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匆匆》说课稿设计6

上传人:zh****ng 文档编号:398575564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匆匆》说课稿设计6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匆匆》说课稿设计6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匆匆》说课稿设计6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匆匆》说课稿设计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匆匆》说课稿设计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匆匆说课稿设计6一、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本板块由汉乐府的长歌行、朱自清的匆匆和一个“表达”构成。向我们展示了古今惜时的名篇佳作。匆匆写于1922年3月,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从人们日常习以为见而又易于忽略的物象,寄情述怀,感叹人生短促,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爱惜生命,有所作为。全文篇幅短小,结构单纯,“燕子”“杨柳”“轻烟”“微风”“薄雾”“初阳”等事物飘忽灵动,给人营造出一种清隽淡远的意境。课文语言丰富,含义深刻,运用了排比、对比、拟人、比喻、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展示出作者的内心世界。结尾一句照应了开头,突出了作者关于

2、时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积累了很多有关时间的名言,但他们并能感受到时间每天都在我们身边流逝,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用语言来表现出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要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四个生字。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2、过程与方法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种修辞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3、,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4、教学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感受时间的“匆匆”,懂得珍惜时间。5、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四、教法学法本文文辞优美、情感浓郁,为此,只有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领会中心思想,体会语言的美,所以本节课采取情感教学,用感情朗读贯穿全课教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本节课将渗透三种学习方法:1、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词句)悟(感受)的学法。2、读

4、写迁移法:读是吸收,写是表达。在学生朗读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匆匆后让学生也写写自己或身边的日子是怎样过的(即仿写),从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3、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也是我们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告诉他们,阅读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想开去,可以从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的人和事。五、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情感奠基。1、学生自由背诵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2、教师谈话导入并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以“我来读读”、“我来说说”的形式检查学生自学字词和读文情况。2、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难理解的词句,教师相机引导

5、。(三)品读欣赏,个性感悟。1、默读。圈点批画自己喜欢的句段,反复揣摩体会。2、精读。学生采取适合的读书方式,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品词析句,深层研读。然后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好朋友交流研讨。重点指导:(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3、赏读。以“挑战擂主”的形式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句段感情朗读,也可以背诵积累。(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有关时间方面的散文、诗词、格言警句。2、从“写名言”的视角,让学生仿照名人写出自己的名言。3、课外阅读建议(可从中任意选择):(1)继续查找有关时间方面的资料,召开“惜时”交流会;(2)阅读朱自清其他文章:如背影荷塘月色等;(3)有条件的同学自己录制朗读录音带,也可找伙伴合作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