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课标一轮练习:1-3-2-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散文形象-含解析-精品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01106150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课标一轮练习:1-3-2-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散文形象-含解析-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课标一轮练习:1-3-2-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散文形象-含解析-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课标一轮练习:1-3-2-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散文形象-含解析-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课标一轮练习:1-3-2-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散文形象-含解析-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语文课标一轮练习:1-3-2-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散文形象-含解析-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课标一轮练习:1-3-2-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散文形象-含解析-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课标一轮练习:1-3-2-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散文形象-含解析-精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散文形象预习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背面的问题。柴门小院王本道记忆的底片中,似有幅图画,那是一棵老树掩映下的一种方方正正的小院。院墙底部砌有尺把高的青石,上部多由稀疏的树木枝条拼凑而成,高不盈米。院门十分简陋,由薄薄的木板条钉制而成,门上无锁,一般是四敞八开的,夜间也只是虚掩着。透过院墙和院门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瓜果菜蔬、欢蹦乱跳的鸡鸭猫狗、墙上挂着的农具、墙角立着的磨盘,尚有那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和红艳艳的辣椒。有时候,能看到院里老人拉着幼小的孩子蹒跚学步,系着围裙的女人安静地择菜,“咯咯咯”地召唤着鸡鸭吃食这是当年我在辽南山区插队时,每天都司空见惯的柴门小院。这样的柴

2、门小院,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计其数,千百年来,它们供一代代子民繁衍生息。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十年寒窗、面壁苦读,一种个孩子在柴门的进进出出中长大成人,而后辞别小院,走上各自的人生舞台。她们生于斯,长于斯,对柴门小院怀有厚重的情感,寄托了无限情思,无论走到哪里,无一不葆有质朴的家园情怀,涌动着割舍不断的乡愁。那一幢幢质朴无华的柴门小院,演绎着许多动人的故事,续写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风雪交加的夜晚,出门在外的游子归心似箭,远远看见柴门内单薄的灯光,听到门前的犬吠,那是何等温暖与亲切。“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诗

3、圣杜甫在饱受安史之乱的磨难之后,与家人久别重逢时发出这样的感慨。柴门虽然简陋,然而它淡泊宁静,里里外外的人和事都清晰可见。“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仍旧笑春风。”当年那位风流倜傥的才子崔护,若不是透过柴门的缝隙,一睹那位面若桃花的姑娘的风采,如何能最后成就一段佳话?在中国,由于“门第”观念,“门”有着诸多讲究,历来颇受注重。旧时男女谈婚论嫁,一方面想到的是“门当户对”,女孩子出嫁被称作“出门子”,迎娶新媳妇称为“过门”。而“门”的种类更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所有的门中,柴门当属造型与材质最为简陋、价值最为低廉的,却也是数千年来中国老百姓用得最多的门。30年来,随

4、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华夏大地随处可见“向阳门第春长在”。然而有一段时间,某些“先富”起来的人们对于“门”的内涵有过误解。她们过度注重装点“门面”,门楼越砌越高,金碧辉煌,且户户朱红的大门终日紧锁,只留一种“猫眼”用以察看外面的动静。一幢幢封闭的宅院犹如一座座戒备森严的堡垒,让人望而生忧,望而生畏,寄托着游子乡愁的那一种个小院已无从可寻。一种秋日,在从红海滩归来的途中,我顺路去了盘锦市大洼区石庙子村。距村口不远处,就看到几户乌瓦白墙的民居,透过柴门和院墙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五彩斑斓的鲜花,以及几株硕果盈枝的苹果树、梨树、枣树。我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插队的村庄,见到了那一种个修缮一

5、新的柴门小院。在那里,我与知青同窗们交谈、嬉戏,周遭树上是熟透的苹果、红枣、香梨,秋意正浓。朦胧之中,辽南山区的那些柴门小院,与如今我生活的辽东湾的乡村小院连成了一片,与祖国江南塞北广袤土地上所有的柴门小院连成了一片华夏大地上,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柴门小院,蜿蜒曲折,始终通向遥远的地平线,犹如古老的大河、大江,绵延不绝。(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对的的一项是()A.文中引用杜甫、崔护等人写到柴门的诗篇,不仅丰富了内容,增长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并且也从艺术作品塑造形象的角度呈现了柴门小院另一番风采。B.作者当年作为知青来到辽南山区插队,每天住在柴门小院之中,生活虽艰苦苦闷但也不乏

