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撩尺蛾的特征及防治木撩尺蛾(Culcula panternaria Bremer et Grey),又名木撩步 曲、吊死鬼等,属鳞翅目尺蛾科,木橑尺蛾寄主主要有落叶松、刺槐、 核桃楸、鼠李、胡枝子、李、柳、山楂、榆、珍珠梅等植物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8-22mm,翅展55-65mm体黄白色雌蛾触角丝状; 雄蛾双栉状,栉齿较长并丛生纤毛头顶灰白色,颜面橙黄色;喙棕 褐色;下唇须短小翅底白色,翅面上有灰色和橙黄色斑点前、后 翅的外线上各有1串橙色和深褐色圆斑但圆斑隐显变异很大;中室 端各有1个大灰斑前翅基部有1个橙黄色大圆斑,内有褐纹翅反 面斑纹和正面相同;但中室端灰斑中央橙黄色卵长0.9mm扁圆形,绿色卵块上覆有一层黄棕色绒毛,孵化 前变为黑色幼虫:老熟幼虫体长60-80mm幼虫的体色与寄生植物的颜色相 近似,并散生灰白色斑点头顶中央有凹陷成棕色的“人”形纹前 胸盾具峰状突起气门椭圆形,两侧各有1个白色斑点臀板中央凹 陷,后端尖削蛹长约30mm,宽8-9mm初为翠绿色,后变为黑褐色,体表光滑, 布满小刻点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羽化盛期为7月中、下旬,幼虫孵化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老熟幼虫于9月为化蛹盛期。
成虫多为夜间羽化,晚间活动,羽化后即行交尾,交尾后1-2天 内产卵卵多产于寄主植物的皮缝里或石块上,块产,排列不规则并 覆盖一层厚的棕黄色绒毛每雌可产卵1000-1500粒,最多达3000 粒成虫趋光性强,白天静伏在树干、树叶、杂草等处,容易发现 成虫寿命4-12天卵期9-10天幼虫孵化后即迅速分散,很活泼,爬行快,稍受 惊动,即吐丝下垂,借风力转移危害初孵幼虫一般在叶尖取食叶肉, 留下叶脉,将叶食成网状2龄幼虫则逐渐开始在叶缘危害,静止时, 多在叶尖端或叶缘用臀足攀住叶的边缘,身体向外直立伸出,如小枯 枝,不易发现3龄以后幼虫行动迟缓,通常将一叶食尽后,才转移 危害静止时,一般利用臀足和胸足攀附在两叶或两小枝之间,和寄 主构成一个三角形由于虫体颜色和寄主颜色相似,不仔细观察,很 难分辨幼虫共6龄,幼虫期40天左右幼虫老熟即坠地化蛹,少数有吐丝下垂或顺树干爬习性,老熟幼 虫入土前先在地面爬行,选择土壤松软、阴暗潮湿的地方化蛹,如石 块缝里、乱石堆中、树干周围和杂草中化蛹入土深度一般在3cm左 右防治方法1•秋季人工挖蛹,可大量消灭成虫2.灯光诱杀成虫,成虫出现期,可在林缘或林中空地设诱虫灯诱 杀成虫。
3•化学防治:害虫发生期可选用树虫一次净,将其稀释800-1000 倍液均匀喷雾,不仅可以防治此类害虫还可将树上所有害虫全部杀 死;也可选用清虫,在害虫幼龄期在无风的晴天1000-1500倍液兑水 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