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鲁人版必修三文言翻译及答案培训讲学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50KB
约8页
文档ID:398936124
鲁人版必修三文言翻译及答案培训讲学_第1页
1/8

五莲一中高一语文第三册文言翻译学案1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3、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5、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6、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7、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9、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10、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11、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1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13、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1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15、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16、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17、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18、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9、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20、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翼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21、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22、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23、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24、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25、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26、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7、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9、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30、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3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2、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答案1、我既没有叔伯,又很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2、在外面没有任何近亲,在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孤孤单单地生活,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3、我因为没有人供养祖母,(所以)辞谢而没有去任职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朝廷的恩典,任命我为太子洗马4、我凭借这样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重任,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遇我把自己的想法详尽地写在表上,使(皇上)知道,表示辞谢,不能就职诏书急切而严厉,指责我有意拖延,态度怠慢,郡县官府层层逼迫,催促我马上上路,州司官员登门催促,比坠落的流星还急。

5、我想奉命急速上路,但祖母刘氏的病一天天地加重,想姑且迁就自己的私情,申诉却不被允许:我的处境实在进退两难,十分狼狈6、况且我年轻时在伪朝任职,一直做到郎官,本来就希望官职显达,不顾惜名誉节操7、现在我是灭亡了的蜀国的卑贱的俘虏,极其渺小和浅陋,却受到朝廷过分的提拔,恩宠优厚,哪里还敢徘徊观望,有非分的要求呢?8、希望陛下怜悯我愚拙的诚心,准许我实现这个微小的心愿或许能够使刘氏侥幸地平安寿终9、我稍稍修理一下,使它不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筑起院墙环绕庭院,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10、借来的书籍摆满了书架,(有时)我安居室内(或俯仰悠然),长啸高歌,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阶前却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前面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11、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着吧12、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枝叶繁茂像车盖一样了13. 他见闻广博,记忆力强,通晓治国的道理,熟悉外交辞令。

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来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14. 屈原痛心怀王耳朵不辨是非,谗言和谄媚蒙蔽了眼睛,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被朝廷所容,因此忧愁深思写了《离骚》精品文档15. 屈平道德端正,品行正直,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他的君主,中伤别人的小人离间他和楚怀王,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屈平创作《离骚》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吧16. 他阐明道德修养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规律,没有不完全表现出来(无不透彻明白)17. 他的文笔简约,他的言辞含蓄,他的志趣高洁,他的品行端正他描述的是平常事物,但含义很重大;举的是近事,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称述的事物也是芬芳的他的品行端正,所以至死也不被世俗容纳18、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像蝉脱壳那样摆脱污秽环境,超脱于尘埃之外,不被世俗的污垢沾染,保持洁白,染而不黑19、到了楚国,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的面前编造谎言20、屈平始终痛恨子兰,虽然被流放,仍眷恋楚国,惦记怀王,时刻希望返回朝廷,希望怀王能彻底醒悟,社会风气能完全改变他爱护国君、振兴楚国而想一改楚国衰弱局面的意愿,在《离骚》中多次表达这种志愿。

21、一个国君无论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能,没有谁不想寻求忠臣来为自己、选拔贤臣来辅佐自己的22、可是亡国破家的事件一件连着一件,而圣明的君主和清平的国家却多少代也没有出现过,大概是因为人君所认为的忠臣并不是真正忠诚,所认为的贤臣并不是真正贤明啊23、怀王因为不懂得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疏远屈平而信任上官大夫、今尹子兰结果,军队被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身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这就是不了解人所招来的祸患啊24、圣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拘泥,而能够随着世俗的变化而变化整个社会都混浊,为什么不顺应潮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昏醉,为什么不吃那酒糟,喝那薄酒呢?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美好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25、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洁净的身躯,蒙受污浊的外物污染呢?26、引来清流激湍把它作为流觞的曲水,(众人)依次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热闹,(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畅快地表达深藏的感情27、抬头观看广大的宇宙,低头观察繁盛的万物,这样用来纵展视力,开畅胸怀,足以尽情享受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快乐啊。

28、人与人相处,很快地就度过一生有的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29、虽然各有各的爱好,(性情有)安静和躁动的不同,当他对所遇到的事物感到高兴,暂时自己得到了,就自高自大,自我满足,不知道老年将要到来;等到他对所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就随着而产生了30、过去(自己)所喜爱的事物,顷刻之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况且(人的寿命)长短听凭自然造化,最终要归结于消灭31、每看到古人对生死大事发生感慨的原因,就像符契一样相合,未尝不面对古人的文章叹息哀伤,心中不能明白(为什么这样)因此知道把生和死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32、所以一个一个地记下当时参与兰亭集会的人,记录他们著述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人们发生感慨的原因是一样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