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西医基本操作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02011499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西医基本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医、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西医基本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医、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西医基本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医、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西医基本操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医、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西医基本操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西医基本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西医基本操作(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第二站)西医基本操作第二站 西医基本操作第一节 外科洗手1、外科洗手先用肥皂水刷洗,然后使用化学消毒溶液浸泡手臂,可以清除皮肤表面的细 菌,但不可能完全消灭位于皮肤深层如毛囊、皮脂腺等处的细菌。2、I罗刍琳千紧急洗手当情况紧急,手术人员来不及做常规洗手消毒时,宜先用普通肥皂洗去手和 前臂的污垢,继用2.5%3%碘酊涂擦双手及前臂,再用70%酒精拭净脱碘。戴无菌手 套、穿手术衣后,再戴第二副无菌手套。3、肥皂洗手先用肥皂及清水将手臂按普通洗手方法清洗一遍,再用消毒过的毛刷蘸肥皂水(或肥皂),顺序交替刷洗双手及手臂,范围从手指尖至肘上lOcm处,特别注意甲缘、甲沟

2、、指蹼、手掌侧等部位。每次洗刷3分钟后,手指向上,肘部屈曲朝下,使清水顺上而下冲净手臂上的肥皂水。如此反复刷洗3遍,共约10分钟。用无菌毛巾从手向肘 部顺序拭干,然后将双手、前臂至肘上6cm处浸泡于70%酒精或0.1%新洁尔灭溶液中5分钟,浸泡时用泡手桶内的小毛巾反复轻轻擦拭手及前臂,最后屈肘将手举于胸前(以双手勿低于肘、勿高于肩为度),晾干。洗手消毒后,若手臂不慎碰触未经消毒的物品时,应 重新洗手。第二节 戴无菌手套1、戴干手套先穿无菌手术衣,用手套袋内无菌滑石粉包轻轻敷擦双手,使之滑润,用右 手自手套袋内捏住两只手套的翻折部提出手套,使两只手套拇指相对向。先用左手 插入左手手套内,再将戴好

3、手套的左手25指插入右手手套的翻折部内,让右手插入右 手手套中,然后将手套翻折部翻回套压住手术衣袖口。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 在手术开始前应将双手举于胸前,切勿任意下垂或高举。2、湿手套的戴法在灭菌手套内先盛放适量的无菌清水,使手套撑开,手易于伸入。选取适合 自己手大小的手套,解开灌有清水手套套口的绳结。以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提住 撑开套口,迅速将右手伸入右手套内,使各指尖直达手套指部之顶端,然后将右手腕向上 背伸,使手套中积水向腕下方流出。再用右手指插入左手套的翻折部,并提起,将左手同 上法插入手套中,使水依右手方法从腕下部排出。戴好湿手套后再穿无菌手术衣。-002-第二站 西医基

4、本操作第三节 手术区消毒1、手术皮肤消毒的全过程一般由第一助手洗手后执行,先用 2.5%碘酊棉球或小纱布团以切口为中心 向周围皮肤顺序涂擦2遍,待干后再用70%酒精涂擦23遍,以充分脱碘。消毒范 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不同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范围不同。如为腹部手术, 可先滴少许碘酊于脐孔,以延长消毒时间。消毒步骤应该自上而下,自切口中心向外周, 涂擦时应稍用力,方向应一致,不可遗漏空白或自外周返回中心部位。对感染伤口或肛门 等处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逐渐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对婴儿、口腔、肛门、外 生殖器、面部皮肤等处,不能使用碘酊消毒者,可选用 0.1%新洁尔灭、0.1%洗必

5、泰、0.1% 硫柳汞酊、0.75%PVP-I等涂擦23遍,以免刺激皮肤或黏膜。第四节 穿脱隔离衣1 、穿隔离衣(1) 穿隔离衣前要戴好帽子、口罩,取下手表,卷袖过肘,洗手。(2) 手持衣领从衣钩上取下隔离衣,将清洁面朝向自己将衣服向外折,露出 肩袖内口,一手持衣领,另一手伸入袖内并向上抖,注意勿触及面部。一手将衣领 向上拉,使另一手露出来。依法穿好另一袖。两手持衣领顺边缘由前向后扣好领扣,然后 扣好袖口或系上袖带。从腰部向下约5cm处自一侧衣缝将隔离衣后身向前拉,见到衣边捏 住,依法将另一边捏住,两手在背后将两侧衣边对齐,向一侧按压折叠,以一手按住,另 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在背后交叉

