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等职业教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县中等职业教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一、基本状况全县共有3所职业中学,其中1所公办学校为宁城县职教中心,2所民办职业学校是赤峰远方名博职业技术学校、蓝天职业技术学校,全分布在天义城区在校生3506人,教职工378人,其中专任老师275人,“双师”型老师54人,开设有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学前教化、旅游服务与管理、工艺美术、医学护理、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畜牧兽医、工业分析与检验、汽车运用与修理、机电技术应用、建筑工程、采矿技术等专业,已经初步形成职业教化与职业培训并举,职业教化与成人教化相互沟通,职业教化与一般教化协调发展的格局二、发展状况(一)战略摆位1、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化发展,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财政、发改、人社、教化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宁城县职业教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职业教化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探讨探讨促进我县职业教化发展的思路与策略,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2014年全国、自治区职业教化工作会议后,与时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呈现代职业教化的确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呈现代职业教化的看法》,细致实行政府主管教化刘县长主持召开了职业教化联席会议,专题解决职教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经营模式,现正支配筹备召开全县职业教化工作会议。
2、为推动职业教化发展,更好的落实政府职责,县委、政府在《宁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就中等职业教化如何发展做了详细的阐述,出台了《宁城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化发展的实施看法》,教化局与发改局制定了《宁城县中等职业教化五年发展规划》,同时把职业教化有关政府的硬性指标列入了政府主要领导的业绩考核指标二)体系建设1、为启动招生制度改革,从2014年起先,由市教化局首次实行全市统一报名、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录用、统一质量分析的“五统一”招生考试机制坚持“县域为主,有限流淌;自由选择,择优录用;公允公正,阳光招生”的基本原则职普比例大约限制在3∶7以上建立了中学阶段教化招生平台,统筹一般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为做好2015年中职招生工作,3月30日—4月3日,县教化局按市教化局统一支配,与市、县相关职业院校组成了职业教化报告团,深化到全县各初中校进行了职教形势、职教政策、高考改革、学校优势等招生宣扬工作,收到了很好的宣扬发动效果2、为建立转型高校与一般中学、中职、高职有效连接,搭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有效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技术本科、专业学位探讨生相连接的职业教化人才成长通道,县政府要求职教中心大胆探讨。
职教中心现已与北京八维研修学院、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中高职连接教化模式主要专业有: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修理、计算机技术应用、学前教化等专业详细课程开设,依据高职院校的考试要求与职业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要求,开齐开全各类考试课程、技能操作与德育、体育、艺术鉴赏、信息技术等公共课程,尤其是把“立德树人”放在整个教学活动的首位3、为拓展职业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我们要求县内各职业学校主动开展成人接着教化,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职教中心从2014年起先,重点在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开展了社会培训工作培训学员达1000余人目前,该校正在探讨探讨设施农业、家政服务等社会培训工作,并主动筹划企业职业培训、学历教化培训以与社区教化和老年教化工作,在时机成熟时,还要面对“三农”,开展职业教化“送教下乡”、“田间学校”培训模式远方名博职业技术学校为复员军人举办就业培训班,培训76人,组织的职称考试与会计从业资格社会培训班,培训623人4、为落实县政府发展职业教化和成人教化责任,强化职业教化和成人教化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农村职业教化和成人教化基础实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供应人力支撑。
我县正在按《国家级农村职业教化和成人教化示范县工作要求》创建条件,条件成熟,将正式向区教化厅申报三)行业企业参加1、为激发职业教化办学活力,我县主动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化,同时,享受国家的相关实惠政策现有赤峰远方名博职业技术学校、蓝天职业技术学校2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赤峰远方名博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实力比较强,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也比较活,现正筹建教学楼,打算扩大办学规模该校联合办学搞得比较好,分别与沈阳师范高校、赤峰工业职业学院、山东淄博师范学院、青岛明天学院开展中高职连接模式办学,与呼市交通职业技术学校、北京宜凡教化、北京东方职业学校开展“1+2”“2+1”“1+1+1”就业模式办学混合全部制职业院校与二级学院(系部)设置目前,我县职教中心与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洽谈在该校建立二级分院事宜已敲定,五月份正式挂牌运营2、为统筹全县职业教化培训工作,我县正在力促职教中心调研、制定《统筹全县职业教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同时,县政府特殊重视企业职工教化培训,把职工的在职培训做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产品质量头等大事来抓,要求规模以上企业设立机构,支配专兼职人员负责组织实施职工教化培训,保证规模以上企业职工教化培训经费与时、足额到位。
