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雪》教学设计15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02095798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7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江雪》教学设计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2022年《江雪》教学设计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2022年《江雪》教学设计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2022年《江雪》教学设计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2022年《江雪》教学设计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江雪》教学设计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江雪》教学设计15篇(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江雪教学设计15篇 江雪教学设计1设计说明:古代诗人在字词的使用上十分讲究,力求完美。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学习目标:1、理解“千山、绝、万径、踪、灭、蓑笠翁等词意思,在想象诗中意境深远的画面中理解诗意。2、背诵、默写江雪并在语境中运用古诗。教学重点体会江雪的语言美及意境美。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新课引入出示:一幅画面,画面中白雪茫茫,只有一人在江面上,坐着小船上垂钓。请学生组织语言说说画面的情景。(从训练学生根据画面说完整话开始,同时引出下面的古诗的语言的品味与欣赏的学习)

2、二、反复朗读,品味诗语。师:有一位诗人是这样描述这幅画面的。出示古诗全文。1、学生读诗,直至成诵。2、学生品味诗语言。师:画面好空旷,情景好凄凉,背景好寥廓,这么一幅凄清的山水画作者却只用了20个字就表现出来了,赢得了众多人的称赞,你们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如柳宗元的诗具有一种 对称美,“千山”对“万径”, “灭”对“绝”,“孤”对“独”,蓑笠翁对寒江雪。对这首诗展现的画面是一种凄凉美,这首诗,语言具有对称美。同样的意思,同样是这样的组合,是组合得这么巧妙,这种妙的组合叫人赞叹,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其间蕴含的情意。)(诗意、诗味、诗情仅仅存在于诗的言语形式中,改变了言语形式,诗意、诗味、诗情也

3、就随之改变甚至完全消失了。在学生述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诗之际,诗美的表达方式也潜移默化于学生头脑之中。)三、了解背景,体会感情1、你们猜一猜,作者写这首诗可能是什么时候。老师随机介绍读者:柳宗元,山西人(唐代河东)所以人们称他柳河东,20多考中进士,博学多才。32岁那年参加改革,成为核心人物,名气很大,谁知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降几级,十年后才被召回,后又被贬到更偏远的柳州,46岁那年在忧闷中病逝。这首古诗,就是诗人被贬到永州时所作。当他看到眼前茫茫白雪,毫无生机的世界里,有一位老人在江面上独钓的情景,他会那么想呢?1、指导朗读,读出苦闷,烦恼,或者读出坚贞不屈,在读熟的基础上背诵课文。(这里的

4、背景介绍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于学生,而是让学生从诗的字里行间体会出来。教师的“导”也是在学生认知基础上的引导。)四、尝试运用,加深体会。师:我们现在学古诗,一边为了了解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二是积累优美丰富的言语;三是学会正确运用,提高语言能力。出示1、山道上,空旷无人,俱寂无声,颇有一种:“ ”的感觉。2、虽然不被人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希望在向我招手,诗句“ ”不正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化消极积累为积极运用,实现活学活用。)五、拓展阅读,开阔视野柳宗元46年的生涯中,共写有一百四十余首诗,大多的是抒写被贬后心情愁闷,只得寄情山水田园的诗。我们来看其中两首诗:出示: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

5、题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速。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与洁初上人间看山寄京华新龙海畔尖山似钏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你又如何明白诗中蕴涵着凄凉、苦愁与悲伤呢?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察作者的情感杂思。把体会到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食物的味道需咀嚼后才能知道,水果的营养要吃下去才能吸收,所以,教学古诗要让学生咬文嚼字,反复吟诵,在体悟情味中赏析语言,在推敲语言中领悟意境)六、总结学习,抄默古诗提醒容易写错的字 蓑 笠 独,先抄写生字,再或抄写或默写古诗。江雪教学设计2设计意图:1、三个层面,由表及里,层层推进;2、挖掘古诗内涵,透视古诗人文。教学目标:1、

6、理解诗句,熟读古诗;2、体会古诗意境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初步了解古诗的语言特色。教学过程:一、熟读成诵1、昨天,我们在深秋的枫林里一起目睹了红艳似火的霜叶,一同聆听了孤苏城外的夜半钟声。今天,就让我们和唐代诗人柳宗元一起走进江雪,去感受江雪,去欣赏江雪。2出示古诗,读准古诗(1)全诗只有寥寥20个字。请大家自由读几遍,读正确,读通顺了,还要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掌握好古诗的节奏。要有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变化。指名读,注意古诗的节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教师随机点评,特别是结尾处的节奏,要放慢。(2)同学们,读古诗,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

7、节奏,而且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比如,江雪这个题目,你看,怎么读,才读得有味道?雪的大小不同,读的感觉就不同。如果轻轻飘落的几片雪花,你该怎么读?(很轻柔的)。如果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你会怎么读?倘若是一团一团的大雪团,你又该怎么读?读诗就要争取读出自己的感觉来,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江雪,争取读出你的感觉来。谁来读?读出你的感觉来。同学们,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感觉?二、景之凄凉1、同学们,诗读到现在,你的脑子里出现了哪些景物?(板书:景)有“山”:师:这是怎样的山?a引导山的多。有一千座山吗?虚指,夸张的手法。你想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么多的山?b引导山的寂静。有“径”师:径就是小路。说说你看到的

