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01163829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誉风险管理实施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声誉风险管理实施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声誉风险管理实施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声誉风险管理实施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声誉风险管理实施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誉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誉风险管理实施细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管控本行声誉风险,提高客户管理能力和市场应 对能力,维护市场信心和金融稳定,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 银行声 誉风险管理指引、银行业舆情分级分类报告指导意见的规定, 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 反 应,有效控制;预防为主,科学决策;系统联动,统一口径的 原则 进行。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 及 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 风险。声誉事件是指引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相关行为或事件,包括 突然发生的损害商业银行声誉、形象的各类负面新闻报道、重 大失 实报道等,以及造成或

2、者可能造成重大声誉影响,影响正常 营运的 紧急事件。重大声誉事件是指造成商业银行重大损失、市场大幅波动、引 发系统性风险或影响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声誉事件。第四条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商业银行法人治理及全面风 险管 理体系,建立和制定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办法、相关制度和 要求, 主动、有效地防范声誉风险和应对声誉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社会公众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第二章 声誉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第五条本行董事会负责建立全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监控全行 声誉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和有效性,承担声誉风险管理的最 终责任。 其主要职责包括:(一)审批及检查髙级管理层有关声誉风险管理的职责、权 限和报告路径,确保其采取

3、必要措施,持续、有效监测、控制和报 告声誉风险,及时应对声誉事件。(二)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全行声誉风险管理,配备与本行业 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声誉风险管理资源。(三)明确本行各部门在声誉风险管理中的职责,确保其执 行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措施。(四)确保本行制定相应培训计划,使全行员工接受相关领 域知识培训,知悉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主动维护本行的良好声 誉。(五)培育全行声誉风险管理文化,树立员工声誉风险意识 第六条 成立由董事长任组长,行长任副组长,分管领导任 副组长,各部门经理组成的声誉风险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 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和领导本行舆情监测和声誉事件应 急 处

4、置工作,具体职责为:(一)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定期分析声誉风险和声誉事件 的发生因素和传导途径;(二)指挥部署应急管理工作;(三)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第七条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部,具体职 责 为:(一)负责日常信息交流;(二)督导各单位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三)完成相关文字材料。第八条 其他各有关单位及部门职责:(一)经常检查风险隐患,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及时报送涉 及声誉影响的有关情况,并提供决策建议;(二)做好声誉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建立健全自身 反应灵敏、运转及时的预测预警体系;(三)根据实际情况整合相关资源,落实应急处置措施和进 行善后恢复工作。第三章 声誉风险的分级

5、第九条 声誉风险按照其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可控性和紧 急 程度分为三级:重大、较大、一般。难以判定级别时,就高不就低,当声誉事件随时间推移升级后 按升级后级别的程序处理。第十条重大声誉风险是省级以上媒体的报道严重失实,或超出 德州市范围内的非本行主动披露的重大负面信息及传言,或 媒体的 报道涉及重要商业秘密,或负面报道出现于敏感时期、敏 感地区、 敏感人员等敏感话题上,已经或可能对全省商业银行在 省外或省内 数市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第十一条较大声誉风险是指德州市级媒体的报道失实,或超出 德州市辖区的非本行主动披露的重大负面信息及传言,或媒 体的报 道涉及商业秘密,或负面报道出现于敏感时期、敏感话

6、题 上,或德 州市级媒体连续 3天以上进行负面报道,已经在德州市 范围内对全 市农村信用社产生不良影响。第十二条 一般声誉风险是指德州市辖内媒体的报道失实 或者 连续负面报道,已经或可能在德州市辖区内产生严重不良影 响。第四章日常舆情监测第十三条在总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各支 行、部门要加强舆情监测工作,重点做好负面信息和舆情的 记录, 报领导小组进行舆情研判,评估声誉状况,评价应对效果。第十四条舆情搜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平面媒体、互联网(新 闻报道、在线文章、论坛博客),广播电视,以及其他新闻媒体等。第十五条 根据舆情对本行声誉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把舆情 分 为五个等级,即:正

7、面、一般、关注、有害、危害,后三级统 称负 面舆情。(一)正面舆情。有关商业银行的正面舆论,可以使公众、客 户、股东、监管者、政府等有关利益相关方对银行作出的正面 评价; 具有较大的传播范围。(二)一般舆情。反映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活动动态的信息; 传播范围有限,不会对银行声誉产生广泛影响。(三)关注舆情。反映商业银行或整个银行业经营、管理中 存在的不足、问题和漏洞,内容客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传 播 范围较大;事件和消息涉及的机构少,情况比较个别;潜在影 响小; 可能对银行收入和资产增值产生远期影响;可能引起社会 反响并造 成银行声誉损失。(四)有害舆情。反映商业银行存在严重的经营管理问题,

