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企业IT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技术方案

上传人:尘** 文档编号:399179660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大型企业IT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技术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某大型企业IT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技术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某大型企业IT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技术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某大型企业IT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技术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某大型企业IT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技术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大型企业IT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技术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大型企业IT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技术方案(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型企业IT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技术方案目录1项目背景52建设原则62.1标准化原则62.2访问速度优先原则62.3扩展性原则62.4大集中原则62.5安全性和稳定性原则73需求分析83.1业务需求83.2功能需求83.2.1用户角色83.2.2监控管理中心建设83.2.3个人门户93.2.4基础平台93.2.5监控大屏94总体设计104.1架构设计104.1.1总体架构设计104.1.2逻辑架构设计114.1.3功能架构设计124.1.4技术架构设计134.1.5网络拓扑设计144.2业务流程设计154.2.1业务流程图154.2.2业务流程描述154.3数据流程设计164.3.1数据流程图16

2、4.3.2数据流程描述165功能设计175.1用户角色175.1.1功能描述175.1.2功能实现175.2监控管理中心建设175.2.1资产配置185.2.2监控管理185.2.3告警及工单管理215.2.4统计分析215.3个人门户225.3.1功能描述225.3.2功能实现225.4基础平台235.4.1系统管理235.4.2流程管理245.4.3采集平台255.5监控大屏265.5.1功能描述265.5.2功能实现265.6系统功能清单276接口设计286.1接口概述286.2接口协议286.3接口频率286.4主要字段287数据模型设计297.1数据表设计297.2数据结构关系设计3

3、18非功能性设计328.1软件存储设计328.2系统性能设计328.3系统可靠性设计328.4系统安全性设计339实施方案359.1实施原则359.2实施策略369.3实施步骤379.3.1实施流程379.3.2项目启动阶段389.3.3需求分析阶段399.3.4需求规格阶段399.3.5设计阶段409.3.6开发阶段409.3.7测试阶段419.3.8试运行阶段419.3.9验收阶段429.3.10项目维护阶段429.4项目实施工作内容439.4.1项目需求分析439.4.2项目原型系统搭建439.4.3项目测试及验收449.4.4项目培训和和功能调试689.4.5后期维护与应用升级689.

4、5项目组织管理689.5.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机制699.5.2组织结构699.6项目质量管理739.6.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739.6.2质量控制过程739.6.3质量评定计划739.6.4质量管理措施749.6.5软件质量控制7410项目服务7810.1服务工期7810.2服务计划7810.3项目维护期7810.4驻场服务7810.5交付文档7810.6技术支持7910.6.1规划支持7910.6.2售后服务821 项目背景随着企业数字化的迅猛发展,给IT运维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子公司运维现状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人工运维检查,效率低下、工作量大l 随着新技术引入、新模块迭代,系统复杂度显著增

5、强,单靠人工检查,工作量大,效率低下,无以为继;l 企业各在用系统和核心平台采用了不同的框架、开发技术,系统复杂度日益增高,新的故障类型也在不断涌现,对运维人员的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2、 问题感知能力薄弱,导致用户满意度低l 对子公司系统故障感知能力薄弱,无法及时处理故障,用户满意度降低。l 子公司各系统应用规范日益增大,其中WLAN平台已接入49客户,涉及2500个AP;视频监控平台已接入23个客户,涉及90路视频,智慧社区已承载200社区,连接设备1770个。2 建设原则本项目在软件设计方面严格按照相应的国际、国家标准和规范。在项目设计中,重点考虑具备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使系统

6、具有扩展性的升级能力、安全性和保密性、标准化和开放性、灵活性和兼容性。2.1 标准化原则本项目中所有应用系统的接口、网络数据格式等将严格遵循标准化,对于部分非标准的业务应用内容,也将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为工作人员设计弹性化的系统应用,以确保与其他标准化应用的充分兼容。2.2 访问速度优先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文件大小,并通过良好的网络部署设计架构,以满足网络传输的需求;互动过程的网络带宽要求应适合一般带宽接入环境的网络用户访问。2.3 扩展性原则扩展性原则包含2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功能的扩展,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系统的功能可能将进一步扩大,因此,我们在设计系统的部署架构时,会

7、考虑到这方面的需求,使整个平台在软硬件上都具备很强的扩展能力,方便以后更多功能模块的扩容与改造;二是用户数量的扩展,由于业务的不断开展和增加,势必将带来管理用户的增加,使平台用户数量增多,本系统在进行建设部署时,会考虑到未来用户数量增多、数据负载超过现有设备的问题,使整个平台具备随时扩充用户的能力,有效地保证在各个应用层面的可伸缩性。2.4 大集中原则部署设计需要以集中和分布相结合为原则。本项目的设计采用数据集中、业务和服务分布的原则,使数据的处理最终在统一数据服务器进行数据的汇总和分析。通过对整个体系框架实行分层、逐级设置权限操作,为内、外部提供有效、充分的操作手段。2.5 安全性和稳定性原

