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灌注桩灌注桩灌注桩是直接在所设计的桩位上开孔,其截面为圆形,成孔后在 孔内加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成的具有施工时无振动、无挤土、噪音小、宜于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地 区使用等优点,灌注桩在施工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根据成孔工艺 的不同,灌注桩可以分为干作业成孔的灌注桩、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 桩和人工挖孔的灌注桩等钻孔灌注指利用钻孔机械钻出桩孔,并在孔中浇筑混凝土(或先在孔中吊 放钢筋笼)而成的桩根据钻孔机械的钻头是否在土的含水层中施工, 又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和干作业成孔及套管护壁三种方法1)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一桩位放线f 开挖浆池、浆沟f护筒埋设一钻机就位、孔位校正一成孔、泥浆循环、 清除废浆、泥渣f第一次清孔f质量验收f下钢筋笼和钢导管f第二 次清孔f浇筑水下混凝土f成桩2)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测定桩位f钻孔f清孔f下钢筋笼f浇筑混凝土沉管灌注指利用锤击打桩法或振动打桩法,将带有活瓣式桩尖或预制钢筋 混凝土桩靴的钢套管沉入土中,然后边浇筑混凝土(或先在管内放入 钢筋笼),边锤击或振动边拔管而成的桩前者称为锤击沉管灌注桩, 后者称为振动沉管灌注桩沉管灌注桩成桩过程为:桩机就位f锤击(振动)沉管f上料f边 锤击(振动)边拔管,并继续浇筑混凝土f下钢筋笼、继续浇筑混凝土 及拔管f成桩。
人工挖孔指桩孔采用人工挖掘方法进行成孔,然后安放钢筋笼,浇筑混凝 土而成的桩为了确保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施工时必须考 虑预防孔壁坍塌和流砂现象发生,制定合理的护壁措施护壁方法可 以采用现浇混凝土护壁、喷射混凝土护壁、砖砌体护壁、沉井护壁、 钢套管护壁、型钢或木板桩工具式护壁等多种以应用较广的现浇混 凝土分段护壁为例说明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流程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程序是:场地整平f放线、定桩位f挖第 一节桩孔土方f支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f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f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卷扬机或电动 葫芦、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f第二节桩身挖土一清 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一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 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f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混凝土护壁工 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f进行扩底(当需扩底时)f清理虚土、排 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f吊放钢筋笼就位f浇筑桩身混凝土质量预防(1)事故特征经检查成桩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有的桩混凝土振捣不密 实,有蜂窝、空洞、夹泥、离析等缺陷,影响成桩的质量2)原因分析1) 混凝土用的原材料质量差,如使用小水泥厂生产的水泥, 强 度不稳定,砂、石子级配不良,含泥量大于 3%;混凝土搅拌不按配合 比计量,搅拌不均匀。
2) 灌注工艺不当,没有分层灌注、分层振捣密实3)灌混凝土的漏斗位置歪斜,灌混凝土时斜落碰撞桩壁使土掉落 在混凝土中而夹泥有的后放钢筋笼,且吊放位置不直,碰落孔壁土 层掉在混凝土上造成断层3) 处理方法1) 从检测时发现成桩的上部有夹泥和不密实等质量问题时,可挖 除桩周上,将该段凿除,用比原设计提高一级混凝土强度,立模补浇 到标高或将缺陷处清除酥松部分,采取扩大断面补强的方法2) 经检测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需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加 固方案一般采取补桩、扩大承台面积等方法4) 预防措施1)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进场水泥要核查出厂合格证, 检 验水泥的稳定性和强度,如储存期超过3 个月或受潮结块的水泥,须 复试后按复试标号应用选用洁净的中粗砂,选用级配良好且含泥量 不大于 2%的石子2)搅拌混凝土配合比应按要求的强度等级、施工的坍落度、原材 料由试验室从多组试配比中选取质优、价格低、利于施工的最佳配合 比正确计量,每盘混凝土的材料重量偏差不宜超过下列规定:水泥、外掺混合料:2%;粗、细骨料:3%;水及外加剂溶液:2%3)搅拌混凝土时,应优先选用强制式搅拌机;掺外加剂时搅拌时 间应适当延长。
4) 灌注混凝土时,每次浇注高度不得大于1.5m应随浇随振动, 确保振捣密实5) 灌混凝土的漏斗必须放正,确保混凝土垂直下落钢筋 笼安 放必须吊直轻放,防止碰撞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