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常见节拍的节奏练习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04KB
约2页
文档ID:401375498
常见节拍的节奏练习_第1页
1/2

内容摘要:训练有素的节拍及节奏感是训练学生乐感的重要环节,对节奏各因素敏锐的感受 和准确表达即可认为是良好的节拍节奏感作为节奏训练步骤,怎样进行节拍感的训练、节 奏型的认读听写训练、节奏节拍的音乐性训练等都是很关键的问题关键词:节拍感节奏型音乐性节奏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在音乐中节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音乐发展的力量 源泉无论是西方音乐还是东方音乐,都将节奏视为音乐最重要的因素,从最初原始的音乐直 到最现代复杂而丰富的音乐都离不开节奏可以这样说,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严格而训练 有素的节拍及节奏感,是古今中外许多音乐教育家培养训练学生乐感的重要环节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良好的节奏感呢?就其本质而言,音乐的节奏是人的情感外化的一种 方式节奏运动往往同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相对应,它具有强烈的情感效应和独特的表现功 能,因而节奏不仅包含运动时间的长短一时值,还包含运动幅度的缓急一速度等因素对节 奏各因素的敏锐感受和准确表达即可认为是良好的节奏感它是形成音乐感知和音乐理解的 条件和基础节奏感的训练就是要培养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内心节奏感,以达到加快识谱速 度,形成节奏意识,获得基本的音乐体验及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一、 节拍感的训练人们对音乐节奏的节拍感,实际上就是一种内心体验的律动感这种律动本来就存在于 人们的自身之中在生理方面,它表现于心脏的跳动、行走、语言、哭泣、呼吸动作等在 心理方面,则表现为种种心理反映和运动觉这一切就是人内心节奏节拍感的基础,使之进 而形成音乐所特有的节奏一节拍体系节拍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正确掌握周期性出现的节拍 重音,培养良好的律动感及节拍感,并能准确把握各种拍子所表达的基本音乐特征在常见的节拍中,二拍子和三拍子是其他拍子的基础,二拍子是强弱的均匀出现,体现 了节奏的刚健性和平稳性,而三拍子则是强弱弱的不均匀出现,体现的是节奏的动力性和流 畅性因此,节拍训练应从基本的二拍子和三拍子开始两个二拍子结合产生了四拍子,由 于次强拍的出现,使本来相对短小的强弱交替延长了一倍,节奏就会更宽广舒畅,更具有歌 颂性和抒情性两个三拍子结合产生了六拍子,一种是慢的,一种是快的慢速的六拍子基 本情绪与三拍子相似,只是由于次强拍的出现而使音乐的动感更强,也更加流畅快速的六 拍子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每小节两个强拍的二拍子特性及强弱弱规律表现出的三拍子特点, 使快速的六拍子既具有平稳活泼的性格,又具有流畅动荡的特点。

另外,还有二拍子与三拍 子的结合产生的混合拍子及只有强拍没有弱拍的一拍子等等节拍感的训练是节奏感训练的初级阶段,可以选用节拍感明确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到节奏 是规范在节拍之中的,每一拍有几个音,每音之间的长短组合关系怎样,然后通过击拍、挥 拍,身体律动等方式来体验强弱规律,从单拍子入手全面掌握常用拍子在实际训练中,节 拍往往是与节奏的训练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节拍感的训练需要贯穿于节奏训练的始终,使 学生由浅入深地在内心逐步形成一个敏锐准确的节拍感二、 节奏型的认、读、听、写训练音乐中的节奏形态非常多样,节奏构成千变万化,但其基本形态归类起来并不很复杂 如果掌握了基本的节奏型,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其他一些较复杂的节奏就不难掌握了每 一种节奏型都有各自的形态、名称、读法、写法如在音乐中最常使用的节奏型有:均分型、 附点型、切分型、组合型、连音型等,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将每种节奏型进行内部组合并 让学生加以记忆例如在参考综合各种方法后,对于基本节奏型,可以分为以四分音符为一 拍和以附点四分音符为一大拍两类每一类又有五种划分,即:基本划分、附点划分、后附 点划分和特殊划分(各种连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奏型主要运用于四二、四三、四四 等拍子中,以附点四分音符为一大拍的节奏型主要运用于八三、八六拍这一类型的节拍中。

所有这些常用节奏型,一定要在训练中做到会认、会读、会听、会写有的学生在训练过程 中对单个节奏型反应迟缓,造成顾此失彼,所以一定要强化对节奏型的印象,把每个常用节 奏型深深印在脑海里,只有这样才可能发展多个节奏组合的快速模仿与记忆为了使学生掌 握节奏型,首先要使学生从道理上认清各种不同节奏型的基本形态和时值比例关系,然后能 读出其音响;其次不管是单纯的节奏练习还是乐曲中出现的各种节奏都能准确地听出来;最 后还要求能用正确规范的记谱法写出各种节奏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节奏记忆能力是必不 可少的节奏的记忆分为感性和理性两方面,所谓感性记忆就是学生不假思索,凭借自己对 节奏的律动感觉,将所给的节奏快速念出,感性记忆主要适合于节奏模仿训练,但对太多的 节奏组合,感性记忆则显得力不从心了理性记忆就是学生将所给的节奏型都做出反应并快 速再现,理性记忆主要适合于节奏听记,但记忆过程略显呆滞,不利于多个节奏的组合记忆, 所以,将两种记忆方式结合运用将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有了一定的节奏基础和记忆方法后,先从简单的节奏组合开始练习,逐渐增加节奏型的 难度和节奏组合的长度,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过渡,由基本节拍节奏向较难的节奏节拍过渡, 由单声部节奏向多声部节奏过渡。

这一切的训练,都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 方法进行练习,始终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三、节拍节奏的音乐性训练音乐的节奏与旋律一样,也需要有呼吸感和咏唱感节奏可以独立表现一定的音乐形象, 因此所谓的节奏节拍感,并不是机械地表现时值长短或节拍重音,虽然这些也很重要,但它 们只是节拍节奏感的一部分,它还应该包括如乐句的处理与起伏、节奏的语感、多声部节奏 的交错与均衡、各种音符及休止符多种表现意义等等而这些内容从某种意义讲更为重要, 因此,单纯的节拍节奏训练并不宜太多,应主张多在实际的音乐作品中进行技术练习在节 奏与音高组成的综合织体中培养学生的节拍节奏感,使学生在体会到节拍节奏的紧张度和动 力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音乐倾向性,逐步提高对音乐的记忆力、鉴赏力和表现力,让学生 的音乐实践活动充满着生命的节奏活力这才是节拍节奏感训练的最终目的参考文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