6、,回到前面打一活结,系好腰带。(3) 如隔离衣衣袖过长,可将肩部纽扣扣上。穿好隔离衣,即可进行工作。2、脱隔离衣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解开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塞人工作服内, 暴露前臂;消毒双手,从前臂至指尖顺序刷洗两分钟,清水冲洗,擦干,解开衣领; 一手伸入另一侧袖口内,拉下衣袖过手(用清洁手拉袖口内的清洁面),用遮盖着的手在 外面拉下另一衣袖;解开腰带,两手在袖内使袖子对齐,双臂逐渐退出,双手持领,将隔离 衣两边对齐(如挂在半污染区的隔离衣清洁面向外,如挂在污染区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外), 挂在钩上。第五节 开放性创口的常用止血法1、止血带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常用止血带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如下

7、:-003-第二站 西医基本操作(1) 弹性橡皮止血带 以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夹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拉紧 止血带环绕肢体一周后压住头端,再环绕肢体一周,止血带的尾端置于左手食指与中 指之间,由食指和中指将尾端从止血带的下面拉过,使之成一活结。若需放松止血带, 将尾端拉出即可。(2) 就便替代物 在急救现场缺乏专用止血器材时,可就便取材,使用三角巾、 绷带、手帕、宽布条等替代止血带,但不可用绳索或金属丝缠扎。用上述替代物止 血时多采用绞紧止血法,方法是用替代物在伤口的近端环绕打结,在结内或结下穿一短棒, 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而达到止血的目的,然后将短棒固定在肢体上。(3) 充气止血带 这种止血带

8、接触面施压广,可准确调整压力,可减少和避免 局部组织和神经损伤。目前使用的充气止血带能对肱、股动脉直接加压,只需高于 其收缩压6.6710.66kPa(5080mmHg)的充气压即可基本或完全控制出血。一般成人 上肢应维持在40kPa(300mmHg),下肢 53.3366.66kPa(400500mmHg)比较适宜。止血带止血的注意事项: 上止血带前须将伤肢抬高片刻,使静脉回流后上止血带。 缚扎的部位应尽量靠近伤口上方,一般上肢在上臂的上1/3部位(应避免 缚扎在中1/3,以防桡神经损伤),下肢在大腿的中、下1/3交界处。在肘或膝关节以 下缚扎止血带无止血作用。 止血带不能直接与皮肤接触,可

9、利用衣服、三角巾、毛巾或其他布类作衬 垫,但须平整,避免有皱折。 要松紧适度。过紧会损伤组织,如神经损伤可引起麻痹,损伤血管则可引 起血栓形成;过松则不能阻断动脉血通过,而静脉血的回流受阻,反使出血增加。 缚扎止血带持续时间过久会引起肢体缺血性坏疽,因此,止血带缚扎的时 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如需延长缚扎时间,也应每隔1小时松开止血带1次以暂时恢 复肢体远端血供12分钟。松开止血带之前可用手指压迫近侧动脉干或伤口局部加压控制 出血,然后在一稍高平面上将止血带缚上。缚扎止血带总的时间应不超过 4 小时(冬天可适 当延长),否则在松止血带后会引起类似挤压综合征的严重全身变化。 如伤口过大或有大血管损

10、伤,受伤者不能承受再出血,则不可冒生命危险 轻易放松止血带。如肢体几乎断离或截肢已属不可避免,当然也就不必放松止血带。 凡缚扎止血带即应作出标志,注明时间并做好转运的交接事宜,以免缚止 血带时间过久造成肢体坏疽的不良后果。 对缚扎止血带的伤员应优先考虑和尽快施行手术止血。在松止血带前应做 好手术止血准备和进行输液输血。-004-第二站 西医基本操作第六节 伤口换药1、简单伤口的换药先用手将伤口外层的敷料揭去,按无菌操作持镊,将覆盖在伤口上的内层敷 料轻轻揭去,露出无菌伤口。如遇敷料与伤口因结痂粘连,则不可硬揭,以免造成 伤口出血。应以等渗盐水棉球将结痂敷料浸湿,使敷料与伤口分离。用 75%酒精

