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必修3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02078966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资料必修3(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资料2(必修3)一、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 区域是地球表面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别基本上,按一定指标和办法划分出来。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构成某些,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区域特性:层次性;差别性;整体性;可变性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异同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国内东部季风区异:地理位置差别:长在国内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松在国内东北地区中部气候条件差别:长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组合不如长。土地条件差别:长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平均

2、水平;松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平均水平。矿产资源条件差别:长矿产资源贫乏,松有较丰富石油等矿产。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影响 对农业:长在良好水热条件基本上,发展水田耕作业,重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等,一年两熟至三熟; 松受水热条件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重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一年一熟。 长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当发展畜牧业。 对商业:长位于国内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以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本地发达农业基本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国内重要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运用本地丰富石油资源和周边

3、地区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国内重化工业基地。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影响 初期 :长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农业社会 : 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稠密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随着农业生产工具改善和生产技术改良,长多水而质地黏重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 随着国内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迁移,长人口越来越稠密。 优越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成为国内重要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农业社会后期:工商业发展使长人口、都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 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推广,粮食商品率低。 今天长

4、作为“粮仓”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棉花生产中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遥感 RS,重要是获取,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 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播信息解决 信息分析专业图件记录数字目的物 传感器(最重要) 遥感地面系统 成果 特点和长处:可以一方面从面上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取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精度和质量,并且节约人力、财力,提高效率。全球定位系统 GPS,重要是定位,在全球范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系统。 三大某些:空间某些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某些地面监控系统;顾客设备某些GPS信号接受机 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

5、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地理信息系统 GIS,专门解决地理空间数据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解决地理空间数据领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都市管理中得到应用。 长处:信息量大,使用以便;功能强大;动态监测(GIS与RS相结合)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技术系统。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国内西北地区 国内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在行政区划上大体涉及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东部是辽阔坦荡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荒漠化因素 自然因素:干旱气候条件在很大限度上决定了本

6、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重要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经常起决定性作用。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不同历史时期荒漠化古代:唐宋明 塔里木盆地南缘, 由战争、瘟疫、过度垦耕导致。近代:清 内蒙古东南部, 由于移民增多,农业对土壤破坏力强于牧业当代:20世纪50年代 人口激增,管理失误荒漠化防治对策和办法 内容:防止潜在荒漠化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荒漠化土地退化恢复荒漠化土地生产力 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地段 办法:合理运用水资源运用生物办法和工程办法

7、构筑防护林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关系采用综合办法,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森林分布 现存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一片原始森林。热带雨林分布 热带雨林重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相逢地带可以伸展道南北纬15-25度。 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三大集中分布区。雨林全球环境效应 地球之肺: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碳氧平衡。 地球储水库:增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在生物进化史中,雨林

8、成为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存时间最长场合。雨林生态脆弱性 雨林生长所需要养分几乎所有储存在地上植物体内。亚马孙开发筹划 20世纪五十年代此前:生活方式落后,未开发,没有产生太大影响 人口急剧增长,雨林遭到空前破坏 1970年,巴西政府又正式发布了知名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筹划: 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移民亚马孙平原 勉励跨国公司投资开发雨林保护 在当前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严峻形势,应当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三、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运用两类能源 可再生能源: 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储

9、量丰富、分布范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市场辽阔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能源基地建设 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加强煤炭加工转换: 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三条产业链 煤电铝 煤焦化 煤铁钢能源综合运用成果 山西省产业构造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单一构造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多元构造,原料工业逐渐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构造升级。环保与治理 提高煤运用技术 调节产业构造 “三废”治理人类文明发源地 尼罗河文明 两河文明 黄河长江文明 印度河恒河文明田纳西河 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分支;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

10、入俄亥俄河。不同地段保护 山地:河流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地区,是生态环保重点。 河流:流域中开发运用重要某些,注意水资源合理分派和水质保护。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自然背景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水力资源;陆路交通不便,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 气候:亚热带地区,冬末春初降水多。 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某些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大某些地区; 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受气候影响,水量很不稳定。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流域初期开发及其后果 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19世纪后期 :人口急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

11、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20世纪30年代初: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贫困地区之一。流域综合开发 TVA将河流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核心。 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运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工业走廊”因素 大规模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最大电力供应基地; 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发展四、区域经济发展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气候条件 :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自然条件。 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各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助于农业生产。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国内重要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 交通:交通

12、发达,对外联系以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发展。三山脉三平原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 :重要分布在三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重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长白山区是国内重要鹿茸、人参等贵重药材产区,延边生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国内最大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苹果产区。 畜牧业区 :重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某些林区草地,是重要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三河牛、三河马;松嫩平原西部:东北红牛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

13、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 :发展适应加工需要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山区农业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转变。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都市化水平提高条件 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构造调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国家对外开放政策:予以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她地区吸引外资。 良好区位条件:位于国内南部沿海,毗邻港澳,接近东南亚; 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扩散,运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最大侨乡之一。工业化都市化推动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主导产业。 第二阶段:1990年后来,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