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徽省限制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12KB
约7页
文档ID:400873639
安徽省限制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_第1页
1/7

淮北矿工总医院安徽省限制类医疗技术l=J|==―、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1、冠脉介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序号质量控制指标效果评价1.1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逐步提高1.2冠脉介入治疗临床成功率逐步提高1.3冠脉介入治疗住院死亡率逐步降低1.4择期冠脉介入治疗住院死亡率逐步降低1.5冠脉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逐步降低1.6STEMI患者发病12小时内接受直接PCI率逐步提高1.7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到院至导丝通过靶血管(DTD) 平均时间逐步降低1.8接受PCI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 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的比率逐步提高1.9例次平均支架数监测比较1.10冠脉介入治疗术前双重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逐步提高1.11冠脉介入治疗住院期间他汀类药物使用率逐步提高2、先心病介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序号质量控制指标效果评价1.1先心病介入治疗成功率逐步提高1.2先心病介入治疗后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逐步降低1.3先心病介入治疗封堵器移位或脱落发生率逐步降低1.4先心病介入治疗溶血发生率逐步降低1.5先心病介入治疗心脏压塞发生率逐步降低1.6先心病介入治疗输血率逐步降低1.7先心病介入治疗非计划二次手术率逐步降低1.8先心病介入治疗住院死亡率逐步降低3、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序号质量控制指标效果评价1.1CIED植入术住院死亡率逐步降低1.2CIED植入术心脏压塞发生率逐步降低1.3CIED植入术导线脱位发生率逐步降低1.4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导管消融治疗率成功率逐步提高1.5导管消融治疗后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逐步降低1.6导管消融治疗心脏压塞发生率逐步降低1.7导管消融治疗住院死亡率逐步降低4、监测要求(1) 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严格 按照《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 版)》指标定义进行填报。

2) 心血管内科负责填写上报该项技术的质量控制指 标,科室建立病例数据库,明确数据采集方式,尽可能使用 信息化方式采集质控指标数据,每月及时、准确、完整地报 送该项技术开展情况的数据信息,并进行相关质量控制指标 数据的分析、评估,形成分析评估报告,及时上报医务部二、人工关节置换技术1、人工关节置换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序号质量控制指标效果评价1.1人工关节置换适应症符合率逐步提高1.2人工关节置换成功率逐步提高1.3人工关节置换并发症发生率逐步降低1.4人工关节置换非计划二次手术率逐步降低1.5人工关节置换住院死亡率逐步降低1.6平均住院日逐步降低1.7患者随访率逐步提高2、监测要求(1)人工关节置换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按照《人 工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2012年版)》及结合重点手术监测 指标定义进行填报2)骨科负责填写上报该项技术的质量控制指标,科室 建立病例数据库,明确数据采集方式,尽可能使用信息化方式 采集质控指标数据,每月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该项技术开 展情况的数据信息,重点对人工关节置换并发症、非计划二次 手术及死亡病例,科室逐例进行重点讨论,分析,形成书面分 析报告,及时上报医务部。

三、脑血管介入治疗技术1、脑血管造影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序号质量控制指标效果评价1.1脑血管造影术(DSA)前无创影像评估率逐步提高1.2脑血管造影术中非离子型对比剂应用率监测比较1.3脑血管造影术造影阳性率逐步提高1.4脑血管造影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逐步降低1.5脑血管造影术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逐步降低1.6脑血管造影术死亡率逐步降低2、颈动脉支架置入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序号质量控制指标效果评价1.1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mRS评估率逐步提高1.2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颈动脉无创影像评估率逐步提高1.3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手术指征符合率逐步提高1.4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规范化药物治疗率逐步提高1.5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保护装置使用率监测比较1.6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技术成功率逐步提高1.7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并发症发生率逐步降低1.8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出院规范化药物治疗率监测比较1.9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卒中和死亡发生率逐步降低1.10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后同侧缺血性卒中发生率逐步降低3. 监测要求1) 脑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按照《神 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指标定义进行填 报。

2) 神经内科负责填写上报该项技术的质量控制指标, 科室建立病例数据库,明确数据采集方式,尽可能使用信息化 方式采集质控指标数据,每季度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该项 技术开展情况的数据信息,并进行相关质量控制指标数据的分 析、评估,形成分析评估报告,及时上报医务部三、专科医疗技术质量控制指标(―)消化内镜诊疗技术1、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序号质量控制指标效果评价1.1四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占比逐步提高1.2三级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占比逐步提高1.3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完整率逐步提高1.4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优良率逐步提高1.5结肠镜盲肠插管成功率逐步提高1.6消化内镜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逐步降低1.7食管癌早期诊断率逐步提高1.8胃癌早期诊断率逐步提高1.9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率逐步提高2、监测要求1) 消化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按照《消 化内镜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1年版)》指标定义进行填报;(2) 消化内科负责填写上报该项技术的质量控制指标, 科室建立病例数据库,明确数据采集方式,尽可能使用信息化 方式采集质控指标数据,每月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送该项技 术开展情况的数据信息,并进行相关质量控制指标数据的分析、 评估,形成分析评估报告,及时上报医务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