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西方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02014825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西方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西方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西方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西方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西方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西方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西方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11、传统公共行政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强调文官保持政治中立和匿名原则;新公共治理则正视行政所具有的浓厚的政治色彩,强调文官与政务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和渗透关系,非凡是对部分高级文官应实行政治任命,让他们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以保持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因此不应将政策制定和行政治理截然分开。事实上传统公共行政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在现实中也主线行不通,由于国会、总统等政治机构及政务官对于政策问题往往只是提出原则性目的,而具体的政策方案是由行政机构及文官制定并加以贯彻的,这自身就是一个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派即政治决策的过程,其间不可避免地掺杂着文官的个人信仰和价值观。

2、当文官对政务官制定的政策心存疑虑甚至不满时,他们甚至会蓄意阻挠执行。除此以外,文官所拥有的优势决定了文官可以在很大限度上影响甚至支配政务官的决策。2、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发达国家,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政治行政二分法是美国总统威尔逊最早提出来的,在我看来,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就是指决策与领导事务与执行和管理事务分开,政治家,政治领导人负责宏观决策与领导整合

3、组织,而行政官员,公务员则负责执行政治家的决策,管理控制自身所负责的相应部门和事务。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效的杜绝政治腐败现象的发生,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比如,美国在19世纪,每次选举总统,获胜的政党可以决定整个政府组成人员的去留,因此共和党当选总统,那就意味着,整个政府部门大部分都被共和党人取代,这样,就会导致人力资源的过度动荡和浪费,因此,而威尔逊提出,建立文官制度,文管,即公务员,行政官僚无论政府如何更替,都保持终身任职和中立态度,不从属于任何政党,公务员的录用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与党派政治没有瓜葛,对政治事务不承担责任。3、从我国的公共政策实践来看,改革开放后,才进入科学思

4、考的视域,对于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来说,当然尚有着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我们也发现,在许多问题上所存在着的公共政策供应局限性,都不是在公共政策科学化的追求中可以解决的,相反,恰恰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服务观念的淡漠所导致的,是价值的缺位导致了公共政策供应上的局限性。所以说,不仅在公共政策科学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根据科学与价值的统合原则来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理论,并且我们更需要在公共政策的实践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一切从公众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出发,政府把公共政策的供应作为为社会为公众服务的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去追求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尽也许在公共政策的需求、生成和供应的过程中

5、广泛吸纳公众的参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借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时,更应立足国情,走“内生化发展的道路”,简朴地照抄照搬,无益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共行政治理体制和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作为行政科学的公共行政学行为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说行为主义政治科学全盘接受了逻辑实证主义的教条,但后者深刻地影响着前者的思维模式(郭正林,2023:5)。用桑德斯的话来说,19世纪孔德的著作及20世纪2023代“维也纳学派”是行为主义的哲学来源(马什和斯托克,2023:42)。1930年代中期,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研究状况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政治学和行政学的研究质量有问题,由于它受到

6、了被他们认为是伪科学方法的泰勒主义、人际关系运动和“行政原则”的束缚。当时的芝加哥大学开始有学者转而求助于逻辑实证主义,以期将政治学和行政学解救出来,这样就兴起了行为主义政治科学。虽然行为主义政治科学后来有很多的变种,但大体说来,其共同的思维取向却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政治科学可以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比如生物学或者物理学的模式)对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在通过检查的理论指导下提供系统的分析,以代替描述性的研究;二是政治科学应当把自己限制在可以被观测到的现象上;制度的作用仅仅是由于制度中的行为而被视为可以分析的;三是资料应当尽也许地数量化;四是政治科学不应当进行“纯粹的研究”,而应当为解决既定的政治问题

7、和实现革新的计划而开展应用研究;五是政治科学对于民主、平等、自由等等价值的对的与否无法予以科学的证明,因此,它应当对价值持保存态度;六是政治科学必须是跨学科的(柏伊姆,1990:78-79)。一般认为,行为主义并不是一种系统的政治学说或政治哲学,而只是政治学研究中所强调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行为主义的发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美国政治学界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关于政治学科学化的争论。现代政治学是为维护自由民主的政治制度应运而生的,但是这样的制度在20世纪上半叶却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加上19201930年代美国国内陷入经济大萧条中,这些都形成了对政治学的重大打击,同时也对政治学提出了重大挑战:面

8、对现实的政治经济危机,政治学能有何作为?该有何作为?以梅里亚姆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当问题出现以后,假如现有的政治学不能像经济学和社会学那样,设计出一套解决政治经济危机的有效方案,那么政治学就必须加以重大革新(杨光斌,2023)。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梅里亚姆试图将政治学从对国家机构的静态描述转向政治过程研究,力图建立一种精确而普适的政治理论,最终形成了行为主义政治科学。值得一提的是,西蒙也继承了芝加哥学派所特有的理论悖论:该学派之所以兴起,旨在化解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危机,但它力图通过提倡价值中立和否认政治学的政治功能来达成这一目的。这样,它就不问制度和价值的合理性而一头扎进了数量分析中。当政

9、治学不再关怀政治价值的时候,当方法论上的数量记录代替一切的时候,政治学也就失去了其本来面目,尽管价值中立的背后蕴涵着自由民主主义政治的合法性。换言之,芝加哥学派的着眼点是人及人的行为,但结果却远远背离了政治学的基本价值。西方行政学形成性考核册3四、简答题1、新公共行政学如何对传统行政学所谓“效率至上”原则进行反思和批判?P204答:它对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的反思和批评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的。(1)从理论方面看,新公共行政学主张公共行政不仅仅是执行政策的工具,并且还是对广大民众生活各个方面都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它担负着广泛的社会责任。鉴于传统行政学“效率至上”原则固有的缺陷,新

