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改变技术在特教学校中的应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02338164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为改变技术在特教学校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行为改变技术在特教学校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行为改变技术在特教学校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行为改变技术在特教学校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行为改变技术在特教学校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改变技术在特教学校中的应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我认为在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中,最实用、最具可操作性的是行为改变技术和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简称感统)相对来说容易出成果,见效较快,只要参考一些专业书籍,熟悉哪些感统器材专门针对哪些特殊儿童的问题行为,然后就可以实践了。而行为改变是一门技术,相对来说见效不是那么的立竿见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比如说,我们要对花万顺实施行为改变计划以减少他的多动行为,首先要为他制定一个方案,一个方案的完整执行,往往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但是,行为改变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作用是尤为重要的,体现在两个大方面就是:一. 行为改变技术能塑造、增进

2、特殊儿童的良好行为二. 行为改变技术能减少和消除特殊儿童的不良行为这是对行为改变技术的作用的概括说明,更为具体的还有:行为改变技术能帮助特殊儿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改善与人相处的状况以及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增进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面我就一这本书为参考,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行为特征,同各位老师一起来探讨行为改变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原理。首先,我想对行为改变的基本概念做一些解释,以便大家对以后的原理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先说说“行为”的涵义。在本书中,他将行为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指机体在主(环境、教育)客(遗传)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即机体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动作、

3、反应、运动或活动(如咳嗽、打喷嚏,刷牙、洗脸,读书、写字等),以及人的头脑里所进行的各种内在的心理活动(如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是人与环境两者互动作用的结果,人类的行为大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再说“行为”的分类。从行为改变的需要出发,人类的行为可分为两大类:正常行为和不正常行为。正常行为通常是指那些普通人能做到的,与个人的性别、年龄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大体相适应,并与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基本相符合的行为。不正常行为也称异常行为、不良行为或问题行为,一般指那些和普通人的行为相比,在质和量方面都表现出明显处于许可范围之外的行为,例如,多动、缄默、逃学等。当然,正常行为与不正常行

4、为只是相对而言,有些轻微的行为问题与正常行为的差别并不明显,识别起来就比较困难。从行为改变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普通人的行为相比,在质和量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过度或不适当,而且行为的后果已使个体的社会适应功能遭受损害或丧失,这样的行为就是不正常行为,如花万顺、陈爱旺的多动,丁东旺与许林的攻击性行为都属于不正常行为,下面简称问题行为。接下来是行为的特点,在这里我就只着重说一说特殊儿童的行为特点,这些行为在我们学校的学生中大部分能体现出来。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有基本的共性,同时又有其特殊性。具体来讲,作为生活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的人来说,特殊儿童与普通儿一样,从出生起,其生理和心理由

5、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不断地成长发展,两者发展的趋势都是由低到高。然而,不可否认两者在发展过程中和发展水平上确实存在着差异。残障儿童在生理上的异常使得他们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特殊性,例如: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大脑的受损,使得它们在感知觉上,与普通儿童相比感知速度慢,接受新事物容量小,识记的东西保持不牢靠,再现困难或不准确;在语言发展上,与普通儿童相比,智力障碍儿童语言发展速度慢,发展所达到的水平低;在思维发展上,智力障碍儿童的思维发展较长时间的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抽象概括水平低等。由于残障儿童生理上存在的缺陷,使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所积累的社会经验相对较少,

6、影响了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造成较多的行为问题出现。对于学习障碍这一类特殊儿童,虽然障碍的成因还未完全揭示,但是学习障碍儿童表现出的行为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如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而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就更加明显,退缩,一冲动,攻击性强,易于违纪甚至违法。下面说的就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步骤了,主要有五步。一. 检查与评量问题行为1.问题行为的涵义。儿童发生的任何问题行为,从本质上说都可以看作是一些适应困难的症状。也就是说,儿童的所有问题行为可以被理解成是由于面临困难无法应对而引起的,为了满足需要,解除危机,他们不得不诉诸病态行为的方式来表达。因此,任何症状,无论是尿床、偷窃、退缩,还是说谎、逃学

