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虫教学反思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00545866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毛虫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小毛虫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小毛虫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小毛虫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小毛虫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毛虫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毛虫教学反思(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小毛虫教学反思小毛虫说课小毛虫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写的寓言故事。一条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并不悲观失望,而是尽心竭力地做着自己的工作,终于它变成了一只灵巧轻盈的蝴蝶。通过毛虫的羽化,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惟有这样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为。根据教材要求,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重心应完成从识字向阅读的过渡。本单元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短文理解词句,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在教学本课时,学习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上,学习边读、边思,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伙伴间的交流从而理解一些关键词、句,增强对文章的感

2、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小毛虫的笨拙是一个重点,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首先,通过读,抓住关键词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如: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通过对小毛虫句子的反复朗读,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的意思。同时,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器官去感受文字所描述的情境,便于学生去回味语言的无穷魅力。然后,教师着力在朗读上加以指导,让学生读出语气。这样,学生能读出语感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就基本到位了。教学中,我还采

3、用多种朗读形式,比如:自由读、轻声读、指名读、男女生读使学生采用自己喜欢读的形式进行“读”的训练,通过“读”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动画理解“轻歌曼舞、挪动”的意思,以欢快、轻松的朗读体会“各种昆虫”的美好生活。通过对小毛虫句子的反复朗读,读后想一想“你想对小毛虫说什么?”并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了一点点”、“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的意思。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可怜”,这时,学生内心的感受就会自然体现在低沉、缓慢的朗读中。同时在读中加深对词句的理解。课文的3、4节是文本的重点段落,运用默读、引读的方法,初步了解虽然小毛虫可怜而又笨拙,但它并不因此而悲观失望,而是尽心竭力地做自

4、己该做的事情。对于第5节中描写蝴蝶美丽和灵巧的句子,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小毛虫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从而为小毛虫而高兴。新大纲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这一段话对读作了很好的定位。在新课程理念的支撑下,我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想象,训练学生从朗读中自己感悟课文的真谛,以学生为主体,变“教材”为“用教材”,灵活运用课件及图片,灵活运用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篇二:二年级下22、小毛虫 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生字11个,并在老师地指导下正确描摹“昆、弃、拙、辰、察”。积累6个

5、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能按标点停顿,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或第5小节。3、巩固复习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4、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在别人抛弃你的时候不能悲观失望,要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边读边思:小毛虫对于自己不如别的昆虫这个事实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又是怎样做的?通过对一些关键词句的理解来体会文章的味道。教学难点让学生用查找词语中不理解的字的意思这种方法来过解词义,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一些理解词句的方法。教学时间一教时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揭示课题:1、同学

6、们,在第10课迷人的蝴蝶谷中,我们知道了蝴蝶的美丽。谁能说说2、蝴蝶美在哪里?学生自由回答。3、蝴蝶外形美丽,受到人们的喜欢,可又有谁知道蝴蝶小时候又是什么样的呢?(蝴蝶小时候是一只毛毛虫。)4、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呢?学了第25课以后就知道了。5、出示课题25 小毛虫二、学习课文1、2节1、刚出生的小毛虫是什么样的呢?2、指名朗读,交流:小毛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可怜、笨拙理解“笨拙”学习生字:拙(读准翘舌音并书写)3、朗读体会:文中哪些词句说明小毛虫很可怜、很笨拙?用直线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1)“小毛虫很可怜,既不会飞,也不会跑。”指导朗读第1节。2)“小毛虫的动作很笨拙。”理解“

7、笨拙”,“笨拙”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小毛虫的动作笨拙?出示第2节,想一想这节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指导朗读。4、朗读课文第1、2节,感知小毛虫笨拙的模样。二、学习第五节。1、这样一只笨拙的小毛虫,最后小变成了怎样的蝴蝶?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 板书:美丽 轻盈学习生字:盈3、自由轻声读,用曲线划出描写蝴蝶灵巧、轻盈的句子。再读读。4、读读有关的语句,用文中语言练习说话:因为?,所以我高兴。我高兴,是因为?5、指导朗读第5节6、查字典学习词语,理解意思:这一节有几个词语很难理解,我们可以用查字典的办法来解决:时辰( )( ) 雾蔼( )( )三、研读课文,理解词句。(一)学习第3、4节1

8、、笨拙的小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呢?师生齐读第3、4节。2、师:读了以后,你最佩服小毛虫什么呢? 板书:不悲观 不羡慕3、(媒体)演示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1) 语言实践: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2) 指导朗读。四、朗读全文,小结复习1、师:让我们再读课文,体会小毛虫尽心工作的情景。2、师:课文学完了,相信小毛虫尽心竭力地工作在大家心里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对着小毛虫说说心里话。板书:尽心竭力五、拓展作业。1、拓展:(1)练习:填上合适的词语。(课后练习“写”中的1)(2)出示句式:我看着小毛虫挥舞着翅膀渐渐地消失在蓝色的雾霭中,想对它说:“ 。”2、作业:(1)抄写词语:

9、观察、昆虫、羡慕、抛弃、笨拙、挪动(2)抄写句子:每个人都有各自该做的事情。(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或第5小节。附板书设计:不悲观 不失望 (笨拙)小毛虫蝴蝶(灵巧 轻盈)教学反思:小毛虫是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写的寓言故事。一条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要想脱胎换骨,要想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心竭力地“工作”。通过毛虫的羽化,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惟有这样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为。篇三:小毛虫教学反思小毛虫教学反思篇一:小毛虫>教学反思小毛虫是意大利着名的艺术家达芬奇为小朋友写的寓言>故事。文章

10、描写了一条小毛虫从结茧都破茧羽化的变化过程。一条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想要脱胎换骨,想要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心竭力地“工作”。通过小毛虫的羽化过程,告诉每个孩子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每个人都有该做的事情,一切事物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 教学目标中注重理解词语方面的要求,注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教学目标中还有阅读方面的要求,正确朗读课文是基本要求,每位学生都应该努力达到。而教学目标3“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每个人都有该做的事情,一切事物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的道理。”,则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理。接过磨课

11、的第二棒后,在教学目标及整体思路大致不变化的情况下,做了一些小调整。下面就简单说说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的积累一些经验及出现的一些问题。一、本课教学在磨课时经过商量,分了两课时进行教学。原意是为了贯彻减负增效,而且本课生字较多、较难,才将预习和生字教学放在第一课时,分散难点。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这一尝试不利于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显得有些割裂。二、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欲望通过一个flash引入,让他们仿佛听到了昆虫们轻快的歌声,看到了昆虫们优美的舞姿,轻而易举地就理解了“轻歌曼舞”的意思,感受到昆虫们的快乐和喜悦,与小毛虫的可怜形成对比,为更好的理解小毛虫的可怜做好铺垫。在体会蝴蝶的灵巧

12、、轻盈、美丽时,运用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教师范读等,让学生能充分感受蝴蝶的美丽,与上文小毛虫的可怜、笨拙形成对比,从而近一步体会一条可怜而又笨拙的小毛虫想要脱胎换骨,想要羽化成为美丽的蝴蝶,必须经过自己尽心竭力地“工作”,体会每个人都有该做的事情,一切事物都将按自己的规律发展。三、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将主线更明确化,给予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 本课在进行教学设计中,设立了两条主线,一条是小毛虫与其他昆虫进行对比;另一条是小毛虫与自己后来变成的蝴蝶进行对比。但在教学过程中,第二条主线的对比不够清晰,且在学习过程中,一节一节相扣引导学生学习,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在课后,我反复思量这里的环节

13、到底应该怎样设置。在进行反复的思考后,觉得可在学生找出“()的小毛虫”和“()的蝴蝶”之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找出体现小毛虫可怜和笨拙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交流学习,这样,不仅能避免问题太散太杂的缺点,还能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四、要进一步加强朗读,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在我原先的教学设计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但在课堂过程中,觉得时间不太够,便减少了一些朗读的量,在指导朗读上,也是急匆匆带过。但课后仔细想来,课堂上时间再紧张,也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且,朗读上的缺少,让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如理解“笨拙”一词时,让学生找出体现小毛虫笨

14、拙的词句时,在学生找出词句后,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理解,在学生理解较生涩的情况下,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显得问题多而散。此时,就应引导得少而明确,放手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真正体会小毛虫的笨拙。五、说话训练要有层次性,预设答案要多元化。本课进行了两个说话练习,>同桌进行想象对话:一是“当小毛虫尽心竭力地吐丝结茧时,其他昆虫看到了会说些什么?小毛虫又会说些什么?”;二是在小毛虫变成蝴蝶之后,“昆虫们已经认不出这只灵巧、轻盈、美丽的蝴蝶就是以前那条可怜、笨拙的小毛虫了,它们之间又会说些什么?”。希望通过两个说话练习,不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并且能够让学生通过前后两次

15、对话,近一步理解文章寓意。但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学生在两个说话练习中停留的深度基本相同,而这时,我没有进行充分的引导,没有体现出这两个说话训练的层次性,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应该删去其中一个说话练习,将另一个说话练习说好说透说深入,达到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在进行说话练习过程中,学生选择的对象比较一致,虽然此前在教学设计中,我预设了多种答案,并且预设引导学生选择对象多元,但在具体课堂实践过程中,却没有具体进行引导,导致学生说的面比较窄。篇二:小毛虫教学反思这次我选择的是中班美工活动小毛虫,整个活动有两个目标,第一是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毛毛虫的动态特征,第二是感受动手制作毛毛虫的乐趣。这个活动结束之后,我自己进行了反思,觉得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的注意力也很集中,毛毛虫吸引力他们。但是整个活动的设计和目标好像不大符合,有点笼统,重点在活动中不够突出,在环节的安排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二个环节中,请幼儿学一学毛毛虫,慢慢爬,扭一扭,特别是请幼儿上来表演毛毛虫的时候,几乎全部的幼儿都举手了,他们都很想学学,但是我只是请了几个小朋友,而且请上来的小朋友也只是做了毛毛虫的造型和动作,没有扭起来和爬起来。我想在这一环节中应该先是老师示范,然后再请几个小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