11、(或碘伏) 棉球先消毒切口部位,再由内向外在伤口周围消毒2次,消毒范围应大于敷料覆盖的范围; 需要时拔除引流条,引流口分泌物用干棉球拭净;如为拔除引流管,需以凡士林纱条疏 松填塞引流口(胸腔拔管、膀胱造瘘拔管则按专科要求填塞)。覆盖敷料后用胶布固定或包 扎。2、创伤性伤口换药有创面者,如创面与里层敷料粘住,应用盐水湿润后再揭除,以免损伤肉芽 组织和引起创面出血。要观察创面分泌物多少、色泽以及有无线头、异物及坏死组 织、创面肉芽及创缘表皮生长情况等。先用盐水棉球拭净创面周围皮肤上的分泌物和消毒 创面周围皮肤23次。再用盐水棉球蘸吸清除创口内的分泌物。脓液及坏死组织较多或 较深的创面可用等渗盐水或

12、其他消毒溶液如 0.05%氯己定溶液、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 等冲洗。创口内线头、异物、坏死组织应予清除。第七节 脊椎骨折搬运1、脊柱损失简易搬运法应使病人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切忌使脊柱做过伸、过屈的搬运动作,应 使脊柱在无旋转外力的情况下,三人用手同时平抬平放至木板上,人力不够时可用滚 动法。2、脊柱损伤的急救(1) 当患者出现四肢或两下肢运动或感觉障碍,则应高度怀疑有脊柱脊髓损 伤,应由专人负责搬运和处理,防止因搬动和放置伤员不当而加重脊髓的损伤。(2) 搬运应在有经验人的主持下进行。 3 4 人应蹲在伤员的同一侧,一人 呼口号,一同将伤员抬起,保持其身体呈一直线,送到担架上;对

13、颈椎骨折四肢 瘫痪的工伤,还应有一人牵拉其头部、不使工伤头部前屈或左右摆动。(3) 使用特制的硬担架搬运。如仅有普通担架时,应在此担架上放一平板, 使伤员仰卧其上,避免脊柱骨折处发生屈曲。对颈椎骨折脊髓损伤的伤员,还应在 其头的两侧置沙袋或衣卷固定,不使伤员头部摇摆。(4) 高颈段脊髓损伤的伤员,很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急救时应做好吸痰、给 氧,或行气管插管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行气管切开。(5) 抗休克。 脊柱脊髓损伤同时伴发胸、腹脏器伤和四肢、骨盆骨折等多 发伤的伤-005-第二站 西医基本操作员常发生休克,应在及时补液、输血等抢救休克措施的同时,查明合并伤的 部位和脏器损伤情况,再根据各部位伤

14、情的缓急需要,安排处理好先后顺序。第八节 长骨骨折简易固定1. 小夹板固定方法(1) 根据所需固定患肢的部位用刀剪杉木皮,制作适当大小的夹板 4 块,用 绷带及棉花包好,用棉花或毛头纸做好所需的垫板。(2) 在患肢上根据骨折情况放置好压垫及夹板。(3) 用绷带叠成扎34条,依次缠扎中间、远端、近端。活结扎在前侧或外 侧板上。(4) 扎带的松紧度以包扎后能在夹板面杖下移位1cm为宜。(5) 完成后注意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并交待注意事项。第九节 心肺复苏术1、请演示胸外心脏按压术的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于硬的平面上,下肢稍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操作者宜跪在患者 身旁或站在床旁的椅凳上。按压时,应把

15、掌根长轴置于患者胸骨长轴上,掌根位于胸 骨体上 2/3 与下 1/3 处 ( 剑突上两横指上的胸骨正中部 ) ,另一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指背屈 不接触胸壁。按压时关节伸直,用肩背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35cm(成人), 然后放松,放松时掌根不应离开胸壁。按压应规律、平稳、持续,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频率,成人 6080 次 /min,小儿 80100 次 / min。2、口对口人工呼吸畅通气道后,将置于患者前额的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操作者在 深吸气后,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唇紧密全罩住后,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 2秒以 上,待患者胸部扩张后放松鼻孔,让患者胸部及肺部自行回缩将气体排出。3、颈部损伤患者,怎样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使患者仰卧于坚固的平地或平板上,使头颈部与躯干保持在同一轴面 上。假牙松动时也应取下,用手指清理口咽部,解开患者衣扣,松开裤带。如有颈部创 伤时用手指抬举后颈部或托起下颏,使头颈部过伸,舌离开咽喉部。4、颈部无创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