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2022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心得3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0123605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2022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心得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习2022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心得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习2022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心得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习2022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心得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习2022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心得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2022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心得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2022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心得3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2022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心得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勉励两岸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携手打拼。习近平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寄托在青年人身上。作为青年干部,我们的内心当满怀干劲、积极奋发,我们的行动当富有朝气、蓄满力量,从心到行,从目标到实践,从创新到突破,都应拿出青年不懈奋斗、拼搏奉献的“模样”,以“向下扎根”“向上攀登”“向远而行”三种姿态奔赴赶考新征程,一路砥砺而行,一路繁花似锦。青年当有“向下扎根”的姿态,既是为了“祛除傲气”,也是为了“汲取养分”。筋骨经过打磨才能更强健,本领经过打磨才能更高强。青年

2、干部要勇于到基层去“磨”,把基层一线的实践作为强志提能的“练兵场”,要主动靠前不怕吃苦,主动上前不惧艰难,不怕挑战艰巨、问题复杂、矛盾集中,在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攻坚克难、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贡献力量、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根植情怀,让筋骨“强而更强”,让才干“长而更长”,在基层实践的一次次历练和沉淀中涵养面对困难和挑战“乱云飞渡仍从容”的魄力和决心,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将身上的傲气祛除,和基层山水“贴得近”、和人民群众“走得近”,从为民实践中汲取推动工作发展、提升事业成效的做法和经验,从而促进个人的成长。青年当有“向上攀登”的姿态,既是为了“锻炼筋骨”,也是为了“打开视野”。青春激情在“攀登”中

3、奔涌,青春的热情在“攀登”中燃烧,翻山越岭最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和恒心,最考验一个人的闯劲和干劲。在赶考之路上,所遇到的一个个“关口”如山之高耸挺立、岭之绵延起伏,需要广大青年干部不舍脚下的“跬步”,才能“积跬步”从而“至千里”,让青春的豪情在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如“江流奔涌”大气磅礴,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将个人的奋斗融入波澜壮阔的新征程上,将个人的情怀和初心融入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实践中,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都能用心去做,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能够用真情去做好,全心全意全力地“向上攀登”,双脚迈向更高处,眼睛望向更远处,以丰富的经验提升自己的视野,以实践的“冶炼”提升自己应对挑战的“硬度”。青年当

4、有“向远而行”的姿态,既是为了“磨强脚板”,也是为了“谱写新篇”。远方是梦想、是追求,是青年心心念念、充满向往的地方,远方与梦想同在,志向与征程相融。“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向远而行,青年要以榜样的精神为引领,以榜样的故事涵养情怀、激荡心灵,向“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扶贫之花”黄文秀、“人民的樵夫”廖俊波等榜样学习,从他们人生道路上的青春选择看他们的价值追求,从他们的青春奉献看他们的初心使命,从他们的青春奋斗看他们的家国情怀,把榜样的这本“大书”读深读透,以他们的担当为“价值标尺”,以实干的作风把事做实、干好、办成,在赶考的路上笃行不怠,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干事创业,

5、书写崭新的奋斗篇章。学习2022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心得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勉励两岸青年同心同行、携手打拼,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绽放异彩。广大青年要读懂回信精神,以青春小我融入发展大局,敢打敢拼、敢闯敢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青年,朝气蓬勃有活力,思路活跃敢创新,拥有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要接好“接力棒”,跑赢新赛程,在“当打之年”打出非凡之功、拼来非常之绩。绽放青春“异彩”,要时时牢记历史、关照现实。“打拼”是百年中国的不变主题,也是青春最鲜明的底色。回望历史,青春

6、气息扑面而来,青春中国熠熠生辉。五四运动北大学子游行抗议是青春,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驱苦苦寻找救国真理也是青春;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平均年龄仅20多岁的志愿军战士是青春;一往无前抗击疫情的年轻医护志愿者也是青春。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如今,黄文秀、杜富国等一批新时代青年无怨无悔、无问西东、无惧风雨,甘洒青春汗水、热血与智慧,将青春异彩绽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成为可亲可敬可爱的时代楷模。绽放青春“异彩”,要为心中的理想与人民“打拼”。青春不负打拼人,理想寄望奋斗者。打拼不是漫无目的的“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而是有目标、有方向的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理想信念是青年打拼的底气所在

