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02008364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教学案例学习目标:1、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识记本课“洛、榆、畔、帐”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3、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5、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6、激发学生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中引用诗词的兴趣。7、通过三首诗词的对比学习和拓展,初步了解思乡诗词的一般特点。学习重点:1、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2、通

2、过细读,感悟“绿”字的妙用。学习准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1、谈话:同学们,你们到过长江吗?(到过或没到过)今天老师带你们到长江北岸去好不好?生:好!师:我们要游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而“京口”这灵秀之地,诗人们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泊船瓜洲。2、板书诗题:泊船瓜洲-王安石,生读题。(了解“泊”字字义,选择正确读音。因为“泊”字是

3、多音字) 师: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瑰宝,今天又到了边游览边欣赏古诗的时候了。3、同学们,你们喜欢“瓜洲”的风景吗?你们喜欢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千古绝唱的诗吗?生:喜欢。师:看看课文中的图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先去读一读这首名诗吧。4、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二、展示学习成果(一)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中的间、重、还三字的读音”。3、分小组诵读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指名说说每个诗句的意思。师:读后,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4、指名回答。生:我觉得诗写得很好,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5、你最欣赏

4、诗中的哪一句呢?(二)1、重点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师:诗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生:“绿”。师:为什么?生:用“绿”字最能表现出勃勃生机的春天。师:王安石在写这句时也许不是一下子就想到用“绿”字,他也许在推敲着,大家想一想,王安石可能会用到哪些字眼呢?生1:“到”生2:“入”生3:“吹”生4:“满”生5:“来”生6:“戏”师:大家读读,比较一下,效果相同吗?生:不同师:用“绿”最好,老师也同意。这“绿”在诗句应如何解释?生:“吹绿了”师:“绿”字原来是形容词,在这里变成了什么词?生:动词2、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指导把“绿”字读好。3、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

5、 生: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师:那就和你的小组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4、小组之间互读、练说。5、小组代表发言。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7、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全班读。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奇丽风光。这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10、是呀,诗人放眼望去,看见了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

6、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三、激发知识冲突: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3、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4、引导学生从“一水间” “只隔数重山” “又” “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指名答)5、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四、拓展延伸知识1、“每逢佳节倍思亲”,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思念呀!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吧!2、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诗人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3、同学们,你们继续说说有关思乡的诗词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