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X射线装置辐射平安评估报告,医院X射线辐射平安检测报告(2014-04-02 10:10:38)转载▼标签: x射线装置辐射平安检健康 某医院X 射线诊断工作场所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1.概述1.1建设项目名称和地址1.2建设性质1.3工程规模和人员结构该新建项目位南通市通州区某人民医院病房大楼东侧,拟建设五层门急诊大楼,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800万元门急诊大楼位于老院区东侧,为地上4层,地下1层拟建项目放射科位于门急诊大楼底层东北角一块相对独立区域,设有4个X射线机房,其中1个CT机房、1个DR机房、1个胃肠透视室、1个备用摄片室CT室和DR机房面积各58.5平方米,其中X射线室运用面积35平方米;胃肠透视室和备用机房面积为39平方米,X射线室运用面积29平方米放射工作场所的射线装置主要是将现有医用诊断X线机移入运用,放射科现有X线机基本状况见下表医用诊断X线机名称生产厂家型号管电压(KV)管电流(mA)X线CT机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公司NeuViz.Dual型140300DR摄片机德国西门子医疗器械公司MulTix.Compact130500胃肠透视机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XG-510A125500X线摄片机北京万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ZFs.302-11253001.4评价范围本报告书评价范围涉与《南通市通州区第八人民医院新建门急诊大楼工程初步设计》中拟建的放射诊断工作场所,内容包括射线装置在运用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危害因素,并可能对人员与四周环境的电离辐射影响进行专项评价。
1.5编制依据(略)1.6评价目标1.6.1防护设计原则1.6.1.1对于符合正值化的放射工作实践,以放射防护最优化为原则,使各类人员的受照剂量不仅低于规定的限值,而且限制到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辐射水平这一考虑包括了正常运行、修理以与应急状态,也包括了具有确定概率的导致重大照射的潜在照射的状况1.6.1.2在防护设计时,充分考虑辐射防护的发展(如GB18871-2002、ICRP60、IAEA115以与国家基本放射防护标准,已把剂量当量限值降低),也考虑到公众对辐射的心理因素,还为防护设计与施工保守地留有二倍平安系数1.6.2剂量限值1.6.2.1工作人员剂量的年限值(略)1.6.3评价目标:1.6.3.1在考虑了最优化原则后,屏蔽设计时,年剂量目标值应不高于下列值:职业放射工作人员:2 mSv/a公众成员:0.1 mSv/a1.6.3.2按防护设计原则和年剂量目标值,导出剂量率目标值定为:射线装置工作时,距屏蔽室墙外壁30cm处的辐射当量剂量率不大于2.5μSv/h对于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的职业放射工作人员,即使居留因子为1,按年照射时间500小时(每年250天,每天2小时)计算,年累积剂量仅为1.25mSv/a,低于年剂量目标值,并低于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10;对于公众成员,居留因子为1/16时,年累积剂量为0.078 mSv/a,低于年剂量目标值,并低于年有效剂量限值的1/10。
2.场址和对公众的影响2.1场址环境2.1.1该新建项目位于南通市某人民医院内,病房大楼东侧,南临平刘公路,西面是医院内病房大楼,东面是农村公路距民房20米远、北面是河道拟建设门急诊大楼,规划建设面积4000平方米,楼长46米,宽41米地上4层,地下1层,集门诊、急救、医技工作场所于一体医院在底层东北侧一端设置放射工作场所,放射工作场所为一块相对独立区域2.1.2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块原为平东村村部和部分居民楼区无其它放射性污染源,所在地区环境辐射水平目前趋于通州区环境放射性本底背景值水平(2-8)×10-2μGy.h-12.2对公众的辐射影响放射工作场所的X射线机房周边区域,如更衣室、办公室、走廊、庭院与毗邻道路等有人员活动的区域为放射防护主要目标,如屏蔽防护措施得当,其电离辐射水平将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平安基本标准》(GB188713-2002)和《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平安的基本平安标准》(IAEA平安丛书NO.115,1997年)规定的公众剂量限值和本屏蔽设计的年剂量目标值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3.1辐射源项分析3.2辐射危害因素分析3.3可能产生的放射性危害(1)放射性皮肤损伤(2)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4.拟实行放射防护设施4.1选址放射工作场所位于门急诊大楼底层东北侧一端,为一块独立区域。
4.2机房布局该医院为二级乙等医院,依据医院放射科规模的大小和X射线机房的多少,接受全分隔式布局将放射科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是X射线工作人员业务活动通道和操作室;中层是各种X射线检查室;外层是患者候诊走廊各层之间有不同形式的防护门相通4.3建筑设计放射工作场所要求每一间X射线机房运用面积均大于24平方米CT和DR机房运用面积约35平方米,胃肠室和备用机房运用面积约29平方米,层高为3米,机房X射线机主照射方向和其他方位的墙体厚度为370mm的粘土砖墙(1.6g/cm-3),内外水泥粉刷,相当于3个铅当量防护上下楼板为15cm厚混凝土浇注体防护层,CT室上下楼板要达到相当于3个铅当量防护,可为25cm厚混凝土浇注体或15cm厚混凝土浇注体再加其它防护;门窗为专业厂家制造的相当2mm厚铅板防护层(其中CT室大门为推拉式的,内衬3mm厚铅板防护层);视察窗用20mm厚一般铅玻璃相当于3个铅当量4.4分区管理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平安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规定,CT机房、DR机房摄影片机房和透视机房应设为限制区进行管理,机房限制室与走廊应设为监督区进行管理4.5通风设施依据《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的规定,机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可实行开窗或安装换气扇方式,在机房大防护门对侧墙高2.5m以上设置排风扇并应有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度工作期间,机房每小时换气2-3次为宜4.6警告标记依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平安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 