7、、冲动,按照心理卫生的观点来领会,都应视为是一种求助的呼声。这就是儿童问题行为的真实含义。2.问题行为的分类。概括的讲,个体在儿童及青少年期间容易发生下列各项不良行为:(1)攻击性行为:用脏话骂人,威胁或实施武力伤害别人,破坏自己或他人的物品等。(如许林、丁东旺。)(2)反社会性行为:干扰别人的生活、违纪、违法等。(3)对抗性行为:不遵守所处环境的规定,不听从成人的指导或命令。(如仲连彬)(4)多动:注意力维持时间短,不停地变换活动等。(如花万顺,陈爱旺)(5)不诚信的行为:撒谎、作弊、偷东西等。(6)社会性退缩: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不参加集体活动等。(朱珠,张永亮)+(

8、7)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抑郁、焦虑。(8)自伤行为: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包括使用外物伤害身体。(9)不良的习惯动作:吸吮手指、咬指甲、咬衣物,不停地掏耳朵、挖鼻子、玩弄生殖器等。(10)古怪的行为:踮着脚尖走路、对任何东西都要嗅一嗅、莫名其妙的大笑等。(11)不适当行为:在公共场合脱裤子,在别人悲伤时却讲笑话等。3.问题行为的评量。要正确而客观的坚鉴定儿童的行为问题,除了考虑行为本身的特点外, 还得参照作为行为主体的儿童的性别、年龄特征,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其他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下面我就每一个因素做一些解释说明:社会文化背景。同一行为表现,由于儿童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其显示的意义会

9、有很大差异。例如,美国社会比较注重儿童的自立和自律,重视儿童的个性培养,因此五六岁的小孩由母亲帮助洗澡,这种在我们中国认为是很正常的现象,在美国却会被认为儿童依赖性强或家长过分宠爱孩子。年龄、性别特征。例如,夜里尿床对一两岁的幼儿来说纯属正常现象,但此种行为如果经常发生在五六岁或以上的儿童身上,就构成问题行为了。行为出现的频率。健全的儿童偶尔也会出现个别异常行为,如怕黑暗、怕打雷,这不能说是问题行为。但是,儿童若有多种惧怕,并经常表现出惧怕,十分胆怯,甚至不能正常接触社会,这种频繁发生的恐惧表现就不正常了。行为表现的严重程度。如果儿童发生某种不良行为,其表现的严重程度已明显妨碍或破坏了自己和他

10、人对正常生活和学习活动的维持,就够成问题行为。例如,儿童不高兴时容易发脾气,这是正常的;若是稍微不如意,就不能控制的大发脾气,甚至躺在地上打滚,这种表现就是问题行为了。行为持续时间。如儿童某种不适当行为持续时间过长,也是有问题的。例如,注意力不集中,并伴随多动,不能自控,时间持续半年或半年以上,就成为多动症。行为的发生数目。儿童在一定的观察时限内,不同问题行为的发生数目越多,说明这个孩子的问题行为就越严重。例如,丁冬旺平均每天打人多少次,说出脏话多少句等。行为的意义。评量一个行为是否是问题行为,还要了解有关人员对被评量行为的看法,以及该行为对周围人的影响如何。例如,行为者本人对问题行为的观点,

11、父母对该行为的看法,以及教师或生活老师对该行为的态度等等。二. 评量问题行为的基本原则1. 客观性原则。被评量的行为不应该是虚无飘渺的东西,而是人人都能够观察到的。2. 可量化原则。就是说,评量行为的指标应根据行为的性质和特点尽量使其数量化,以便于准确地观察和记录。3. 稳定性原则。通过评量而得出的结论要能够恰如其分的反映出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行为发生的实际水平,不至于出现极端的高估或低估的现象。4. 可靠性原则。为提高评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般要求要有两位观察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问题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第二个步骤:探究问题行为的前因后果探究问题行为,就是要透彻了解问题行为。例如,个体的问题行为有哪

