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明大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茶陵县严塘镇垅上铜矿3万吨年采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陵县明大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茶陵县严塘镇垅上铜矿3万吨年采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陵县严塘镇垅上铜矿3万吨/年采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由来及建设地点茶陵县严塘镇垅上铜矿早在80 年代已有民窿进行过浅地表大规模开采,民窿遍布,地表氧化矿床开采殆尽。随着采矿业的发展,大量民间资本涌入,茶陵县于 2003 年设置矿权,成立郴州市明大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垅上铜矿。该矿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矿山,主采铜,副采钨和锡,矿山已形成比较完善的开拓系统,已建成主、风井各一个,但未形成比较完善的通风系统。主井井口标高+332.4m,向东南方向 306掘进至+321m落平;风井与主井在约+325m 水平贯通。现矿山原矿年产量为3万t,采用全面法采矿,无选矿厂,不进行
2、选矿,直接销售原矿。垅上铜矿矿界原由4个坐标组成,准采标高为420m300m。2007 年 12 月 25 日,垅上铜矿申请变更矿区范围,即将矿山最低开采深度由海拔300m延伸至100m,其平面范围不变。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以湘采划发20070111 号文同意采矿权人变更矿山范围的申请。为此,采矿权人委托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对该矿新批复的矿山范围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于2008年 9 月提交了湖南省茶陵严塘镇垅上铜矿多金属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报告 2008 年 12 月经湖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以湘评审2008364号审查通过,并于2009年4月在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湘国土资储备字2
3、009061号)。因核实的保有资源储量中没有122b及以上的基础储量,资源储量类别低,334 预测资源量大,无法进行开发利用方案的设计。根据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矿产管理处的要求,矿山委托湖南天工矿业投资有限公司补充地质工作,提交了湖南省茶陵县锡田矿区垅上铜锡多金属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由于矿山原采矿许可证(编号 C4300002009073120028945)将于2010 年 1 月到期。为了办理延证工作,郴州市明大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垅上铜矿特委托湖南海辰冶金规划设计院,根据补充地质工作成果,对新的矿界范围(即开采深度由海拔300m延伸至100m)编制3万吨/年的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同时决定按该开发
4、利用方案对垅上铜矿继续进行开采,开采出的原矿送往同属于郴州市明大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合江口铜铅多金属矿选矿厂进行选矿(距本矿山约2km,正另作环评)。目前,新矿界范围的采矿许可证已颁发,新的开发利用方案尚未实施。矿山在2005年11月至2008年1月间为私营企业, 2008年至2009年矿山因资金问题停产。2009年6月广州粤泰集团控股郴州明大矿业,即迅速开始组织探矿井巷施工等工作。2010年7月,取得新采矿许可证。由于矿山生产不正常以及几易矿主等原因,茶陵县严塘镇垅上铜矿一直未办理环评手续。根据国家和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有关法律和规定,茶陵县明大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即郴州市明大矿业
5、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茶陵县注册的分公司)委托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承担矿山新矿界范围内矿体开采工程,即茶陵县严塘镇垅上铜矿3万吨/年采矿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工程位于茶陵县锡田矿区,其所在地属茶陵县严塘镇垅上村管辖。1.2 工程概况1.2.1 工程名称茶陵县严塘镇垅上铜矿3万吨/年采矿工程。1.2.2 工程性质进一步规范矿山开采工程,补办环评手续。1.2.3 工程主要内容和生产规模工程主要内容和生产规模见表11。表11 工程主要内容序号项目工程内容与现有工程依托关系1开拓运输系统主斜井、五个阶段布设,形成100t/d采矿能力利用原有主斜井和部分阶段运输系统2通风系统改造通风巷道,增加压风机、抽风机
6、主要利用原有通风系统3工业广场配电房、空压机房、办公值班区、工具材料室、堆矿场及装卸设施原有设施4废石堆场新建,包括拦石坝、撇洪沟的建设新建5辅助设施供水、供电、炸药库、办公及职工宿舍利用原有设施。其中炸药库和合江口铜铅矿共用,位于合江口矿主井口东南面约300m处1.2.4 工艺方法根据矿床赋存条件采用地下开采方式、斜井开拓方案。采矿方法为全面法。1.2.5 产品方案及产量矿山建设规模小,不单独建设选厂。矿石运往同属于茶陵县明大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茶陵县合江口铜铅多金属矿选矿厂(运距约2.5公里)。因此,矿山产品方案为原矿石,出矿量为3万吨/年。1.2.6 采矿范围及矿石储量根据颁发的采矿许
