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总结公式(热门10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00545525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数学总结公式(热门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数学总结公式(热门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数学总结公式(热门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数学总结公式(热门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数学总结公式(热门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总结公式(热门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数学总结公式(热门10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数学总结公式(热门10篇)高三数学总结公式 第1篇合乎一定条件的动点所形成的图形,或者说,合乎一定条件的点的全体所组成的汇合,叫做满足该条件的点的轨迹.轨迹,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凡在轨迹上的点都合乎给定的条件,这叫做轨迹的纯正性(也叫做必要性);凡不在轨迹上的点都不合乎给定的条件,也就是合乎给定条件的点必在轨迹上,这叫做轨迹的完备性(也叫做充沛性).【轨迹方程】就是与几何轨迹对应的代数描述。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根本步骤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出动点M的坐标;写出点M的汇合;列出方程=0;化简方程为最简形式;检验。二、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的常用办法:求轨迹方程的办法有多种,常用的有直译法、定义法、

2、相关点法、参数法和交轨法等。直译法:直接将条件翻译成等式,整理化简后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办法通常叫做直译法。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那么可利用曲线的定义写出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办法叫做定义法。相关点法:用动点Q的坐标x,y表示相关点P的坐标x0、y0,然后辈入点P的坐标(x0,y0)所满足的曲线方程,整理化简便得到动点Q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办法叫做相关点法。参数法:当动点坐标x、y之间的直接关系难以找到时,往往先寻找x、y与某一变数t的关系,得再消去参变数t,得到方程,即为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办法叫做参数法。交轨法:将两动曲线方

3、程中的参数消去,得到不含参数的方程,即为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方程的办法叫做交轨法。_译法: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x,y);列式列出动点p所满足的关系式;代换依条件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关于X,Y的方程式,并化简;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合乎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高三数学总结公式 第2篇无穷递减等比数列a,aq,aq2aqn其中,n趋近于正无穷,q注意:1我们把|q|2S是表示无穷等比数列的所有项的和,这种无限个项的和与有限个项的和从意义上来说是不一样的,S是前n项和Sn当n的.极限,即S=S=a/1q高三数学总结公式

4、第3篇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5、、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

6、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汇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则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7、、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高三数学总结公式 第4篇立体几何公式名称符号面积S体积V正方体a边长S=6a2V=a3长方体a长S=2ab+ac+bcV=abcb宽c高棱柱S底面积V=Shh高棱锥S底面积V=Sh/3h高棱台S1和S2上、下底面积V=h(S1+S2+S12/2)/3h高拟柱体S1上底面积V=hS1+S2+4S0/6S2下底面积S0中截面积h高圆柱r底半径C=2rV=S底h=rh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底=R2S侧侧面积S侧=ChS表外表积S表=Ch+2S底S底=r2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hR2r2直圆锥r底半径h高V=r2h/3圆台r上底半

8、径R下底半径h高V=hR2+Rr+r2/3球r半径d直径V=4/3r3=d2/6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a2=h2rhV=h3a2+h2/6=h23rh/3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h3r12+r22+h2/6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2Rr2=2Dd2/4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V=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高三数学总结公式 第5篇一、对数函数log.a(MN)=logaM+logNloga(M/N)=logaM-logaNlogaMn=nlogaM(n=R)

9、logbN=logaN/logab(a0,b0,N0 a、b均不等于1)二、简单几何体的面积与体积S直棱柱侧=c*h(底面周长乘以高)S正棱椎侧=1/2*c*h(底面的周长和斜高的一半)设正棱台上、下底面的周长分别为c,c,斜高为h,S=1/2*(c+c)*hS圆柱侧=c*lS圆台侧=1/2*(c+c)*l=兀*(r+r)*lS圆锥侧=1/2*c*l=兀*r*lS球=4*兀*R3V柱体=S*hV锥体=(1/3)*S*hV球=(4/3)*兀*R3三、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及距离公式(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x2-x1|(2) 平面上两点A(x1,y1),(x2,y2)间的距离公式|AB|

10、=sqr(x2-x1)2+(y2-y1)2(3) 点P(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公式 d=|Ax0+By0+C|/sqr(A2+B2)(4) 两平行直线l1:=Ax+By+C=0,l2=Ax+By+C2=0之间的距离d=|C1-C2|/sqr(A2+B2)同角三角函数的根本关系及诱导公式sin(2*k*兀+a)=sin(a)cos(2*k*兀+a)=cosatan(2*兀+a)=tanasin(-a)=-sina,cos(-a)=cosa,tan(-a)=-tanasin(2*兀-a)=-sina,cos(2*兀-a)=cosa,tan(2*兀-a)=-tanasin(兀

11、+a)=-sinasin(兀-a)=sinacos(兀+a)=-cosacos(兀-a)=-cosatan(兀+a)=tana四、二倍角公式及其变形使用1、二倍角公式sin2a=2*sina*cosacos2a=(cosa)2-(sina)2=2*(cosa)2-1=1-2*(sina)2tan2a=(2*tana)/1-(tana)22、二倍角公式的变形(cosa)2=(1+cos2a)/2(sina)2=(1-cos2a)/2tan(a/2)=sina/(1+cosa)=(1-cosa)/sina五、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余弦定理:a2=b2+

12、c2-2bccosAb2=a2+c2-2accosBc2=a2+b2-2abcosCcosA=(b2+c2-a2)/2bccosB=(a2+c2-b2)/2accosC=(a2+b2-c2)/2abtan(兀-a)=-tanasin(兀/2+a)=cosasin(兀/2-a)=cosacos(兀/2+a)=-sinacos(兀/2-a)=sinatan(兀/2+a)=-cotatan(兀/2-a)=cota(sina)2+(cosa)2=1sina/cosa=tana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

13、nb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拓展阅读:高三如何恶补数学这三个学霸的答案有上万人点赞!还有一个月高考了,数学成绩只有四五十分,其他科都还行,如果数学成绩能到达120,一本应该没问题了,数学一直不知道该怎样学,数学公式背完之后该怎样去复习,能提高到120吗该怎样复习希望大家给个倡议或者制定个方案。要学会放弃作为大二数学系的学长,我想告诉你

14、。第一,学会放弃。我当时高考是150分,10道选择,5道填空,6个大题。要明白大多数人是不需要做完所有的题,只要把简单题做对,中档题做好,难题可狂草,分一般不低,前8个选择,前3个填空,前4个大题做全对就已经能拿到大略100分了,再加最后两个选择可能猜对1个吧,填空能蒙对一个吧,最后两个大题动1.2个问吧,110+是妥妥的。不要再做那些难题,偏题,怪题了,没用。回归教材,抓住根底才是王道。第二,摆正心态。如果你不是追求清华北大上交复旦这样的国内顶尖大学,或许现在的学校排名参照往年没有到达那类学校的高度,则还是静下心来钻根底吧,答主高考之前一直面对我只是普通一本的成绩妄想考人大,大把时间做难题,结果高考卷子下来题目爆简单,同考室还有提前半小时交卷的一不小心做得对的题粗心做错结果优势科目的数学只有120多,就加上惨不忍睹的英语,来到了现在这个学校,数学单科还没有我们班上那些我平时甩几十分的人高,所以说还是回归根底吧!第三,善于总结。前面的同志们都总结了许多办法了,我也不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