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02089239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建设工程危急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依据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及其他相关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标准建设工程产生危急废物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指导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展相关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特制定本指南。一、适用范围指南规定了产生危急废物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内容和技术要求。不适用于危急废物经营单位从事的各类别危急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指南适用于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建设工程。相关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规划环评工作也可参照指南

2、试行。二、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危急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令 第 39 号危急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7危急废物燃烧污染把握标准GB 18484危急废物贮存污染把握标准GB18597及其修改单危急废物填埋污染把握标准GB 18598及其修改单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

3、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建设工程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危急废物鉴别技术标准HJ/T 298危急废物集中燃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标准HJ/T 176危急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标准HJ2025)危急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原国家环保总局环 发202375 号)危急废物转移联单治理方法原国家环保总局令 第 5 号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大事应急预案备案治理方法 环发20234 号危急废物标准化治理指标体系环办202399 号三、根本原则一重点评价,科学估算。对于全部产生危急废物的建设工程, 应科学估算产生危急废物的种类和数量等相关信息,并将危急废物作为重点进展环境影响评价,并在

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相关章节中细化完善,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的相关内容可适当简化。二科学评价,降低风险。对建设工程产生的危急废物种类、数量、利用或处置方式、环境影响以及环境风险等进展科学评价,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妥当利用或处置产生的危急废物,保障环境安全。三全程评价,标准治理。对建设工程危急废物的产生、收集、 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过程进展分析评价,严格落实危急废物 各项法律制度,提高建设工程危急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化水平, 促进危急废物的标准化监视治理。四、危急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求一工程分析1. 根本要求工程分析应结合建设工程主辅工程的原辅材

5、料使用状况及生产工艺,全面分析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环节、主要成分、有害成分、理化性质及其产生、利用和处置量。2. 固体废物属性判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34330-2023,对建设工程产生的物质除目标产物,即:产品、副产品外,依据产生来源、利用和处置过程鉴别属于固体废物并且作为固体废物治理的物质,应依据国家危急废 物名录危急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5085.7等进展属性判定。.(1) 列入国家危急废物名录的直接判定为危急废物。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应比照名录明确危急废物的类别、行业来源、代码、名称、危急特性。(2) 未列入国家危急废物名录,但从工艺流程及产生

6、环节、主要成分、有害成分等角度分析可能具有危急特性的固体废物,环评阶段可类比一样或相像的固体废物危急特性判定结果,也可选取具有一样或相像性的样品,依据危急废物鉴别技术标准 HJ/T 298、危急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6等国家规定的危急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予以认定。该类固体废物产生后,应按国家规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再次开展危急特性鉴别,并依据其主要有害成分和危急特性确定所属废物类别,依据国家危急废物名录要求进展归类治理。(3) 环评阶段不具备开展危急特性鉴别条件的可能含有危急特性的固体废物,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应明确疑似危急废物 的名称、种类、可能的有害成分,并明确暂按危急废物

7、从严治理, 并要求在该类固体废物产生后开展危急特性鉴别,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应按危急废物鉴别技术标准HJ/T 298 、危急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5085.7等要求给出具体的危急废物特性鉴别方案建议。3. 产生量核算方法承受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实测法、产排污系数法等相结合的方法核算建设工程危急废物的产生量。对于生产工艺成熟的工程,应通过物料衡算法分析估算危急废 物产生量,必要时承受类比法、产排污系数法校正,并明确类比条 件、供给类比资料;假设无法按物料衡算法估算,可承受类比法估算, 但应给出所类比工程的工程特征和产排污特征等类比条件;对于改、扩建工程可承受实测法统计核算危急废物产生量。4. 污

8、染防治措施工程分析应给出危急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环节 实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并以表格的形式列明危急废物的名称、数量、类别、形态、危急特性和污染防治措施等内容,样表见表 1。表 1工程分析中危急废物汇总样表.主要有害产废危急防治成分成分周期特性措施*序号危急废物名称危急废物类别危急废物代码污染产生量产生工序吨/年及装置形态12*注:污染防治措施一栏中应列明各类危急废物的贮存、利用或处置的具体方式。对同一贮存区同时存放多种危急废物的,应明确分类、分区、包装存放的具体要求。在工程生产工艺流程图中应标明危急废物的产生环节,在厂区布置图中应标明危急废物贮存场所设施、自建危急废物处置设施的位置。

