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01153421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浮洋镇六联小学 郑丽纯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例1及做一做,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加减法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根本性质的根底上教学的。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根底,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一样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才能。根据对教材的分析p 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的: 1、认知目的: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

2、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那么。 2、技能目的: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以及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的才能,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情感目的: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络,浸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那么。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自备圆形纸片。 1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 学生已经纯熟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一样的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

3、算法那么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 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学生也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拟”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基于上述理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预设为: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合作探究,自主建构-稳固内化,拓展创新-课堂评价,师生总结。 说学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而且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才能,我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说教学设计: 下面我重点阐述

4、一下我的四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开展程度和已有的知识经历根底上的。所以,课一开场,我就让学生回忆分数的根本性质,并出示了三道通分的题目: 接着,我又出示了几道口算抢答题, 。答复的同时说说口算的方法,为后面传授异分2 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起了很好的引导。 这一环节设计抢答题,学生都会争先恐后抢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非常活泼,但当出现 时。教室里会顿时安静下来,我那么利用这个学生充满疑惑的时机导入新课。 “同学们, 到底等于多少呢?大家想知道吗?那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特别是同分母分数

5、加减法的计算,能强化:“分数单位一样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通过刚刚的口算抢答题及出现了 的题目学生迫切期望探究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时,我并没有即刻出示课本例题,而是出示了一道准备题。 “同学们,中秋节老师吃了 块月饼,我姐姐吃了 块月饼,我们两人吃了多少块月饼呢?该怎样列式计算呢?这时学生会答复 ,那是不是等于 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圆片,四人小组动手剪下圆片的 和 ,再拼在一起,看看是小圆片的几分之几。” 通过动手剪、拼,并且有平时的生活经历,知道了 不是等于 。因为 也就是 ,所以 学生很容易就承受了,在这根底上,我用课件

6、再出示课本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理解到哪些信息? 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3 在这个环节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小组讨论,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我提出问题: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能不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你觉得自己可以算出来吗?可以就试试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还要为你这样算法找到理由根据。课堂上我把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算法制成课件进展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价与争论,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通过讨论,使全体学生到达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 、 通分时,没有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而且

7、结果没有约成最简分数。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 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单位不同,一个是 一个是 ,分数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在集体评价的根底上,我将演示 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由于10和4 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份,这样 就变成 , 变成 ,所以 由于学生已能理解 的算理, 所以第2小题我那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再请学生到展示台上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 最后,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接下来,我提问:“同学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谁来说说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4 学生归纳后我将

8、请学生翻开课本94页。 集体归纳小结: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进展计算。 【设计意图:教学例题之前先出示准备题,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圆纸片,通过动手操作,自己从中找出计算的算理,体验成功获取知识的乐趣。借助直观操作,让学生看到“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的事实,有利于学生明晰地理解算理,结实地掌握算理。】 三稳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与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稳固、进步、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开展智力。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1、做一做,属根底练习题,要求全体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要求学生

9、说出解方程的根据。 3、计算下面各题,再想想,这些题怎样算比拟快? 这是一组进步性的练习,学生计算出结果并不难,关键是要发现这其中的规律。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找到其中的奥秘,并说出前面的抢答题 ,接着再照样子自己写几个一样类型的题目。 【设计意图:编排层次清楚的练习,由浅入深,螺旋上升,不断引发5 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开展,既落实了学生的根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数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增长智慧。】 四课堂评价,师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假如学生只从知识的掌握方面总结,我会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和情感方面进展总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我通过提问,让学生进展自我

10、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小组内对成员互相评价,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乏,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个性的培养。老师的鼓励和对学生的建议,为学生的开展起引领作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表达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通分同分母分数 通过学生的回忆总结,再次让学生明白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构造。 五、课堂评价 下面给大家说一说本课所用的学习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才能,逻辑思维才能,创造才能,合作才能,语言表达

11、才能以及学习积极性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 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我将根据课堂学生知识的生成情况,适当调整一些教学方法和训练方式。 我的说课到此完毕,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大家! 6 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开展,既落实了学生的根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数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增长智慧。】 四课堂评价,师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假如学生只从知识的掌握方面总结,我会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和情感方面进展总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我通过提问,让学生进展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小组内对成员互相评价,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乏,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个性的培养。老师

12、的鼓励和对学生的建议,为学生的开展起引领作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表达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入的印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通分同分母分数 通过学生的回忆总结,再次让学生明白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构造。 五、课堂评价 下面给大家说一说本课所用的学习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才能,逻辑思维才能,创造才能,合作才能,语言表达才能以及学习积极性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鼓励作用。 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我将根据课堂学生知识的生成情况,适当调整一些教学方法和训练方式。 我的说课到此完毕,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大家! 6 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