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02095538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8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杨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画杨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画杨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画杨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画杨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画杨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杨桃》教案(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画杨桃教案 画杨桃教案1画杨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启发大家知道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根据课标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难点是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并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怎样把一段话说清楚。教学目标阐明(三维)知识与能力:1、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理解“嘲笑”、“审视”、“和颜悦色”、“教诲”。1、朗读课文,背诵第18自然

2、段老师说的话。2、培养学生读中感悟的能力,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理解老师的话,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并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把一段话说清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使学生从中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策略:我认为习作要顺利的起步,必须从阅读优秀作品中学习积累语言、习作表达方法入手。语文课程标准在3-4年级学段“习作”目标中也提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那么,如何在读中悟写,让读和写有机结合起来呢?我在教学中尝试着从

3、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在阅读课文时,抓住重点词句、段落,通过朗读、理解、感悟,来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和准确表达的方法。如:在教学318自然段时,抓住文中的老师发现学生看了作者的画后引发嘲笑时的系列动作“看、坐、审视、回到、举、问”等进行体会,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观察人物非常细致、表达十分准确。这样把这位老师治学严谨,教育学生以理服人的品质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反映人物内容活动的表达方法。二是在关键地方创设情景,练习说话和写话,达到以读促写,以读导写的目的。比如,当文中的同学对老师的话已经有了正确的理解并受到启发教育时,我借机引导学生的回忆自己生活中类似

4、画杨桃的事。并创设问题情景:“当我们嘲笑别人和被别人嘲笑时,当我们误解别人和被人误解时,我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同时,我再适时予以指导,让学生学会在表达时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这样,学生就会有内容表达了,并且善于表达。从而达到从读中悟写,让读写结合,让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习作顺利起步。教学媒体: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物杨桃、五角星形的杨桃图画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设疑激趣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板书课题)2、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作者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这是怎么回事儿?3、学生回答后教师过渡:是的,“我”是这样做的,而且“我”是认认真

5、真的看,老老实实地画,结果“我”把这幅画交上去时,同学们是怎样的反应呢?二、感受嘲笑体会做法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35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2、体会同学们第一次的嘲笑。(1)学生交流后让学生读读文中同学们嘲笑的句子。(2)体会同学们嘲笑的语气。a、引导:你们什么时候会哈哈大笑过?你们的这种笑和文中的哈哈大笑一样吗?有什么不同?b、学生回答后板书。(嘲笑)(3)指导朗读:有了这样的体会,谁来读读这两句话?(灯片出示句子)“杨桃是这个样子吗”“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方式:指名读体会评价再读齐读)3、理解老师的态度和做法(1)听到同学们的嘲笑,老师没有笑,他是怎么做的?(2)学生交流文中的那段

6、话。(3)指导学生理解“审视”。在老师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师和同学们的态度截然不同?(审视)让学生把老师当作杨桃做做审视的动作,其他学生观察后描述并评价。(4)同学们想想:老师这一看,会有什么发现?三、深入研读悟情明理1、教师引入:是的,正因为有了这一发现,所以,老师举起了“我”的这幅画,(师举起画成五角星的杨桃图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2、同学们拿起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717自然段,边读边做上记号。3、同学交流,了解同学态度的变化。“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不像。”“那么,像什么呢?”“像五五角星。”“这幅画画得像不像?”“不像!”“它像什么?”“像五角星!”(1)

7、出示两次对话,学生交流。(2)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段对话,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什么?(3)引导学生体会、交流后小结:前一段对话回答得很简单,很干脆,很坚定,同学们还在嘲笑;后一段对话里有很多省略号,同学们的语气支支吾吾、吞吞吐吐(板书:吞吞吐吐),是知道自己错了的表现。(4)指导朗读,学生评价。(5)教师举起画和一名同学合作读后,同学分角色朗读。4、朗读、理解老师神情的变化(1)指名读文中的语句。(2)思考讨论:a、当老师审视了讲桌上的杨桃,听见同学们还在嘲笑“我”,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为什么变得严肃呢?b、这段话中哪个词说明了老师严肃的神情延续了一会儿?(半晌)半晌的时间有多长?在这半晌的时

8、间里,老师既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如果你就是文中这位老师,你在考虑什么呢?c、老师想出的一个好办法是什么?(3)出示杨桃实物,让学生从杨桃的一端仔细观察,并把看到的结果跟同位交流。(4)想象:如果你们就是这些嘲笑别人的同学,看到刚才的这一幕,你们想说些什么?(过渡语:听了你们真情的话语,我分明感受到你们心中的那一份歉意。看到同学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老师的神情也变得和颜悦色了。)(5)(课件出示老师对学生说的那番话)教师用严厉的语气读其中的一句话给同学们听,学生评价,从而引导学生对“和颜悦色”一词的理解。(6)指导朗读。(指名朗读齐读)(7)引导理解:这段话中哪句话给你的启发最大?为什么?(

9、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角度不同,样子也就不同;不要随意嘲笑别人。)(8)指导背诵。(过渡:老师的话朴实而深刻,让我们试着把它记下来吧!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记住它?)a、练习背诵。b、集体背诵。5、理解“教诲”一词。(师:虽然杨桃风波结束了,但老师的话带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这种教育用文中的一词概括叫做教诲。)四、口头说话以读促写1、师述:从作者岑桑小时候画杨桃这么简单的事情中,我们明白了如此深刻的道理。(播放音乐)其实生活中,我们也有嘲笑别人或被别人嘲笑的时候,也有误解别人或被别人误解的时候,当时,我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怎么做的?2、同学先想想,想好了再说说。看谁能把自己的经历说成一段完整的话。

10、3、同位相互练习说话。4、口头习作训练,教师相机指导和评价。五、积累语言拓展延伸1、师述:岑桑在老师和父亲的影响下,最后成了一名作家,听了你们刚才的话,我相信你们将来也一定很有出息。最后,我把岑桑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投影出示“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相信你自己,一切从自己出发,这样你才能不断设计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希望同学们永远记住。2、学生齐读。板书设计:画杨桃五角星嘲笑吞吞吐吐严肃和颜悦色画杨桃教案2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不像而像”“不要要”写句子。3、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课

11、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读准字音。2、记忆字形。3、理解词义。四、巩固练习。1、读生字,口头组词。2、读课文,练习按内容分析,理解课文。第二课时一、理解第一部分内容。1、读第一自然段,这段讲的是什么?2、读父亲的话,体会这句话的意思。二、理解第二部分内容。1、在图画课上,老师让我们画什么?我的座位在哪儿?有什么感觉?2、从哪些词语看出,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3、当我交出去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的态度各是什么样?4、老师的神情有什么变化?5、读老师说的话,看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6、读读老师和父亲的话,从中懂得了什么?三、

12、理解第三部分内容。1、这一段讲了什么?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拓宽思路。让学生来介绍。四、总结全文。五、指导背诵课文。六、教学心得:画杨桃教案3妙析教材这篇课文讲的是图画课上同学们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做事或看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要从别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应当训练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另外,在画杨桃这件事中,老师教会了“我”怎样面对同学们的

13、嘲笑。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能遇到。要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教学建议1朗读体会法。让学生在多种读书形式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2角色体验法。教学中,建议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感受,角色体验,进而理解课文,获得情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3朗读并积累一些词语。【过程与方法】采用朗读体会法、角色体验法让学生在体会、体验中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都要

14、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难点懂得看问题或做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教学准备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会认13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二、重点难点重点1会认13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对话的语气。难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三、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谁画得最漂亮?要画得漂亮首先要画得像,要画得像就要做到:一件物品,是什么,就画成什么样。对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画画的_。(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