9、二环境影响分析1. 根本要求在工程分析的根底上,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从危急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等全过程以及建设期、运营期、效劳期满后等全时段角度考虑,分析推想建设工程产生的危急废物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而指导危急废物污染防治措施的补充完善。同时,应特别关注与工程有关的特征污染因子,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等.要求,开展必要的土壤、地下水、大气等环境背景监测,分析环境背景变化状况。2. 危急废物贮存场所设施环境影响分析危急废物贮存场所设施环境影响分析内容应包括:(1) 依据危急废物贮存污染把握标准GB18597及其修改单,结合区域环境条件

10、,分析危急废物贮存场选址的可行性。(2) 依据危急废物产生量、贮存期限等分析、推断危急废物贮存场所设施的力气是否满足要求。(3) 按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的要求,分析推想危急废物贮存过程中对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土壤以及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可能造成的影响。3. 运输过程的环境影响分析分析危急废物从厂区内产生工艺环节运输到贮存场所或处置设施可能产生散落、泄漏所引起的环境影响。对运输路线沿线有环境敏感点的,应考虑其对环境敏感点的环境影响。4. 利用或者处置的环境影响分析.利用或者处置危急废物的建设工程环境影响分析应包括:(1) 依据危急废物燃烧污染把握标准GB18484、危急废物填埋污染把握标准

11、GB18598等,分析论证建设工程危急废物处置方案选址的可行性。(2) 应按建设工程建设和运营的不同阶段开展自建危急废物处置设施含协同处置危急废物设施的环境影响分析推想,分析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防护距离要求。必要时,应开展效劳期满后的环境影响评价。(3) 对综合利用危急废物的,应论证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并分析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5. 托付利用或者处置的环境影响分析环评阶段已签订利用或者托付处置意向的,应分析危急废物利用或者处置途径的可行性。暂未托付利用或者处置单位的,应依据建设工程周边有资质的危急废物处置单位的分布状况、处置力气、资质类别等,给出建设工程产生危急废物的托付利用或

12、处置途径建议。.三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论证1. 根本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对建设工程可研报告、设计等技术文件中的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先进性、经济可行性及运行牢靠性进展评价,依据需要补充完善危急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明确危急废物贮存、利用或处置相关环境保护设施投资并纳入环境保护设施投资、“三同时”验收表。2. 贮存场所设施污染防治措施分析工程可研、设计等技术文件中危急废物贮存场所设施 所实行的污染防治措施、运行与治理、安全防护与监测、关闭等要求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并提出环保优化建议。危急废物贮存应关注“四防” 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明确防渗措施和渗漏收集措施,以及危急废物堆放方式、警示标识等方面内容

13、。对同一贮存场所设施贮存多种危急废物的,应依据工程所产生危急废物的类别和性质,分析论证贮存方案与危急废物贮存.污染把握标准GB18597中的贮存容器要求、相容性要求等的符合性,必要时,提出可行的贮存方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列说明确危急废物贮存场所设施 的名称、位置、占地面积、贮存方式、贮存容积、贮存周期等,样表见表 2。表 2建设工程危急废物贮存场所设施根本状况样表序号贮存场所设施名称危急废物名称危急废物类别危急废物代码位置占地面积 贮存方式贮存力气贮存周期123. 运输过程的污染防治措施依据危急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标准HJ2025,分析危急废物的收集和转运过程中实行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并论证运输方式、运输线路的合理性。4. 利用或者处置方式的污染防治措施依据危急废物燃烧污染把握标准GB18484、危急废物填埋污染把握标准GB18598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等,分析论证建设工程自建危急废物处置设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包括处置工艺、处理力气是否满足要求,装备装置水平的成熟、牢靠性及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污染物稳定达标的牢靠性。5. 其他要求(1) 乐观推行危急废物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出合理、可行的措施,避开产生二次污染。(2) 改扩建及异地搬迁工程需说明现有工程危急废物的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置状况及处置力气,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