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的分层布置小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02238755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的分层布置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作业的分层布置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作业的分层布置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作业的分层布置小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作业的分层布置小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业的分层布置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的分层布置小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作业的分层布置小结作业的分层布置小结作业的分层布置小结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提出对我们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数学作业的新形式,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数学

2、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从总体的能力上有质的提升。1作业设计要体现下面几方面。(1)体现情境性,引起学生做作业兴趣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他们对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的作业感到乏味,因此,我们可以给一些枯燥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2)体现开放性,开拓学生思维开放题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背景新颖,贴进学生生活实际;形式多样,有文字、表格、图画、对话等,不像封闭性习题形式单一呈现,叙述呆板;又解法灵活,不单靠记忆、套模式来解题,其深受学生喜爱。同时由于开放题的答案不唯一,解题时需要运用多种

3、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索,获得多种结论,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时空途径。(3)体现探究实践性,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习题中揭示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有价值的,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和认识水平。所以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布置有趣的生活式作业、丰富的调查式作业、生动的操作性实践作业是很有必要的。(4)体现创新性,体验成就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数学又是丰富多彩的。数学是一门使人精确的学问,提到数学,许多人都感到数学太呆板,缺乏乐趣。其实,数学中不仅有无穷的

4、乐趣,而且是培育创新思维的极佳工具。新课程实验不仅给教师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同时也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对具体对象的创造设计中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创造性问题的设计和适当的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设计作业形式多样化,提高综合能力作业的形式要有变化,才能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可以采用的作业形式有:(1)自选作业。即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选择课本上或课外书上一定量的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2)自编作业。根据学生实际,自编相关的习题,作为课外作业。可选择一些质量较好的题让全班同学做,让学生也有机会当一会小“老师”,同学们也增长的知识面。(3)阅读作业。教材中

5、就有阅读内容,让学生阅读。也可结合提供一些阅读材料,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和自学能力。(4)口头作业。一些识记内容的复述,数学公式的落实,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等的着良好的效果。(5)实践作业。学生将课堂中学生到知识到实际生活中去应用。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测量一下学校旗杆的高度。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6)实验作业。让学生把学习的知识通过生活中的实验方法去验证,把理论与实际相连,在亲身探索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总之,数学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形成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数学课外作业观念急需转变,数学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数学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数学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