6、乐趣,故能将记忆中一般的小院写得生动形象,别有趣味。C.受“门第”观念影响,中国人对“门”很注重,由此衍生出“门当户对”“出门子”等熟语。与其她种类的门相比,中国农村的老百姓用得最多的就是柴门。D.“门上无锁,一般是四敞八开的”与“朱红的大门终日紧锁,只留一种猫眼”,表面上是说两种不同形式的门,背后却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心态。2.(概括分析散文形象及作用)文章开头不惜笔墨重点描绘了记忆中的柴门小院,作者笔下的柴门小院有何特点?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概括分析散文主旨)柴门小院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更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和精神,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文中的柴门小院具有哪些内涵。巩固练一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第13题。(14分)夜航船董宏量对住在江畔河边的人来说,夜航船是一幅看厌了的风景。然而,我怎么也忘掉不了儿时看夜航船所引起的心灵的颤抖。如果你的窗口正对着墨汁般流淌的夜江,你就可以想象一种爱沉思的孩子,在关灯后的深夜趴在冰冷的窗台上看夜航船的情景。那熟睡的长江,那一声声甜鼾似的汽笛,那江中闪烁的流动着的灯火,就像一种个美丽的童话,一种个漂浮着的梦,不知给了我多少温暖的安慰和神秘的向往。长大后来,夜航船不再神秘,我已无多次在长江上夜行。在相称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每天坐轮渡船上班下班的,常常驰行在破晓的夜色和渐浓的暮色中,借着船上昏黄的灯光看书,夜航的里程,是一页又一页书的里

8、程。我在渡船上读了诸多诸多的书,直到读到一本书也叫夜航船,才又唤起我对夜航船的迷恋和沉思。那是明代大学者张岱的夜航船,是一部令人惊叹的古文化的百科全书。她在书中断言:“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她讲述了一种书生和一种和尚的故事,在狭窄的船舱里,和尚曾因书生高谈阔论而畏慑,又因书生的无知而大胆伸脚。她以“夜航船”为书名,其旨意令人深思,也使我对那古老的吴山越水中驰行的夜航船产生了浓厚的爱好。与长江上的铁轮相比,那木船桡声固然富有老式的诗意,展示着一种令人品味的文化陈迹。有一年秋天,我终于坐上了从杭州到苏州的夜航船。在古老的运河里,在深沉的夜色中,木船就像一种怀旧的老人,缓缓地追寻着发黄的陈

9、迹。虽然这是机动船,哒哒哒的马达声会打破怀古的幽情,但你仍可通过那剪影似的小桥小镇,想起历代江南才子吟咏的诗词和故事。这条河流沉淀着太多的文思,使任何一只船都像一种温柔的手指,抚摸着一行诗、一行典丽的中文。然而,我还是喜欢长江上的夜航船,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家乡的偏爱。在无边的大海上夜行,你会有一种茫然的漂泊感,会产生“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惶惑。在小河中夜行,你又会感到生命的逼仄和拘谨。只有在浩荡的长江上,你才会更美妙地体会到夜航的乐趣,有一种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又放胆漂泊的感觉。你懂得你是顺水而下或逆流而上,两边的岸离你既近又远,你可穿行在高峡夹峙的一线激流中,也可飘荡在豁然开阔的万顷碧波里

10、。当夜深无人你独自抚栏,看天上的星星与两岸时隐时现的灯火交融在一起,你还会想到,此时是不是有一种孩子趴在窗口,像当年的你同样看夜航船,看她的梦呢?固然,夜航船的最大好处还是读书。不管是短途还是长途的夜航船,你都会在宁静的漂流中情不自禁地捧起一本书来。在这没有颠簸的旅行中,在水流和夜色把你隔绝成一种岛的时光里,在悠闲的氛围中,你读书会比平时更加投入也更加愉悦。于是,你无形中就达到了某个港口,那不仅是船的达到,尚有书带给你的某种感悟的达到。对于习惯静夜工作的人,“夜航船”是一种美丽的象征。我们在夜色中执着地航行着,写诗的笔、在音乐中起伏的指挥棒、对烈焰挥动的钢钎,甚至清洁工的扫帚,都会使我们想起桨

11、,划动时光之浪的桨。我们就这样不断地达到,也不断地出发,夜航在生命的河流上。于是夜就布满了发明,布满了活力,布满了遐思和梦想,使每一种看见夜航船灯火的人,都不再寂寞,不再孤单,都想追着那灯火而去,去徐徐明亮起来的远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对的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对住在江畔河边的人来说,夜航船是一幅看厌了的风景”开篇,欲扬先抑,为下文体现“我”对夜航船的情感态度做铺垫。B.第段插入有关张岱夜航船和自己坐船经历的叙写,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赋予夜航船以文化意蕴,体现主题。C.文章多次写到在夜航船上读书的经历,既前后照应,又与“夜航船”构成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旨在体现