12、些具体表现?问题行为是外向性的还是内向性的?如果是外向性的,那么是谁对谁表现此种行为?他是否与特定人密切相关联?经常发生于何时、何地?又是谁在经常对此抱怨?该问题行为给个体带来什么后果?对周围产生哪些影响?等等,都应一一进行全面的观察和了解。然后,在充分认识了问题行为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才能找出解决问题地方法、策略。第三步,制定行为改变方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界定目标行为和终点行为选择适当的强化物选择适当的行为改变原理创设良好的训练环境界定目标行为和终点行为。目标行为就是教师计划去改变的某项特定性为,它可以是教师或父母希望儿童增加或减少的行为,也可以是教师或家长希望儿童培养的行为。终点行为实

13、际上是训练者对行为处理最终结果的一种假设。例如,“帮助一位弱智儿童在四周的训练期内,课堂上擅自离开座位的次数从每节课10次降到2次”,在这一案例描述中,“擅自离开座位”毫无疑问是目标行为,而“擅自离开座位的次数从每节课10次降到2次”,则是在训练开始前提出的经处理后预期要达到的行为标准,也即“终点行为”。选择适当的强化物。所谓强化物是指那些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为人们所喜欢的、能够产生愉快结果的刺激物,它能提高行为或反应的发生频率。强化物通常有以下三类:原级强化物。这类强化物都是一些直接或间接与机体的基本需要密切相关的物品。其中属于食物类的有糖果、果汁、巧克力、葡萄干、甜点心、饼干、面包片等;属

14、于操作性的有蜡笔、小木偶、故事书画册、贴花、积木、洋娃娃等;属于活动性的有郊游,公园玩耍等;属于拥有性的有小梳子、手套、帽子、围巾等。次级强化物。这是一类曾经其他原级强化物发生关联,而获得与原级强化物同等强化效果的刺激物或符号等。如人们一般惯用的打分数、评等第,颁发奖状、奖杯、奖章、奖牌、证书或锦旗等;在行为改变过程中常使用的代币、积分、筹码、贴小红五星、发小红花或发其它符号性物品,都属此类强化物。社会性强化物。这是一类在人际关系中表示关怀、赞美、肯定的动作、语言、及表情,如注视、微笑、拥抱、亲吻脸颊、拍肩膀、摸头,以及口头的或文字的赞许、表演、感谢等,都是社会性强化物。选择适当的行为改变原理

15、。行为改变原理在本书中陈列了十二种,在这里只简单的罗列出来,具体的使用细则我放在了下次的内容里。它们分别是:正强化原理、负强化原理、惩罚原理、消退原理、塑造原理、渐隐原理、链锁原理、相互抑制原理、代币制、饱足法、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创设良好的训练环境。为保障行为处理能顺利实施,应尽量安排好实现行为改变方案所需的物质条件,并创设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此外,一个好的训练环境,还要求训练者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面对特殊儿童的训练,由于他们存在明显的身心缺陷,学习有困难,加之缺乏自信等,训练起来十分困难。因此,在对他们实施行为处理时,特别需要训练者付出耐心和爱心,还要有坚持不懈的

16、毅力和勇气,同时对这些孩子取得成功应充满自信,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第四步,实施行为改变方案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应着重抓好如下几项工作:做好实验前的说明工作。在行为处理策略正式介入之前,应及时将实施方案的目的以及成就标准与强化分量的关系向受训者及其家长一一交代清楚,以便为受训者提供明确、具体的终点行为的标准和努力方向。订立明确、公平可信的契约。在这里我着重介绍一种“家庭-学校契约”,此种契约可成为家庭与学校的桥梁。由家庭在学生放假期间提供适当的鼓励,以便改善孩子在校的不良行为。通常在此契约上要注明孩子在学校完成多少任务,或者获得一定进步时,父母要同意奖励多少强化物,(包括零食、玩具或某些特权等)孩子也要适当明白,必须依照契约规定完成应该完成的任务。正确使用强化物。强化物的选择只能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来考虑。例如对于正感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