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优秀说课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01109951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色的草地》优秀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金色的草地》优秀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金色的草地》优秀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金色的草地》优秀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金色的草地》优秀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色的草地》优秀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色的草地》优秀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色的草地优秀说课稿一、说教材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并且还向孩子们渗入了观测、理解自然的意识和措施。二、说教学目的及重难点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学习主题是“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刚升入三年级,已经具有了某些对课文内容初步的感悟能力,遇到疑问也有了某些初步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标对本学段的具体规定,我预设了如下的学习目的:1、认读“钓、拢两个生字,识记、会写“耍、装”等12个字。结合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引人注目、观测”等14个词

2、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某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观测自然,理解自然的意识。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的的设定,我觉得本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可以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测自然理解自然的意识。此外,小男孩通过仔细观测发现了草地变色的奥妙,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未见过蒲公英开放,合拢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也难体会到发现的乐趣。因此我拟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本篇课文三、说教法1、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

3、,“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重要的措施。“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替代学生的实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解说分析,最重要让学生多读,同步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协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增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激起观测自然的爱好。2、多媒体情景法: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但好奇心强,容易激发爱好,因此,我运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景,展示课文有关图片,使学生在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的同步,轻松、快乐、积极、积极的学习。同步,形象直观的课件展示,有

4、助于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也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3、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爱好和创新思维。四、说学法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协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措施,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语言优美,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措施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唤起阅读期待

5、。期待在学习上体现为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只有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期待,学生才会积极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因此我将这样导入新课:在教学开始,我先问孩子:“你们喜欢郊游吗?好,今天我就带你们去郊游。”然后引导她们回忆过去郊游的情景。并且出示一张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的图片,板书:( )的草地,结合图片问“你见过如何的草地?谁来说?”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板书完整的课题金色的草地,并且问“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借此引起学生对本课的阅读期待,对下面的学习打好了铺垫。(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本课生字较多,在初读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想去见见金色的草地吗?但总不能两手空空啊,那我们就带上

6、生字宝宝作为礼物去看看。看看谁能拿到去金色草地的入场券。”然后出示生字词,通过多种形式如开火车读、指名领读、同桌互读检测、齐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认读状况。并重点辨别“耍”和“要”、“钓”和“钩”的字形,进行书写指引。并且出示几句带有生字比较难读的句子来读一读。通过这样的环节,学生初步朗读了课文,自己疏通了课文词句。在自学检查反馈中,我还相机进行生字词的正音和难读句子的突破。突出了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特点。(三)再读课文,初窥课文大意。读而不死则罔,读中有思,才是高质量的读,才是故意义的读。本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前线,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哪两

7、件事情?用自己的话简朴地来说一说,并且将两件事概括为: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因素。锻炼了学生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四)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在理解了课文大意之后,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回答的不拟定性,我预设了如下两块的教学:1、抓住第2段体会草地的“美”和“可爱”。这段话写的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的事。当学生说到“蒲公英”一词时

8、,我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下册的植物妈妈有措施里有关“蒲公英”的内容,并结合词语手册里“蒲公英”的插图和阐明文字,先引导学生理解蒲公英的状况。这段话里面布满了哥俩的对话和她们有趣的神情、动作,我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这时也许会说“我感到谢廖沙哥俩在这片开满了蒲公英花的草地上玩得非常快乐。”然后我就让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当中能看出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呢?引导学生抓住哥俩的神情“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词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并且指引朗读出快乐的心情。再抓住该段的最后一句话,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引人注目”一词的意思,并结合生活实际谈

9、谈在什么状况下,有什么东西很引人注目。再回到课文,理解蒲公英开在草地上,本是再平常但是的,可是课文为什么说“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本上,我再鼓励几种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发明力,不拘一格地表演一下课文当中的这段内容。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仔细揣摩哥哥假装一本正经的叫和弟弟假装打哈欠的用意,体会孩子在游戏中体现的智慧和为对方上了自己的当而开心得意的神态。让那种真正属于孩子之间的乐趣,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得以再现。2、抓住第3段“发现草地变色,以及变色的因素。”体会蒲公英的“有趣”。学到这里,我用语言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发现蒲公英的有趣:“可爱的小男孩发

10、现草地在变魔术,她多想快点找到答案。于是,她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找到一朵蒲公英仔细观测起来,请人们自由读这一段,看看小男孩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读后不久就能找出小男孩的发现。在上述教学环节的展开过程中,我还将随机引导学生去体会个别词语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例如这句话:“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怎么让学生体会“起得很早”的用意呢?我想设计这样一种问题:“小朋友,为什么此前我没有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变呢?”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便豁然开朗,本来,此前我从没有起这样早过,因此始终误觉得开满蒲公英花的草地是金色的。那么“并”在这里又有什么含义呢?为了让学生自主感悟,我想可以先把“并”字去掉来读这一句,再加上“并”字读这一句,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用上“并”这个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始终觉得草地是金色的,直到今天才明白本来那种想法是错的。然后让学生再通过自己的朗读去体会这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五)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课后,我还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种作业:1、摘录描写鲜花的词语。2、平时你一定见过许多美丽的鲜花,你能向人们简介一种你最喜欢的花吗?简介的时候要说清晰花的形状、颜色等,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这样的练习,由摘录写鲜花的词语到简介鲜花,体现了一定的梯度。将语文学习的平台延伸到了课外,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