8、则本系统部署设计和实际建设中会充分考虑到了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能保证各种在网数据安全、完整,保证各类网络应用的畅通和稳定。3 需求分析3.1 业务需求其运维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体现为: 1、运维成本越来越高l 随着业务发展子公司系统故障影响面越来越大,人工解决问题成本越来越高;2、运维要求越来越高l 子公司运维基础薄弱、专业人员稀缺,长期无法实现日常操作的标准化,因人而宜产生较大波动的概率高;3、考核压力越来越大l 母公司对各子公司自有系统运维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升,考核力度逐年增长;4、运维难度越来越大智慧社区平台、移动OA平台、视频监控和分析平台、内部项目管理系统等都使用了不同的最新技术,系统复

9、杂度日益增高,新的故障类型也在不断涌现。3.2 功能需求3.2.1 用户角色l 运维工程师:资源、监控告警等配置工单处理告警查看分析。l 系统管理员:查看、使用所有功能模块。3.2.2 监控管理中心建设本期项目需实现如下功能:l 支持资产配置功能l 支持告警及工单管理功能l 支持监控管理功能l 支持统计分析功能3.2.3 个人门户需提供平台与用户的交互界面。3.2.4 基础平台l 支持系统管理功能;l 支持流程管理功能;l 支持平台采集功能;3.2.5 监控大屏需提供包含丰富配置组件的监控系统,并支持各类大屏显示设备。4 总体设计4.1 架构设计通过对本项目的理解,设计总体架构、功能架构、技术

10、架构及网络架构,并对各个架构进行描述,具体如下:4.1.1 总体架构设计4.1.1.1 总体架构图4.1.1.2 总体架构描述企业IT运营管理平台包括监控管理中心、操作管理中心、业务管理中心、运营管理中心、运维管理中心等功能,本期重点完成监控管理中心。监控管理中心主要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自动告警引擎以及数据分析组成。数据采集会自动采集被监控系统的各项运行数据,再由统一处理根据配置的规则对数据进行分析。当发现了故障或风险时由告警引擎负责告知维护人员,而系统管理员则可以通过可视化报表及时掌握各系统的整体运行与故障情况。4.1.2 逻辑架构设计4.1.2.1 逻辑架构图4.1.2.2 逻辑架构描述

11、软件架构包括数据源层、数据采集层、业务处理层、展示层及能力接口,具体如下:数据源层:主要实现基础设施服务器、虚拟机、数据库、中间件、容器、应用、服务等的接入;数据采集层:针对数据源层进行指标采集、日志采集、链路采集、采集网格、采集存储等;业务处理层:实现资产配置、硬件配置、软件配置、中间件配置、告警管理、通知管理、指标配置、采集配置、系统配置、服务配置、调用链管理、日志管理等;展示层:实现视图、报表、大屏等可视化展示。能力接口:实现数据分发、同步、异步通知等功能。4.1.3 功能架构设计4.1.3.1 功能架构图4.1.3.2 功能架构描述企业IT运营管理平台由监控管理中心、操作管理中心、业务

12、管理中心、运营管理中心、运维管理中心等子系统组成,形成以客户体验为视角的业务监控能力和运营分析能力,同时完成对运维工作的电子化、规范化、流程化的管理。本期项目目标(上图绿色图标)旨在完成监控管理中心模块建设。4.1.4 技术架构设计4.1.4.1 技术架构图4.1.4.2 技术架构描述企业IT运营管理平台通过运用Grafana、Skywalking UI、Kibana、Prometheus、Elasticsearch、Logstash等技术实现基础设施、服务器虚拟机中间件数据库、容器服务、应用服务、性能等的监控及展示,具体如下: Prometheus技术实现基础设施、服务器虚拟机、中间件数据库

13、的指标采集监控,其他性能指标通过Prometheus pushgateway进行采集监控,并通过Influxdb进行存储; SkyWalking技术实现容器服务指标的采集监控; Logstash技术实现应用服务及容器服务的日志采集,并通过Elasticsearch实现日志的查询; 指标展示、服务调用链展示、日志展示通过Grafana、Skywalking UI、Kibana等技术在WEB-UI层进行展示。4.1.5 网络拓扑设计4.1.5.1 网络拓扑图4.1.5.2 网络拓扑描述OMC平台软件部署架构如上图所示,系统服务器清单如下:服务器用途Cpu内存存储数量备注监控、日志门户2核8G200

14、G1部署监控门户WEB服务、Nginx服务、接口服务监控计算Prometheus监控数据存储InfluxDB链路追踪服务Skywalking链路追踪数据存储4核16G500G1部署Prometheus监控数据采集服务日志缓冲kafka日志处理logstash日志存储Elasticsearch4核16G1T1部署ES服务集群,用于日志查询、监控数据查询监控push网关监控收集collector日志推送网关4核16G500G1接入机元数据存储Mysql4核16G500G1Mysql数据库,定期备份数据一期目前仅需2台,其他利旧。4.2 业务流程设计4.2.1 业务流程图4.2.2 业务流程描述通过各系统监控点数据采集,自动生成运维工单,提交运维进行处理关闭,逐步形成告警处理解决方案知识沉淀,并对知识库进一步进行问题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系统专项优化。实现应急处置治标、持续迭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软件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