿井山西焦煤《2014年通风工作安排》中要求:东曲矿按照突出矿井管理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2014年3月对东曲矿煤尘爆炸性及煤层自燃倾向性的鉴定结果显示,矿井2、4、8、9煤层均具有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等级2煤为II类,属自燃煤层,4、8、9煤为III类,属不易自燃煤层二、会诊期间矿井开拓、开采布局及劳动组织情况(一)矿井开拓方式矿井采用平硐+斜井开拓方式,全井田划分为+973m、+860m、+750m三个水平现生产水平为+973m水平和+860m水平开采方式为自上而下逐层逐面顺序开采采区划分以主要断层为采区边界,条带式布置工作面采煤方法为倾斜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采空区管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煤巷掘进采用综合机械化掘进机施工工艺;岩巷开拓采用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施工工艺二)采区布局及会诊月度、年度生产计划情况矿井现有7个生产采区及开采煤层:+973m水平一采区9煤、二采区4煤、三采区2、4、8煤、四采区2、4、8煤、五采区2煤、六采区2煤;+860m水平服务采区包括二采区8煤、八采区8煤。

1个开拓采区:九采区现回采4个采煤工作面:28204、19109、12507、14309;接替工作面4个:28806、19103、12410、14313;备用工作面15个:19103、18307、18309、14313、28206、12410、12412、12418、14412、14414、18408、12509、12511、12513、28806掘进工作面5个:18311工作面、14501工作面、12612低抽巷、28206高抽巷、19105轨道巷;接替掘进工作面8个:八采区区域预抽巷、28808皮顺、28208低抽巷、18313工作面、12418皮顺、12612轨顺、14403工作面、19111皮顺开拓工作面2个:+860m西翼上组煤胶带巷南、北开拓工作面;接替工作面1个:+973m水平皮带化改造工程三)采掘劳动组织情况东曲矿有综采一队、综采二队、综采三队、综合准备队等4个综采队,掘进一队、掘进二队、掘进三队、掘进四队等4个综合机械化掘进队开拓一队、开拓二队、开拓三队、开拓四队等4个开拓队队组名称2014年产量工作面基本参数工作面回采变化参数计划(wt)累计(wt)工作面编号采煤方法煤种煤厚(m)容重倾斜长(m)可采长(m)可采储量(wt)剩可采长(m)剩余储量(wt)起止时间综28204综采84.61.3720110411295846828806综采84.51.372311100157综14309综采43.11.42201600534544014313综采431.4220170060综12507综采0221.37200556313051812410综采021.51.3718090032综准19109综采93.11.371984902385719103综采93.11.3717253539队别巷道名称巷道类别巷道形状岩性支护形式巷道参数进尺(米)总长宽度高度断面口4^已兀剩余总进进掘进一队28208低抽巷回矩形煤锚杆钢带13004.53.114013001300八采区区域预抽巷回矩形煤锚杆钢带13005.542201300130028808皮顺回矩形煤锚杆钢带13005.542201300279掘进二队18311工作面回矩形煤锚杆钢带25004.63.516.101737250018313工作面回矩形煤锚杆钢带25004.63.516.10250015014403工作面回矩形煤锚杆钢带20004.63.516.1020001530掘进三队12612低抽巷回矩形半煤锚杆钢带13004.22.610.90184130012612轨顺及切眼回矩形半煤锚杆钢带15004.62.612015001500掘进四队19105轨顺及切眼回矩形煤锚杆钢带7004.63.114.3042070019111皮顺回矩形煤锚杆钢带10004.63.114.3010001000队别巷道名称岩性巷道类别支护形式巷道参数进尺(米总长净宽净高墙高断面剩余总进日进开拓二队860西翼上组煤胶带巷UU岩开锚喷9004.63.71.414.74809003开拓三队860西翼上组煤胶带巷uu岩开锚喷7504.63.71.414.75907503开拓一队28206高抽巷uu岩开锚喷130043.22.211.6124713006开拓四队973水平皮带化改造工程uu岩开锚喷12004.43.71.514.212007005三、会诊期间“一通三防”系统运行情况(一)通风系统东曲煤矿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分区式通风方式。

矿井有进风井8个、回风井5个,构成“八进五回”的通风格局,总进风量为48524m3/min,总回风量为48789m3/min,有效风量率为96.70%矿井于2010年、2012年分别对各风机进行了性能测定;2013年对各通风系统进行了通风阻力测定采煤工作面均采用”U”型通风系统;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局部通风机均采用高效节能局部通风机,局部通风机供电采用“三专两闭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