各企业也高度重视职工培训工作,保证企业职工培训经费达到标准3、在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强化职业教化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方面,要求各职业学校要强化科学管理,在内涵建设上下功夫职教中心在完善办学章程的基础上,对原各种制度按职业学校性质,重新修订、完善、补充,使各种制度更加科学,形成体系,切合学校管理实际;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老师评聘、收入支配等方面都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与相关行业、企业共同组建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和详细专业建设委员会,为学校各专业的建设与开发供应了有效的管理与指导,促进了技术技能的积累和创新;为强化职业教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老师队伍结构优化,聘任兼职老师17名,其中外聘专业老师4名四)质量提高1、在现代学徒制和健全课程连接体系方面,因职教中心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所以还未形成详细方案,正在按《教化部关于开呈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看法》绽开调研,实施方案在调研后形成;中高职连接已确立了与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详细专业为机电专业、汽车运用与修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设计、实操流程由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详细组织实施,中高职课程连接建设,通过双方互派老师以与实训基地共建完成。
2、在“双师型”老师队伍建设方面,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化的发展须要,各职业学校高度重视“双师型”老师队伍建设1)学校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和规划,切实加强“双师”型老师队伍的培育工作2)借助各种平台,着力加强了专业老师的培训工作,派出老师主动参加国培、省培、市培3)派出老师到企业实习实践4)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合理调整师资结构,通过政府招录、学校内部调整、社会聘任等方式,解决专业老师不足问题职教中心为打造“双师型”老师,先后派出汽驾、机械、旅游等专业老师到青岛、大连等地的企业学习实践,学校现有“双师型”老师43人,占专任老师人数的%2015年又有43人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目前正在主动备考之中3、职教中心信息化建设状况1)建立了高标准校内网,接受基于百兆以太网作为校内网骨干,网络信息点覆盖全校,电信光纤干脆接入internet,实现广域互联,同时,建立了宁城县职教中心网站,网站设计新颖 ,风格独特,功能齐全,是展示该校的重要窗口2)在数字化校内建设方面,建立了校内广播系统、校内网络中心,并通过100m专线光纤宽带接入因特网,100m覆盖全校,为学校供应了www、ftp、e-mail、bbs等internet服务,建有计算机教室5间,计算机达305台,多媒体专用教室72间,标准化考场64个,并在全校范围内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从基础上保证了数字化校内的运行。
3)建立了高效能管理平台,内网管理平台供应校内各项基于web的管理平台,可运用自行开发的管理平台等软件,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教务管理自动化、老师管理自动化、成果管理自动化4)有效运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全部学生的学生基本信息、学籍信息和资助信息实现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上线,全国联网管理五)政策保障1、中职学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状况1)依据自治区财政厅、教化厅《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中学阶段蒙古语(朝鲜语)授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两免”政策的看法》我区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免收学费标准:每生每年2000元;免费供应教科书标准:高一高二每生每年550元,高三年级每生每年100元;免住宿费标准:对住宿学生每学年免住宿费500元;助学金标准:中职学生前二年每学年每生1500元资助金2)生均拨款制度或政策的覆盖范围为100%2、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落实状况1)2014年春季享受免学费2982人,免学费金额万元;秋季享受免学费3450人,免学费金额207万元占全日制学生比例为100%2)免学费补助标准为拨付上级下达标准的60%资金,中职学生每生每学年1200元;(3)按上级标准,地方应配套40%资金,即中职学生每生每学年配套800元,但由于县财政困难,目前无方法兑现此配套资金。
4)享受助学金人数,2014年春季享受国家助学金为2218人,发放助学金万元;秋季为2778人,发放助学金万元,享受助学金人数占全日制学生比例为100%(不含高三学生数)3、职教中心发展状况1)宁城县职教中心是我县唯一一所公办职业学校,是自治区重点职业中学,学校占地179亩,建筑总面积万平方米其中主校区占地111亩,工科实训基地占地43亩,农科实训基地占地25亩工科实训基地建有综合培训楼、实训车间和驾校训练场,农科基地正在筹划建设之中2)区市县三级政府与教化主管部门特殊重视职教中心建设,在基础实力建设方面总投资达亿元2009年投7000多万元,用于新校区建设;2011年和2012年,自治区分别投入基础实力建设资金600万元和500万元;2013年市教化局匹配资金280万元;2012年到2014年,县政府共划拨2300多万元基础实力建设资金这些资金大大改善了职教中心的办学条件3)学校现有教学班70个,在校生3400人,教职工333人,其中专任老师259人,专业老师77人,“双师型”老师43人开设有计算机、财会、汽驾、机电、学前教化、旅游、美工、农学、牧医、医护、化工、建筑、采矿十三个专业,另外还办有宁职驾校一所。
三、主要工作措施(一)提高相识,切实加强对职业教化的统筹领导大力发展职业教化是提升劳动力整体素养,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而“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战略之一我们充分相识到发展职业教化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确立了职业教化与当地人力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劳动就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要求各部门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并加强落实,努力创建政府统筹,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主动为职业教化改革和发展服务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建立职教经费多元化投资机制为保障职业教化健康有序发展,县政府优先保证职业教化的经费投入按上级有关规定,保证职业学校财政性经费逐年增长;保证职业学校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在支配运用扶贫资金、科技开发经费、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要支配确定比例用于职业教化;城市教化费附加用于职业教化的比例不低于30%;财政全额返还职业学校按规定收取的学费同时建立政府、企事业用人单位、社会共同分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三)加强重点建设,努力提高职业教化办学水平为打造宁城职业教化精品,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按国家、自治区对各旗县要建设好一所职教中心的详细要求,县政府在财力惊惶的状况下,在“十一五”筹资7500万元,迁址新建了职教中心;“十二五”期间接着增加投资,支配再投资3000万元;其中,26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