7、和行之所向。要坚定坚决为理想信念打拼,将爱党作为心之所系,将爱国作为情之所归,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从先辈身上汲取“先锋”力量,让榜样标杆成为干事标准,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把为民造福作为青春的最大业绩,让群众“说了算、笑开颜”成为工作推进的标尺、政策制定的标准,全心全意深入群众、倾听民意、研究民情,尽心尽力做好群众茶米油盐的小事、火烧眉毛的急事,干一件成一件,干实事求实效,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绽放青春“异彩”,要靠身上的担当与本领“打拼”。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8、。青年没有过硬本领支撑,就难以“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要始终保持“白首衔悲亦何及”的自觉、“时时放心不下”的自励,学好思想政治必修课,补足经济、社会、法律等辅修课,经常投身摸爬滚打、一线锻炼的实践课,努力练就“八项本领”“七种能力”,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要大力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主动担当起时代重任、人民重托,既喊号子也拉纤绳,既当主角也当配角,既守好关也敢闯关,见到工作不摊手,碰到问题不眼黑,遇到任务不驻足,在各自领域、本职岗位上奋力拼搏、担当担责,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壮筋骨、长才干。李大钊先生在青春中这样写道:“以青年纯洁之躬,饫

9、尝青春之甘美,浃浴青春之恩泽,永续青春之生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青年亦如此,青春当如是。广大青年要深刻领悟“爱拼才会赢”“能打才能胜”的道理,敢于打赢青春之旅中的每一场硬仗、每一场苦战,撑起一片天、走好脚下路,成为勇于担当、勇往直前、勇争一流的新时代“先锋分子”。学习2022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心得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再一次寄予青年“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寄托在青年人身上”的殷切希望,勉励两岸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携手打拼。我们要破译总书记互动回信的“精神密码”,解锁青春年华的正确“打开方式”:志存高远、激流勇进、把握机遇,从有志气

10、、有勇气、有运气的青年一代蜕变为“能扎根”“能吃苦”“能干事”的基层干部。破译“志存高远”密码,有志气的青年解锁能扎“艰苦边远”根的青春“打开方式”。“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回望历史的年轮,无论哪个时代,都不乏有志向远大的青年一代。古有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倾其一生著书立说,将儒家学说发扬光大;亦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楚国积极变法图强鞠躬尽瘁;近有无数五四青年振臂一呼,掀起了浩浩荡荡的思想启蒙运动;今有战“疫”之中90后们那句“非典时你们保护90后,现在换90后来保护你们”让我们潸然泪下,真正彰显出我辈青年是当之无愧的有志一代。当下我们正值青春年

11、华,应砥砺奋斗,要在思想上多补钙,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事不避难者进,志不求易者成”的殷殷嘱托,勤掸“思想尘”,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扎根祖国艰苦边远地区,到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不负韶华。破译“激流勇进”密码,有勇气的青年解锁能吃“热锅蚂蚁”苦的青春“打开方式”。“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奋斗的人生,绝不只是空喊口号,而是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好每一件普通的小事;奋斗的人生也绝不是一帆风顺,往往充满坎坷、荆棘满布,这便需要我辈青年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一路过关斩将、披荆斩棘,方能开拓出通往成功彼岸的坦途。年轻干部要涵养“自找苦吃”“主动作为”的奋斗精神和崇高情怀,在能力上多壮骨,把基层当作“练兵

12、场”,把困难当作“磨刀石”,让自己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去解决基层的各种疑难杂症,真正成为一名敢啃“硬骨头”,能打“攻坚战”的有为干部。破译“把握机遇”密码,有运气的青年解锁能干“急难愁盼”事的青春“打开方式”。“青年者,国之魂也,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今天的中国,抬头看天,有一飞冲天的“神舟系列”和使命必达的“东风快递”;低头看海,有“国之重器”航空母舰和“下五洋捉鳖”的“奋斗者号”。有运气的青年一代要具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家国情怀,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再以自身发展反哺社会,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未来紧密联系起来,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添砖加瓦。基层之路曲折而又充满挑战,我们唯有充分发挥年轻人活跃的思维,不断改革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把我们的责任“扛起来”,把我们的担当“亮出来”,把我们的成绩“干出来”,用我们的一片真心赢得群众的民心,才能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走好基层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