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施工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02014452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道治理工程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河道治理工程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河道治理工程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河道治理工程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河道治理工程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道治理工程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治理工程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施工(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铁十局五公司提高河道治理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施工质量QC成果提高河道治理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施工质量中铁十局五公司张家口经理部QC小组二一六年一月目 录一、 工程概况1二、 小组简介2三、 选题理由3四、 现状调查3五、 设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5六、 原因分析6七、 要因分析及验证7 八、 制定对策11九、 对策实施11十、 效果检查14十一、 巩固措施16十二、 体会与展望16一、工程概况怀安县十里沙河生态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位于怀安县城东十里沙河桥上游,该段河道按五十年一遇防洪标准治理,设计洪峰流量为266m/s。工程内容包括:河道护岸、橡胶坝、河道河床绿化等工程。本工程建设竣工后可满足安全、生态、

2、自然以及亲水的综合要求。十里沙河生态治理工程分为断面形式分为四种:河底宽67-88m,河道边坡斜长8.75-11.2m,坡比为1:3。C2+895C4+895段河道边坡格宾石笼网,全长4km(两岸),设计格宾石笼网护坡工程量为15000m3。由于本段干砌护坡为高边坡,开工伊始即出现了砌筑不密实、砌筑厚度不足、砌筑表面不平整等原因导致的侧滑和凹凸等现象,直接导致施工速度进行缓慢、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鉴于施工工期紧、任务重,砌筑人员缺乏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护坡施工经验,为了保证格宾石笼网护坡的工程质量,同时降低工程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经项目部研究决定,成立了“提高河道治理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施工质量QC小

3、组”,积极开展活动。二、小组简介 QC小组成立于2014年4月24日,成员10人,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从行政协调和技术指导方面充分保证QC活动的执行力度和落实深度,进而实现活动的预期目标。小组名称中铁十局五公司张家口经理部QC小组成立时间2015.04.24注册日期2015.04.25课题登记号课题名称提高河道治理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施工质量小组类型现场型活动时间2015年4月25日2015年06月25日循环次数1次TQM教育小组成员人均接受TQM教育48小时。小 组 成 员 简 介NO姓名年龄学历职称组内职务职务组内分工接受TQM教育时间(h)1本科工程师组 长项目总工总 负

4、 责482本科工程师副组长项目经理技术顾问483本科工程师组 员项目副经理现场负责484大专助工组 员项目副经理安全负责485大专技术员组 员工程部长现场技术486本科助工组 员安质部长施工操作487大专技术员组 员物机部长施工操作488本科助工组 员技术员施工操作489大专技术员组 员工经部长资料整理4810大专技术员组 员办公室主任资料整理48 制表日期:2015年4月10日三、选题理由: 理由一:河道高边坡一、二、三类断面格宾石笼网护坡施工质量对河道整体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只有严把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护坡施工质量,才能创优质工程,向业主提供优质产品。 理由二:负责施工全线河道治理高边坡格宾石笼

5、网护坡的作业人员缺乏大面积高斜边坡防护施工经验,通过开展QC活动,可以培养技术工人,为以后施工积累经验。选 题 理 由理由三:河道治理宾高边坡格石笼网护坡工程量巨大,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工期紧且经济效益大。 四、现状调查2015年4月25日至4月30日, QC小组成员对C2+895C4+064段河道治理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护坡质量进行抽查,共抽查24处,达不到验收标准的16处。其中平整度不合格的8处;坡度偏陡不合格的1处;装石厚度不足的4处;通缝的1处;嵌缝不密实的1处,表面块石大小的1处,合格率仅为33.3%。1、现状分析:(1)目标确定后,QC小组成员对上述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统计

6、结果分析表:(见表一)表一 统计结果分析表序号检查项目检查点(处)缺陷点(处)缺陷点频率(%)累计频率(%)1通缝2416.256.252坡度2416.2512.53厚度24425.037.54表面平整度2485087.55嵌缝不密实2416.2593.756表面块石大小2416.25100合计16制表人:许起勋 日期:2015.4.302、 现状调查排列图 图1制表人:汤为 日期:2015.4.30 依据表一统计结果分析表绘出排列图见图1,从图1排列图中中我们不难看出,平整度不合格和厚度不足是影响格宾石笼网护坡验收合格率的主要问题。五、设定目标及可行性分析1、设定目标QC小组成员结合上述调查