12、在夜航船上读书的感悟和启示。D.文章运用了拟人、比方手法,如用“熟睡”写夜晚的长江、把木船比作怀旧的老人等,形象生动,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2.(概括内容要点)第段,作者说“我还是喜欢长江上的夜航船”,因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5分)3.文章以“夜航船”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导学号37740205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第46题。(14分)犁的情结高维生农具中,我最喜欢的是犁。广阔的土地,一头牛,一只犁杖,一种人,耕过的田地,像海中翻腾的浪花,有了鲜活的气息。犁像笔同样,写下对土地的情感,对丰收的渴望。农人的吆喝声,单调、朴实、透明,风儿似的掠过,牛儿循着熟悉的声音,牵动犁杖。

13、一种农人的活计做得与否地道,不仅看她出不出力,重要的是对土地的情感和对农具的热爱。打量她的犁杖,就理解了一切。农具当中犁是让人尊重、敬畏的,如果把农具排行的话,犁应为老大。这并不是因体积而论,是它的耐苦、执着和坚毅。犁像动物界中的老虎,平时安静,隐卧一旁,动起来有摧枯拉朽之势。一年中,大多的时候,它闲置被人遗忘,只有播种的季节,回到土地上,积攒的力量才爆发出来。今年春天,我回到家乡,在延吉喧闹的街头,寻找童年的足迹。童年的大杂院,变作前尘往事,一条宽敞的马路,掩盖了我在他乡的不尽怀念。站在马路边,注视穿梭般的车流,耳边的聒噪,有了不尽的感伤。第二天,在友人的陪伴下,来到了五凤屯,这是我童年生活

14、过的地方。乡村人少车少,没外人打扰这儿的安静生活,一种人走在洪分河的堤坝上,两旁是桦树林,它挣脱了冬天的冷酷折磨。新生的叶子滑爽,富有弹性,清晰的纹络,流动着土地的汁液。蔓延的野草中有打碗花和飞舞的蝴蝶,草的清香像水一般地涌动,一潮潮地扑鼻。鸟儿像歌手,唤醒了深深的记忆,消除了心中郁积的烦躁。欢快的河水,像大地的女儿抛下的缎带,丰富的情感,润养岸边的村庄、田野。慢悠悠走动的牛车,铃铎的叮咚声,让我想起童年的欢乐。不远处的土地上,一头牛拉动犁杖。农人的吆喝声,听后特别舒坦,不像汽车的噪音,扯破耳膜。牛听着主人的指挥,犁划开黑土地,犁尖被土地磨得锃亮,没一点斑斑锈迹。农人神情专注,无一丝杂念,那一

15、刻,她在倾听土地和犁的情语,翻耕的泥土,像一朵朵开放的花儿,舒展的叶子,浸润清晨的露水,漫着花的清新。我在鲁北平原,见过忙春的景象。有的人家牲口紧张,一家老少齐上阵,爸爸扶犁,子女和妻子拉犁。套绳搭在肩头,弯弓腰身,一步一种脚印,留在身后的土地上。汗水湿透衣服,滴落在泥土中。人和土地的情感,不是一两句简朴话说得清的。我扶过犁,上学时,学工学农的热潮铺天盖地,风起云涌。一种学期要有多少学时学工学农,走出校门,到广阔的天地里去学习劳动。上农业课的教师是个男教师,课堂上除了授课本的知识,她还说了诸多的趣事。在她下乡的邻屯,有一种上海知青,刚到东北的时候,闹了好多的笑话。上海弄堂长大的年轻人,细皮嫩肉

16、,穿着统一发的黄大棉衣,戴着黄棉帽子,操一口南方口音,惹得乡下人好喜欢。她们还不知苦难的滋味,对乡村事事感到新鲜:板障子、柈子垛、土炕、雪堆、屋檐下的冰溜子。看村头往地里拉粪的牛车,觉得很故意思,就像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在战场上,对着前方大声地喊道:“迈进!”牛车一动不动,急得不断地拍打牛身,牛慢慢地倒刍,听不懂知青小伙子在说什么,更听不懂江水滋润的南方话。我们喜欢男教师的实习课,在田间地头的劳动,掺杂玩耍的因素。有一次,我们到学校的学农基地上课,一张犁摆在地头,她牵来牛,教同窗们如何上套,讲耕地对一年的重要性。她做一系列的示范,告诉我们在扶犁中注意哪些环节,牛在她的吆喝声中,拉着犁听话地向前走。犁翻开土地,男教师扶犁的神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种同窗都要上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