10、公共行政学采用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的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超越传统行政学的所谓“理性模式 ”,它强调建立规范价值,关注人民需要,提高社会性效率,以改善人类生活,实现行政工作的最终目的。(2)从行政实践方面看,新公共行政学认为,一方面,公共行政最重要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幸福。另一方面,传统行政学的效率观也促使一些行政学者以机械性效率为标准来评估公共服务绩效。它以产出作为决策的基础,即假定某一方案的选择要基于对资源的有效运用,然而事实上,这种所谓完全科学的假设主线站不住脚,并且它导致了总体上的无效率。最后,传统行政学理论过度迷信效率,导致了长远性缺少效率并且已明显导致了更多问题。新公共行政学者认为,效率虽然

11、在某种层次上有其积极作用,但在公共问题的解决上却一筹莫展,究其因素,这正是由于按照传统行政学理论设计的政治制度并未表达公共利益,而只是考虑机械性的量化概念,它未曾顾及到社会性的公平分派,其结果往往促使社会上有组织者、有权势者以及既得利益者受益最多,而导致越来越多且差距日益增大的不公平、不平等现象。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里格斯提出的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特点的见解。答:里格斯重点分析了现代泰国、菲律宾的公共行政并据此提出了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三个基本特点:(1)异质性里格斯认为,“异质性”是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存在着不同的制度,行为和观点,极不协调,表现出强烈反差。过渡社会的多元社区,多

12、元经济形式以及多元价值使其公共行政具有明显的多元性,即异质性特点。从行政组织来看,一方面,中央政府在航空,电子,通讯等部门设有专门的机构并配备有现代化的管理设施,另一方面,在一些偏远地区却主线没有专门的行政机构,在那里,宗族,宗教,宗派团队支配着一切。从人事行政来看,过渡社会的异质性特点表现为一种奇特的“西化分子反精英现象”。(2)重叠性过渡社会的行政异质性使行政受到各种冲突的行政因素影响,进而导致了公共行政的重叠性特点。在里格斯看来,公共行政的“重叠性”即行政机构的重叠现象,具体是指,行政机构并不一定产生其应当有的功能,行政行为往往受非行政标准所主宰,而不受行政标准所决定。当一个行政机构不能

13、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不能完毕其行政任务时,不得不由此外一些非行政组织来完毕它的任务。里格斯认为,这种重叠性是过渡社会的公共行政特有的现象。在他看来,在传统农业社会,由于所有功能都是由一个机构来执行,行政不会出现这种重叠性现象;在现代工业社会,由于社会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行政也不会出现这种重叠性现象;而在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社会,尽管有了相称限度的社会分工,但其社会分工尚未达成高度发展的限度;尽管专业化职能机构及相应制度已经建立,但其功能尚不能很好发挥。里格斯认为,这种行政重叠性必然导致合法机构受控于非法机构以及派系林立,政出多门,互相扯皮,彼此排斥等行政行为多元化的恶果。(3)形式主义里格斯认

14、为,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重叠性和异质性特点必然导致其整个行政系统的形式主义。所谓“形式主义”即是指政府所制定的法令和政策不能付诸实行,形同虚设,徒有虚名。他认为,任何一种行政制度都有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形式主义,都可以找到政策,法令不能贯彻的事例,但是只有在像现代泰国和菲律宾这样的过渡社会,形式主义才达成了它的顶峰。他认为,过渡社会公共行政的形式主义的首要表现便是宪法的形式主义。过渡社会在变迁过程中,旧有的权力基础-神圣的君主权力已经逐渐消解,替代的人民主权的权力基础没有生成起来。这种权力基础的危机影响了统治和政府管理权力的社会合法性。而这种合法性的缺少不仅使社会经常反抗政府的非法之治,并且官僚结构

15、内部也由于没有主权权力者的监督和潜在的制约,而很容易发生非法的权力斗争。官僚间的政治比重越高,则诸如效率,理性等纯行政标准便也许越低。与行政-政治化相关的一个现象是程序的典礼化,即过去所推行的一切法规,官僚习惯都逐渐固定成为一种内在的价值。里格斯认为,形式主义一旦与官僚权力相接触,就会产生许多矛盾和弊病以及种种社会不良之风。2、德鲁克的目的管理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P215答:德鲁克的目的管理理论,既吸取了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学说的长处,又避免了它们的局限性,其内容重要涉及以下基本方面。1、组织中目的的性质德鲁克认为,组织中的目的可分为战略目的、策略目的以及方案和任务,它们分别由组织中各级

16、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制定。其中,(1)战略目的由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制定;(2)策略目的是次一级的目的,有复杂限度和层次高低的不同。(3)方案和任务是指一般工作人员为其自身的工作制定的目的。2、目的管理成功的先决条件德鲁克认为,目的管理要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以下前提条件:(1)高层管理人员积极参与;(2)下级人员的参与;(3)有充足的情报资料;(4)对实现目的的手段有控制权;(5)对为实现目的而敢于承担风险的组织成员予以激励和保护;(6)相信广大组织成员的责任心和发明性,以Y理论的观点来看待组织成员,既要相信组织成员可以制定目的并且可以承担实现目的的责任,相信人的本性乐意承担责任、可以自治、乐意上进和发展。3、目的管理的三个阶段德鲁克认为目的管理涉及制定目的、实现目的和对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三个阶段,它可以分为七个互相联结的环节:环节一,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