7、结果,经过充分讨论和研究,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活 动 目 标目标一:格宾石笼网护坡施工检查验收合格率达到90%以上;目标二:严把质量关,以此为契机,在整个标段形成一个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良好风气。目标三:通过QC活动,锻炼和培养一批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总结出一套相对完整的技术数据、形成一套完整的施工工艺。 2、目标可行性分析QC小组成员对上述预期活动目标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认为存在以下有利条件,可以确保其最终实现:(1)QC小组由行政领导、主要技术人员、施工队长、工班长和现场施工员组成,结构合理,技术全面,且成员均有多年QC活动的实践经验;(2)同行对比:临近的先行施工标段格宾石笼网护坡

8、检合格率已到达90%,通过取长补短可以达到设定的目标。(3)技术管理人员勤奋好学,专业化水平高,善于总结,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精神。(4)施工人员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具有类似条件的施工经验。(5)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节超增效;现场各项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均明确责任到人,达到了全员参与的目的,也是我们现代施工企业加强项目和施工队管理的形势需要。上述五方面说明小组设定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六、原因分析 我们运用头脑风暴法,对高边坡格宾石笼网护坡平整度不合格、厚度不足进行分析,运用因果图共整理出10条末端因素。3石块没有大致的平面环境8 雨雪天作业材料平整度不

9、合格、厚度不足5格宾石笼网高度不均天气原因 石块不合格9风沙天作业4石块粒径过小 2技术交底理解不清晰1岗前培训不够7刷坡不到位6底部铺砌不够10没有挂线施工方法人员测量平整度不合格、厚度不足问题因果图 日期:2015年5月1日七、要因分析及验证1、要因确认计划表二 末端因素确认计划序号末端因素确认内容验证方法标准负责人验证时间1岗前培训不够施工人员的培训情况调查工人的培训记录岗前培训管理规定吴传兵 2015年5月1日2技术交底理解不清晰技术交底只交到班组,未交到作业层。作业人员对交底内容不了解,对施工工艺、注意事项掌握不够。 现场询问工人对交底内容的理解理解交底内容,达到正确施工许起勋 20

10、15年5月2日3石块没有大致的平行面石块平行面符合设计要求抽查现场石块的平行面石块要达到规范要求的平行面汤为2015年5月1日4石块粒径过小粒径大小复核设计要求实地抽查所进石块粒径石块粒径要求最小边长度达到20cm,块重不小于25kg黄尧2015年5月1日5格宾石笼网高度不均检查格宾石笼网尺寸格宾石笼网尺寸与设计对比格宾石笼网为4*2*0.4m,中间有3个隔片钟邦耀2015年5月2日6底部铺砌不够底部铺砌为袋装碎石,检查其厚度袋装碎石厚度检查底部铺砌袋装碎石厚度15cm孙闯2015年5月2日7刷坡不到位土工布铺设前对边坡坡度复核,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土工膜及袋装碎石铺设。查阅测量复核记录,刷坡坡

11、度是否符合要求测量复核坡度为1:3许起勋 2015年5月1日8雨雪天作业雨雪天作业频次查阅天气情况记录及施工日志雨雪天作业频次为零徐红阳2015年5月1日9风沙天作业沙尘暴天气作业频次查阅天气情况记录及施工日志沙尘暴天气作业频次为零汤为 2015年5月1日10没有挂线施工现场施工中必须挂线施工施工中有无挂线横竖挂线符合设计要求王森涛2015年5月2日 制表人:许起勋 日期:2015.5.22、确定主要原因根据要因确认计划,对10个末端因素逐一整理和确认过程如下:末端因素(1)岗前培训不够 岗前培训管理规定规定上岗前培训不得少于12小时,前方施工部培训管理条例规定培训考核合格率要求达到100%。

12、2015年5月1日现场对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情况调查,岗位应知应会、操作技能的测试考核,每个作业层队人数4人,如下表:1号作业层2号作业层3号作业层4号作业层5号作业层6号作业层岗前培训时间(天)667676应知应会(分)938583768096操作技能良合格合格合格合格优结论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验证人:吴传兵 时间:2015年5月1日结论:由调查表可以看出作业人员岗位培训不少于12小时,岗位应知应会及操作技能合格率达到100%。作业人员岗前培训不足是非要因。末端因素(2)技术交底理解不清晰2015年5月2日技术人员到现场对工人进行了询问,由于技术交底只交到班组,未交到作业层。作业层人员对交底的内容不是很了解,对我们的施工工艺以及注意事项掌握还不够。结论:技术交底理解不清晰是要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