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02014454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 工程概况2二、 场地地形地貌及地基土构成2三、 地下水3四、 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3五、 应急策划3六、 应急准备5七、 应急响应8八、 预防措施9九、 主要事故应急救援措施13十、 现场恢复16十一、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16深基坑工程安全应急预案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安徽中华职业学校综合楼深基坑工程建设单位:安徽中华职业学校勘察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单位:大连城市建设专家事务所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安徽省建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安徽南巽建设项目管理投资有限公司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院深基坑施工单位: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本工程位于合肥市亳州路和肥西路

2、交叉口东南角,建筑总面积14040m2,占地面积2680m2,建筑高度59。20m,总高度64。30m。地上17层,地下1层,框剪结构,抗震裂度7度,平板式筏形基础.基坑支护采用土钉墙、围护灌注桩、斜支撑系统及注浆的形式进行支护。本工程0.000为吴淞高程20。400米。设计灌注桩为56根,桩径均为900mm,采用机械成孔.桩身及冠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土钉为钉杆采用HRB400钢筋20mm,锚管采用48x3mm钢管,土钉施工采用螺旋钻机,不得注水成孔,孔径为100mm.注浆材料采用P。O42.5水泥净浆,水泥水灰比为0.4-0。5.本工程局部深基坑开挖深度为5.98。25m左右。二、

3、场地地形地貌及地基土构成拟建场地地层层序自上而下分别为:层杂填土:分布整个场地,层厚为1。24.7m,层底标高15。3218。76m。层粉质粘土:层厚4。27。8m,层底标高9。1612.17m。层粉质粘土夹粉细沙:层厚7。510.2m,层底标高1.12.16m。层强风化泥质砂岩:最大钻遇深度大于5。0m。三、地下水据勘察报告反映:勘察场地埋藏有上层滞水岩层裂隙水,上层滞水分布在层杂填土底部,其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流补给。裂隙水分布在层强风化泥质砂岩,水量较少。勘察期间测得混合地下水位地表下1。22。0m.四、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护环境

4、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五、应急策划1、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根据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项目部人员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

5、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编制应急预案成立抢险领导小组组建抢险队、救护车进行评审、修订配备应急物资、设备 未发生 发生定期评审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实施应急预案 图1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2、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及复杂的地质情况,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工程的重大危险因素是:桩孔坍塌;人员坠落;基坑失稳

6、;长螺旋钻机故障、槽钢安装时脱钩等。在工地采取机电管理、安全管理各种防范措施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应急方案.3、应急资源分析1)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项目部成员。2)应急设备、物资准备:现场灭火器、医疗设备、救护车辆充足,药品齐全,各施工小分队配有对讲机。3)上级救援机构: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地方可用的主要应急资源是救护车。4、法律法规要求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七条、第三十一条;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第六十八条;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安全许可证条例.六、应急准备1、机构与职责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

7、成立现场抢险领导小组.职责:研究、审批抢险方案;组织、协调各方抢险救援的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等;保持与上级领导机关的通讯联系,及时发布现场信息。项目部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组 长:温永贵 电话:13805517969 副组长:范 慧 电话:13515657726下设通讯联络组 组 长:许 柯 电话:13905512567技术支持组 组 长:范 慧 电话:13515657726抢险抢修组 组 长:张恩法 电话:13866134966 组 员:沈 正 电话: 13705512688医疗救护组 组 长:杜长青 电话:18755131355 组 员:陈 明 电话:15155519828后勤保障组

8、 组 长: 杜长青 电话:18755131355组长职责:1)决定是否存在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2)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出安排;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

9、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通讯联络组职责:1)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内外信息反馈迅速;2)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3)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技术支持组职责1)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3)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抢险抢修组职责1)实

10、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2)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3)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4)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医疗救治组1)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2)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3)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后勤保障组职责1)保障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资的供给.2)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2、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应

11、根据潜在事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储备表序号材料、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型号主要工作性能指标备 注1小型挖掘机辆1WY4.2斗容量0.2m33机动翻斗车辆2FC1斗容0.75m34液压汽车吊辆1QY2525T5电焊机台2BX5006卷扬机台2JJ20。5拉力5T7对讲机台10GP88S3、教育、训练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项目部应对抢险人员进行必要的抢险知识教育,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包括应急内容、计划、组织与准备、效果评估等。4、互相协议项目部应事先与地方医院、宾馆建立正式的互相协议,以便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得到

12、外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七、应急响应预案的起动时机:当基坑失稳或地面沉降幅度过大时,特别是桩孔水平、垂直位移、基坑发生突变时应立即起动应急预案。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出现的危情或有可能出现的险情,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现场、办公室、抢险领导小组、上级主管部门。由综合部收集、记录、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协调、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设备、人员、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

13、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向建委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紧急事故发生 人员伤亡 上报安质部或公司 抢险领导小组 上报监理、业主、设计院 现场处置抢救方案确定 送医院抢救 物质、设备到位进行抢救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进行总结图2 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 (1)值班电话:实行昼夜值班制,项目部值班时间和人员如下:7:3020:30 杜长青 电话:18755131355 20:307:30 陈 明 电话:15155519828(2)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