8、小路。a引导小路的多,你能打个比方吗?b引导小路的冷清。没有脚印,很冷清。师:谁来连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诗?有“舟”师:舟就是小船。几条船?为什么?有“翁”师:翁是什么意思?(老人)请你具体描述一下这位老人。从穿戴、姿势等方面讲。2、如果,我们把这些景物放在一起,那么就成了一幅鲜活的画。(出示画面):你能说说这幅画的内容吗?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板书:景之凄凉3、无独有偶,清代王士祯也作诗一首,出示题秋江独钓图,读一读这首诗吧,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读一读,与江雪比较一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三、情之孤独1、的确,诗其实是诗人的心情,也只有读懂诗

9、人的心,你才能真正读懂诗。那么,柳宗元当时到底是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出示柳宗元生平介绍。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关心人民疾苦,力主政治改革,可是却遭到了当权派的打击和排挤。他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九月被贬为邵州刺史,途中又被贬永州司马,十一月到达永州。这对33岁正当盛年的改革志士来讲,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元和元年(806)正月,唐宪宗改元大赦,而八月有诏柳宗元等八司马“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加上战友王叔文被赐死,另一战友病死在贬所,八司马之一凌准因忧愤而死,柳宗元的母亲来永州不到半年就逝世。可是,他的政敌仍不肯放过他,几次派人对他的住所放火,导

10、致他身体受到严重的摧残,这真是集国忧、家祸、困苦于一身呀!2、请你告诉我,这个时候的柳宗元,应该会有怎样的一种心情?3、再读江雪,从诗中哪些字词或句子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心情呢?预设:“绝”“灭”“孤”“寒”“独”师:如果这些字有颜色,它会是(生说:灰、白),如果这些字有温度,它会是(生说:冰、冷)4、是怎样的心情才会写出这样的字眼和诗句啊?让我们仔细来琢磨一下,请你把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一读。千万孤独。5、(放音乐)同学们,千万孤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回响,你们难道不想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吗?先自己读,试着把柳宗元内心这千般孤独,万般孤独读出来。(板书:情之孤独)指名齐读四、

11、意之坚强1、同学们,让我们随着这幽怨哀婉的音乐,一起走进这副冰冷的画面,走到这冒雪独钓的老渔翁身旁,和他说说话吧!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有什么问题想要问他吗?预设:老渔翁(老爷爷),这么冷的天,你为什么不回家呆着,反而要一个人出来钓鱼呢?您为什么不去撒网呢?老爷爷,冰天雪地的,您能钓到鱼吗?2、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想的吧。寒江鱼伏,钓岂可得,此翁意不在鱼也。如可得鱼,钓岂独翁哉!朱子荆看看是什么意思?3、师:是呀,既然钓不到鱼,那老渔翁到底在钓什么?私下讨论汇报交流(教师适时引导:思念亲人、闲情逸致、修身养性、锻炼意志、等待时机等。)寒江鱼伏,钓岂可得,此翁意在哉!3、同学们,你们真是柳宗元的

12、知音啊!其实,这冰天雪地的严寒天气就是柳宗元受到的种种迫害,和他艰难的处境。而与严寒天气作斗争的老渔翁就是柳宗元自己内心的写照呀!(无论环境有多么的恶劣,无论我的内心有多么的孤独,可是我还是坚强地活下来了,潇洒地下来了!(板书:意之坚强)4、再读板书,这就是江雪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成为古诗中的瑰宝的原因所在呀!为了表达我们的敬意,我们一齐再来读一读柳宗元的心声吧!(师生齐读)江雪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色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会学习古诗的方法。3会朗读、背诵这首诗。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思

13、想感情。2学习古诗的方法步骤。教学过程一、谈雪激趣,导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飘着鹅毛的大雪吗?(没见过)老师也没见过,咱们南方这个地区很少下雪,更别说下着鹅毛大雪了,不过没关系,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雪的海洋里。同学们,你们走在雪景,你有什么感受?在飘着鹅毛的大雪里,有一位老人独自一人在江上垂钓,你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他吧!跟他交个朋友吧!(出示课题:江雪)二、初读课文,正音辨字。(一)1、齐读课题。2、江雪是什么意思?(江上的雪景,江上的雪景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请看诗歌内容)3、练习读诗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读准读通,不懂的字前后桌商量。)4、抽读。(生1 读得不错

14、,练读时下功夫了。)(生2 准确、流利,练读很到位了。)5、齐读。过渡:大家读得准确、流利,要是能给诗歌画上节奏读起来更有韵味了。(二)1、齐读(现在老师已经画好了,请全班同学按老师画的节奏再来读一读。)2、男女分读(齐读很好,分男女生比赛读,看哪组最棒。)三、精读,理解诗句。过渡:你们真聪明,一学就会,读得越来越有韵味。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画,闭上眼睛听我读,想象你眼前展现一幅怎样的画面。(范读)1学习第一句诗的意思。(1)听.第一、二行诗,你的眼前展现了什么景物?(生答,师简笔画板书)“千山”“万径”夸张的写法,指许多山,许多路的意思。(2).山上有什么?除了有雪、树还有动物吗?(没有。诗中哪个字表示没有?(板书:绝)(3)弯弯曲曲的小路有人走吗?(没有。诗中哪个字表示没有?灭:消失)(4)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描写的意思吗?(抽生1)2学习第三、四句诗的意思。雪图(呼呼北风)过渡:如此寒冷的雪天,山上积着厚厚的雪,冷得鸟躲起,路上看不到一个人,可在什么地方有人呢?请默读读3、4句,把你看到的景象画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