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管理具体方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01945764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项目管理具体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施工项目管理具体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施工项目管理具体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项目管理具体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项目管理具体方法一、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一)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指导现场施工,全面布置施工生产活动,控制施工进度,保 证质量和安全,调整劳力和机械的基本依据。对施工中每一阶段、每一工种可能出现的技术 和难题提出符合施工现场实际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有效地指导了施工循序发展,保证了 工程质量与进度。(二)应根据现场空间精心设计、绘制了平面图,放置在醒目处。对搭设临时设施,安装机 械设备、堆放材料构件、水电线路铺设等都认真进行规划,并在平面图上予以标识。对各个 场所和通道我们设计了标识牌和指示牌。由于组织设计方案清晰,平面图规划明确,整个现 场做到:临时设施布局合理、材料码放整齐、机械操作范

2、围明确、车辆进出方便、工序衔接 紧密、场地卫生整洁、施工虽然紧张,但整个现场却显得忙而不乱,井然有序。(三)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是保证施工现场动态投入生产要达到最佳组合,完全阶段施工任务, 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断变化,在配置施工 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 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根据主导机械配置与之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 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法、环协调统一。实践证明:违背客观规 律,不计成本而大量增加投入,盲目赶工的 “形象”工程和投入不足致使进度缓慢的“胡子”工

3、 程都将导致施工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工程的严重亏损。(四)作好技术准备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特别是装饰工程,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 各施工工种班组多。这要求我们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首先,必须熟悉 施工图纸,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部)工程, 同时考虑自身的资源(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各气候等条件,认真、合理地 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并以横道图或图表示出来,从大入小,由面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 纳入受控范围之中。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 工工艺上作好技术准备,特别是高新技术要求的施工工艺。二、

4、施工现场管理(一)施工项目质量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整个质量控制的中心环 节。在施工前总体上把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列出列出,针对每道工序的控制点、易出现的问 题,制定质量保证措施,同时把质量保证措施同工程进度结合起来,以便知道在哪个阶段进 行哪项质量控制,采取那些保证措施。2、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首先加强施工工艺的质量 控制。具体可划分为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楼地面工程、装饰工程、门窗工程、屋棉工程。 在施工项目生产过程中,要向作业者进行工艺过程的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和设计 要求,施工操作方法,技术措施,质量标准,质量该进措施等。使工艺的质量控制标准化、 规范化、制

5、度化。另外要加强施共工艺的质量控制。在施工中影响质量因素可分为两类,一 类是正常因素,如材料、构件、半成品分变化及允许范围内的尺寸误差,季节气候变化等; 另一种是异常因素,如材料、构件、半成品不符和设计要求,工人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等。施 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就是分析和发现影响施工每道工序质量的异常因素,并且采取响应的技术 和管理措施,使因这些因素引起的质量偏差被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从而保证每道工序的质 量。(二)施工现场问题管理现场工程管理就项目管理而言属于战术问题,而就企业管理而言, 又属于战略发展问题。发展战略是建筑企业成功的坚实基础,但不少企业常常失败在战术方 面。所谓战术失败,就是施工现场的

6、问题没有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使相关问题层 出不穷,并导致战略上的失败。施工现场常见问题:1、作业流程不顺畅;2、工程实体质量控制绩效差;3、现场施工设备、机具维护保养不到位,故障多;4、异常事故重复发生,返工,事故增加,工程成本失控。 一般来说,建筑业企业管理,尤其是工程管理所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大部分来源于责任部门的 权责规定不清晰,部门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以及过于繁琐的表单记录等多方面因素。为了解 决以上问题,避免冲突的发生,企业可以考虑从流程分析和改善的角度出发,不断改进现场 管理。现场管理是通过对施工场地的安排、使用和管理,以及施工队伍的组织和运行,保证 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按照 i

7、so9000 体系和 hse 体系文件的要求,搞好过程控制,减少事故, 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达到业主与各有关方的满意。三、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材料量的管理(一)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 物资消耗,特别是钢材、木材、砂石料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在材料领取、入库 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引起重视,严格管理。对于材料操 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部直接承包。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 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工长、材料员分配大型材料使用数量,工 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材料员报请项目经理领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 的

8、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材料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材料消耗或超耗 分析原因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予以奖惩。(二)也可在项目经理部实行材料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耗则罚的制度。(三)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实 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 报废原因。以上所提到的提交的各种申请及汇报材料无须大篇幅编写,简单说明原因即可, 但必须提交,以便有据可循,作为以后奖惩的依据。四、施工队伍素质建设管理现场文明施工是现场管理的延伸,是体现现场管理水平和品牌文 化的关键标志,也是企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

9、。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 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按照项目实施规划,优化现场管理,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水平。下面笔者以施工队长或班长的工作为例来进行分析。(一)在周计划里,今天的施工任 务是什么?需要调动哪些部门、个人和设备,以及材料和其它资源;涉及到的部门和人的素 质及状态如何,需要谁帮助按时、按量、按既定的方式和地点办理;然后开始分派任务,并 立即组织开展工作。主要是三个方面:1、整理 即明确区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材料、设备及其它物件,在现场保留需要的,清除不必要的物 品,把“空间”腾出来以利于有效的组织生产。2、整顿 即对所需材料、设备及其它物件有条理地定置摆放,使现场所

10、需物品摆放整齐,有标示,以 便在开始作业后不用浪费“时间”找东西。3、清扫使生产现场处于无垃圾、无灰尘的整洁状态,创造一个干净、有序的现场。如现场施 工机械的设置应当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设置,不得侵占场地道路。施工 设备进场必须经过安全检查,以检查合格的方能使用。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应当建立机组责任 制,并依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三)开始完成作业任务,并开展组织和 协调工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碰到“窝工”现象。所以,队长、班组长要坚持在现场运用目视管理。 目视管理就是把现场管理中潜在的问题显现出来,让任何人一看就知道异常情形的所在,及 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要积极开展“清洁”活动,就是不断地进行整理、整 顿和清扫。(四)下班前的工作 施工队长或班长要就以上几个方面的工作情况(工作进展的情况,人员的工作状态,设备的 运转情况)签署确认表,第二天的工作任务,记下并布置第二天工作的建议和想法。在进行 清理活动时把需要的留下,不需要的拉走。施工队长若能够天天都这么做,就是开展了“自律” 活动。“自律”就是自觉执行现场的规定和规则,其目的是提高 “人的素质”,养成工作规范、 认真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