8、或存在较大风险,或事件关系到社会公众切身利益或性质恶劣引起 民愤,以及事件被舆论误读、曲解的;传播范围大;涉及一定 数量 机构,或属于跨区域性事件;对银行收入和市场信心等产生 现实的 影响,造成银行财务损失或影响客户基础;引起较大社会 反响,对 银行声誉造成损失。(五)危害舆情。谣言或虚假消息,不负责的批评和恶语攻 击;事件危及银行稳定;传播范围大;影响到合作金融全系统,或 横向影响到其他金融机构声誉;对银行流动性和资本造成现实 的危 机;社会影响强烈,事件给整个银行业造成重大声誉损失。第十六条根据银行业舆情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将舆情分为 10 大类,其中银行贯彻国家宏观政策、银行执行监管要求情

9、况、 银行 风险状况、银行髙管信息为I类,银行内部管理、银行发展与资本 市场、银行与客户、银行服务与产品、金融消费者保护、 其他方面 为 II 类。第十七条商业银行应实时关注全部 10类舆情信息,及时 澄清 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对 I 类关注级以上舆情向德州银监 分局报 告,对 II 类关注级以上舆情向德州银行业协会报告(有害和危害级 舆情要同时抄送德州银监分局)。对正面级和一般级舆 情做好记录 作为声誉状况评估的考虑因素。第十八条 舆情报送依紧急程度采取电话电传、电子邮件、 正 式文件等方式。日常舆情报告,以电子邮件方式报送;季度舆 情研 判报告,采用正式文件形式报告。第五章声誉风险事件报

10、告 第十九条较大和重大声誉风险事件实行逐级上报,总部, 由各 支行向总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第二十条 各支行应于事发后 1 小时内将有关情况上报总部 领 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应于接报后 1 小时内,事发后 2 小 时内将有关情况上报德州银监分局和德州市银行业协会。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支行要随时关注事态发展,若有需要应及时进行续报。第二十一条声誉事件报告原则采取书面形式。情况十分紧 急 的,可以先以电话形式报告,然后再补送书面正式报告。对特 别重 大的紧急情况要坚持边处置边报告。第二十二条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一)发生声誉事件的机构、名称、地点、时间;(二)事件的起因、性质、等级、影响范围

11、以及事件发生后 的 工作情况;(三)事态的发展趋势、可能造成的影响;(四)已采取的应对措施及拟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五)其他与本事件有关的内容。第六章较大和重大声誉事件应急处置第二十三条声誉事件发生后,总部领导小组要迅速对事件的性 质、类别、危害程度和可控情况等做出判断,根据职责和权 限及时 有效地进行处置,力争尽快控制和平息事态,同时按规定 向上级报 告相关情况。第二十四条迅速组成由董事长任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和事发相 关单位负责人及专业人员参加的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第二十五条 制定并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方案,处置方案主要 内 容包括:声誉事件的基本情况、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影响 范围、 应急处置工

12、作小组讨论意见以及协调处置方式、方法和所 釆取的具 体处置措施等。第二十六条 各支行、部门要严格根据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的 指 挥,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加强舆论正面引导作用,及时澄清 虚假 信息或不完整信息,组织维护好正常经营秩序和稳定,防止 引发次 生、衍生事件。第二十七条 按规定向人民银行、银监部门、银行业协会、 公 安机关等有关单位报告情况,争取各方面支持配合。第二十八条 及时向上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当声誉 事 件的等级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到更高等级时,按照更高等级响 应程 序处置。第二十九条 在声誉事件处置过程中,对外发布相关信息和 新 闻工作由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统一负责,坚持做到适时适

13、度、有 序开 放、有效管理。第三十条 参与声誉事件处置的有关职能部门和机构要严 格遵 守纪律:(一)服从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二)严格执行应急处置方案;(三)坚守岗位,集中精力做好声誉事件的处置工作,不得 擅离职守;(四)严格执行相关保密管理规定,包括限制媒体采访(封 锁消息)、对外信息发布(统一口径)等。第三十一条声誉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 除后,由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决定终止应急状态。第三十二条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积极稳 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工作,尽快消除声誉事件带来的影 响,恢 复正常秩序。要通过预测预警系统监测风险隐患,严防声誉事件出现及

14、复第 三十三条根据突声誉事件的级别,由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统一组织对 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损失、责任以及经验教训、 恢复方案、 补救措施等进行全面调查评估。调查评估报告经本单 位主要负责人 审定后逐级上报。对重大声誉风险事件报告,要同 时上报银监部门各部门应针对声誉事件及其处置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改 进风险防范措施和相关工作,修改完善应急管理预案。第七章声誉风险管理考核第三十四条声誉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区别声誉 事件的不同情形及其影响程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监管规 定,采 取相应的处罚措施。第三十五条根据声誉事件的级别,由领导小组在调查评估的基 础上,对事件发生及其处置不力负有责任或不严格遵守纪律 的人员 提出处理意见。第三十六条对未按规定制定应急预案和及时报告声誉事 件的 部门,对有关责任人予以相应处罚。第三十七条 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 体和 个人,可按相关规定给予适当奖励与表彰。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本实施细则由夏津胶东商业银行制定,修订、负责 亦同。第三十九条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