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02082181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法律是什么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与道德。2、能够正确认识法律的保护和规范作用,能够遵守法律和道德。3、了解法律是什么,对法律的概念和法律后果有正确的认识,学会区别道德和法律,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我们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二、教学重点认识法律,做守法公民。教学难点懂得道德与法律缺一不可,既要遵守法律,也要遵守道德。三、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那么国法指的是什么呢?它和家规、规矩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使用导入语直接导入。讲授新课1、展示图片:图一:学生乘坐

2、大巴去秋游图二: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2、思考:这些事情都和法律有关吗?可能跟哪些法律有关呢?3、过渡语:这些活动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也会受法律的保护。那么,法律究竟是什么呢?4、法律大家谈:法律是什么?请你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5、归纳1:(1)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财产权、受教育权。(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6、归纳2:(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我要遵守交通法规、保护野生动物。(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义务呢?7、总结:法律既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又规定了我们的义务。8、真知灼见: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

3、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法律和道德、纪律有什么不同呢?罗列:违反法律的后果。比一比:法律、道德与纪律的区别。小提示:纪律、道德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9、小拓展:某些道德要求也是法律要求(孝敬老年人)。四、课堂小结鸟儿在蓝天上飞翔,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五、板书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法律是什么1、法律保护权利2、法律规范行为3、法律与道德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二课时生活与法律一、教学目标1、培养

4、法律认同感,培养法律意识。2、能够使用法律常识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够简单区分各种行为对应的法律。3、认识到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我们是生活在法治的社会中的,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能够判断一种行为对应的是什么法律。二、教学重点认识到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我们是生活在法治的社会中的。教学难点认识和了解刑法、民法和行政法三、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视频一生相伴 哪些法律在保护你?2、法律无处不在:图片展示(1)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3)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小采访:请你采访一下家人或亲戚,了解他

5、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涉及哪些法律。(1)我的姑姑是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我的叔叔是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3)我的妈妈在经营一家餐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4、生活与法律: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时时都有法律的踪迹、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5、学以致用: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课本第8页活动园)6、认识我国的三大实体法:展示三大法律的图片。解释:什么是刑法。七嘴八舌:你知道哪些行为是犯罪吗?请你说一说你知道的犯罪行为都有哪些?阅读角:课本第6页。解释:民法是什么。相关链接:课本第6页。讨论:你

6、见过合同吗?你知道合同有什么用吗?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签订合同呢?说一说、看一看:生活中的合同。温馨提示:现在社会中,用到合同的地方越来越多,签订合同能够方便我们依法维权、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解释:什么是行政法。讨论,认识合同重要性。采取小组竞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视频认识到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法律,时时刻刻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通过不同场景中的法律认识到我们生活处处都有法律,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通过连线,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加深对法律规范和保护功能的认识和了解,树立生活离不开法律的意识。初步认识刑法与犯罪行为,并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规范自身的行为,不走犯

7、罪的道路。四、课堂小结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稳定有序、更加和谐美好。五、板书生活与法律 1、生活时时、处处有法律2、认识三大实体法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三课时法律作用大一、教学目标1、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行事、依法维权。2、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3、了解法律的作用,在生活中学会依法行使、依法维权。二、教学重点了解法律的作用。教学难点三、教学过程1、导入语:法律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生活得更好,就需要法律为我们提供保障。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感受到了法律的作用了吗?法律都有

8、着怎样的作用呢?2、讨论:(1)你是如何看待这名运动员的做法的?这样做对其他参赛选手来说,公平吗?(2)运动员的做法违规吗?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能怎么办?3、总结:比赛不能缺少规则,只有制定全面合理的规则,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才能避免同类事情的再次发生。而社会生活更离不开规则,缺乏规则的社会只能导致混乱。4、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进行。社会交往如果没有法律,又会怎样呢?图片展示:如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将会.视频:法治让生活更美好5、法律作用大讨论:你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法律的作用了吗?你认为法律有什么作用?法律作用

9、我发现: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归纳。6、法律作用大:(1)法律如同指南针,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2)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3)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4)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正义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阅读角:管子具体解决纠纷的案例展示。总结:法律的如同尺子,帮助我们衡量对错,解决纠纷。7、各抒己见:(1)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2)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3)小讨论: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0、?8、小提示,勿忘记: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9、相关链接:法律援助。展示当地法律援助机关的地点、联系方式等。10、法律故事会: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次“法律故事会”,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或经历过的与法律有关的故事,说说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通过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规则的作为切入点进行讨论,从缺乏规则的后果中联想到缺乏法律的后果,懂得法律的重要性。在学生的讨论结果的基础上帮助、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得出法律的作用。知道以暴制暴容易产生违法行为,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权。四、课堂小结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为我们设定

11、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五、板书法律作用大1、正确认识法律的作用2、学会依法维权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我是中国公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而自豪。2、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3、 能够说出作为中国人自豪的事件;知道什么是中国公民;自觉遵纪守法;识记海外求救电话。二、教学重点 作为中国公民而自豪的事例。教学难点 做遵纪守法的中国公民。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三张图片:蛟龙号、神舟十一号、女排奥运会获得冠军 导入语:同学们看到这几张图片

12、,会感到自豪,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我是中国公民。2、出示幻灯片说几件让你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事情。 什么样的人是中国公民? 护照上的重要信息有哪些? 中国公民海外求救电话是什么?3、共同探讨,结合导入的几张图片说明: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4、 朗读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5、出示幻灯片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6. 中国公民在国外工作、学习、旅游,代表了中国名片,要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7. 出示幻灯片 点拨: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12308”24小时热线电话正式开通的时间。 四、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

13、们知道作为中国公民是非常自豪的,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要遵纪守法,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要熟记求救电话。 五、 板书 我是中国公民1. 作为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事情。2.什么样的人是中国公民3.护照上的重要信息4.中国公民海外求救电话 第四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我们是未成年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明确“我们”是未成年人,了解有关未成年人的相关法律知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达到一定的年龄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2. 体验提出问题、 探索问题的过程。 3. 引导儿童形成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负责任,树立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

14、护能力。二、教学重点重点是明确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 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 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三、 教学过程我们是未成年人 1. 小知识:未成年人的定 义。 未 成 年 人 是 指 哪 些 人? 我 国 有 多 少 未 成 年 人? 2. 交流采访:与成人相比较,未成年人具有的特殊之处。 交流课前调查:家长眼中的未成年人。 交流课前调查:他人眼中的未成年人。 我们眼中的未成年人。 2. 知识窗:了解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学生补充介绍搜集到的各国对成年年龄的规定。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 1. 同桌交流: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成长来说,哪些年龄、哪些事情特别重要? 全班交流。 2. 小组交流:说说哪些法律规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什么? 3. 议一议,“知识窗”中与我们今后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规定我们要不要做家务 1. 学习小组“小小辩论会”:我们要不要做家务? 2. 学习小组汇报。学生补充。 3. 演一演“活动园”中王阿姨与邻居刘律师的聊天情景。从律师的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当家人今后再不允许你做家务时,你准备怎么对家人说? 4. 在学校里,我们应该承担起哪些义务? 5. 在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承担起哪些义务?我们应尽的义务1、 我的21天行动。四、 板书我们是未成年人 未满18周岁好奇心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