7、可证,矿区范围由4个拐点所圈定,矿区面积0.46km2,矿区拐点坐标详见表12。表12 垅上铜矿范围拐点坐标表 点号北京54坐标系点号西安80坐标系XYXY129690003847650012968945.0038476442.00229682003847700022969045.0038476992.00329691003847705032968145.0038476942.00429683003847640042968245.0038476340.00面积0.46km2准采标高420m至100m矿山保有资源量矿石量53.58万t。其中铜矿122b类2.96万t, 333类3.55万t;锡钨
8、矿333类47.07万t。设计利用矿石储量为38.39万t。1.2.7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工作制度采场及辅助生产部门实行连续工作制,年工作300天,每天工作3班。每班8小时。各职能部门实行间断工作制,年工作251天,每天工作3班,每班8小时。 劳动定员本工程定员40人,其中生产工人27人、机电后勤人员8人、管理及技术人员5人。职工主要为当地村民。1.2.8 技术经济指标及主要设备工程建设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3,使用的主要设备见表14,工程主要原辅料消耗见表15。表13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服务年限年12.1按3万t/a2矿床类型中高温热液裂隙充填型铜多金属矿床3最低
9、侵蚀面标高m+269m4矿体平均特征控制长度m400控制宽度m310平均厚度m3.60倾角543赋存标高m+415160m5水文地质条件简单6矿岩物理力学性质松散系数平均1.63安息角377设计利用储量矿石量万t38.39平均品位Cu%0.329Sn%0.329WO3%0.116金属量Cut1263Snt1263WO3t4458采矿生产能力万t/a3100t/d,300天出矿品位Cu%0.31Sn%0.31WO3%0.11开采方式地下开采开拓方案斜井开拓采矿方法全面法采矿运输方式井下串车斜井提升地面汽车运输采矿贫化率%5采矿损失率%10续表13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工作制度300d,3班/d,8
10、h/班9废石场废石场有效库容104 m33.5废石场服务年限年12入场废石量6000t/a10供水采矿:总用水量m3/d60单位矿石用水量m3/t0.611用电(装机容量)kw120采矿12劳动定员人40主要为附近村民13投资万元68014净利润万元164.2115投资回收期年4.5不包括投资建设期表14 采矿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台数备注1凿岩机台52空压机台2一用一备3水泵台2一用一备4局扇台45翻斗矿车台306自卸式汽车辆5表15 工程主要原辅料消耗表名称单位耗量(每吨原矿)年耗量备注采矿钎头0.045个1350个年采矿石3万吨钎杆70 g2.1t炸药650g19.5t导火索0.12m3
11、600m秒差雷管0.80发24000发火雷管0.08发2400发木材0.005m32000m3水0.6m31.8万m31.2.9 原矿分析原矿全成份分析见表16。表16 原矿全成份分析(%)项 目CuSnWO3PbZnTFeCdS含 量0.310.310.110.320.469.200.0071.98项 目AsSiO2Al2O3MgOCaOCaF2K2O+Na2O其它含 量1.6957.611.057.7810.180.871.906.2231.2.10 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68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90万元,占总投资的13.2 %。1.2.11 工程进度计划本工程矿山开拓运输系统和通风系统改造以
12、及废石场建设等基建期为0.5年。目前,工程已开始矿山开拓运输系统和通风系统改造,废石场建设尚未进行。1.3 选址合理性及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1.3.1 工程废石场选址合理性分析工程井下废石产生量约为0.6万t/a,拟堆放于矿山主井口东南面约50m处的新建废石堆场内,本评价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选址合理性。 从矿山的生产营运需求分析本工程将采矿废石堆存于主井口附近的废石堆场内,既可以缩短废石运输距离,也便于开采后期用该废石充填井下采空区。 从库容条件分析废石堆放场占地约6000m2,有效库容约3.5万m3,可满足矿山约12年的废石堆存需求。 从环境影响分析废石场位于采矿工业场地,总的废石堆存量不大。
13、本评价建议按相关环保要求进行施工建设,边坡设防护墙和撇洪沟,下游设拦石坝,确保堆场稳定,避免形成泥石流,避免对下游造成污染破坏和带来安全隐患。综上所述,废石场选址是基本可行的。1.3.2 产业政策及有关规划相符性分析1.3.2.1 工程产业政策的合理性分析 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符合性分析本工程开采主金属为铜,副采金属为钨和锡,采矿规模为3万吨/年。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本工程不属于其规定的有色金属行业鼓励、限制、淘汰类中的任何一类。因此,工程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相关要求。 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