的规定,在四个机房门外应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记,并安设醒目的工作指示灯4.7屏蔽设计X射线机的核心部分是X射线管,X射线管是装在屏蔽套中的,屏蔽套上留有可供有用线束通过的窗口,即主照射方向,对无用而有害的X射线,出厂时即有足够的屏蔽,泄漏量不超过相应的标准机房的屏蔽利用计算模式和项目供应的数据计算相应透射系数B,利用B值即可通过透射曲线得出相应的材料所需厚度将其与项目供应的屏蔽厚度进行比较,评价项目防护规划是否满足要求射线照射的防护墙为主屏蔽墙,其余墙壁与屋顶为次屏蔽墙计算模式 初级射线屏蔽计算B≤HR2/WUT次级射线屏蔽计算η≤6×104HR2I/WT式中:W—周工作负荷 U—利用因子 T—居留因子H—每周剂量限制参考值 R—参考点与放射源的距离B—透射系数 η—透射比H—周屏蔽设计目标值(工作人员取0.04mSv/Week,公众取0.002 mSv/Week)计算结果见表1表1 一般机房机房计算因子和屏蔽厚度计算值位置东墙南墙西墙北墙屋顶*机房大门防护门参考点所区域限制室备用摄片机房走廊走廊门诊换药室走廊限制室T11/41/41/41/41/41表2 CT机房机房计算因子和屏蔽厚度计算值位置东墙南墙西墙北墙屋顶机房大门防护门参考点所区域DR机房走廊走廊限制室B超室走廊限制室T1/41/41/411/41/41*螺旋CT的X射线管要做360度旋转运动,U利用因子为1/4,北墙处U为1/16。
表3 DR机房机房计算因子和屏蔽厚度计算值位置东墙南墙西墙北墙屋顶机房大门防护门参考点所区域办公室走廊CT机房限制室B超室走廊限制室T11/41/411/41/41依据计算机房防护所需最大屏蔽厚度均低于项目设计屏蔽厚度因此,该设计满足防护要求4.8防放射性污染本项目运用射线装置,断电后即没有射线产生,不产生放射性污染4.9个人防护用具医院制定了个人防护用具的配备支配,支配配置铅眼镜、铅围脖和铅防护服依据《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GBZ130-2002的规定,机房应配备受检者的各种帮助防护用品,以与固定特殊受检者的各种用品4.10三废处理本项目运用射线装置,不产生放射性三废5.放射防护监测5.1个人剂量监测依据《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个人剂量管理的要求,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需佩戴外照射个人剂量计,并按本单位制定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定期进行个人剂量监测,个人剂量监测的实施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检测机构负责所用热释光剂量计为LiF(Mg.Cu.P)元件,须经过计量部门刻度个人剂量监测频度为三个月1次,由监测单位出具个人剂量检测报告,遇有事故状况随时送检,受检单位应细致做好剂量片计的收发和佩戴工作,并将个人剂量监测结果登记在《放射工作人员证》上。
被监测人员应包括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工作相关人员同时建立这些人员的个人剂量档案,进行档案化管理,与时登记剂量监测数据,数据应完整,对每个人员的年累积剂量进行评估,并对个人剂量档案妥当保管,保管时间应不少于脱离放射工作后的20年遇到较高水平的局部照射时,应佩戴附加剂量计有可能造成体内污染时,应进行内照射剂量监测5.2工作场所监测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6号令)的规定,放射工作场所应进行定期的放射防护监测医用诊断X射线机新安装后,应对X射线机防护性能进行全面检测,并对X射线机机房防护设施的辐射平安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投入运用正常运用中的X射线机,每年应进行一次X射线机主要防护性能检测的监测,以与机房防护设施检查测试包括X射线源组件泄漏辐射的检测、有用线束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立位和卧位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空气比释动能率的检测,以与机房四周工作场所的透射和泄漏剂量检测,如限制室、防护门缝、窗外,四壁墙外、顶棚上等处,运用合格的X射线剂量仪对以上各处进行剂量检测,重点检测可能发生射线泄漏的地方,并记录检测数据检测方法参照《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GBZ138-2002)的要求。
运用单位应对工作场所监测数据进行管理,妥当保管,并视察监测数据的变更,发觉防护薄弱环节运用单位应配备必要的质量限制检测仪器,仪器须经检定合格,并按规定进行质量保证管理5.3场所外的环境监测定期对X射线机房四周环境辐射平安进行检测,一般每年一次,监测范围和监测点的布置应包括机房四周公众经常活动的场所,如候诊走廊、毗邻公用房间、护墙外道路等应重点监测有人员长期驻留的场所以上全部监测数据均应细致记录,建立档案在记录监测结果时,应同时记录监测条件、测量方法和仪器、测量时间和测量人定期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放射卫生防护和监测措施的建议6.辐射危害评价辐射危害评价暨X射线机房屏蔽厚度的核实,医院放射科已有X射线机中,最大工作管电压为130KV、工作管电流为500mA选取工作管电压为130KV的CT机和100KV的X射线机分别作为CT室和一般放射的代表性辐射污染源X射线机在工作状态下对人员与环境的辐射影响主要是X射线通过墙体的透射和门窗的漏射X射线的基本防护原则是削减照射时间,加长与X射线源的距离与进行适当的屏蔽6.1有用线束屏蔽厚度的核实a.一般X射线机房一般X射线机机房墙体厚度设计为370mm的粘土砖墙,内外水泥粉刷(相当于3mm厚铅板防护层),一般机房工作空间为5.75×5.20m2,预料计算点取墙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