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混站技术交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398573694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混站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商混站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商混站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商混站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商混站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混站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混站技术交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轨道交通 10 号线一期轨道安装工程商品混凝土技术要求1、编制范围上海轨道交通 10 号线一期工程主线虹桥机场西站江湾城站、支线航华村站龙溪路站、吴中路停车场及其出入场线轨道工程及线路附属工程。2、编制依据2.1 上海市轨道交通 10 号线一期-轨道安装工程合同文件、招标文件及补充招标文件;2.2 上海市轨道交通 10 号线一期-轨道安装工程施工图纸、技术要求等;2.3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标准TB10210-2023J 118-2023;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23 J 283-2023;2.4 业主明确的在材料供给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等。3、主要工程

2、工程(1) 主线、支线、车站关心线、出入段线整体道床施工。(2) 停车场柱式检查坑、壁式检查坑整体施工。(3) 车挡、道口等线路附属工程。4、商品混凝土施工要求4.1 铁路混凝土工程承受质量密度为23002500kg/m的混凝土。4.2 水泥使用标准(1)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泥,依据十号线地铁整体道床施工特点,选用一般硅酸盐水泥。(2) 水泥等级应依据所配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选定。水泥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对于C30 及以下的混凝土,宜为 1.12.2,对于 C35 及以上的混凝土宜为 0.91.5。4.3 细骨料4.3.1 混凝土用的细骨料应承受坚硬耐久、粒径在 5mm 以下的自然砂河砂、海砂

3、、山砂,或承受硬质岩石加工制成的机制砂。当混凝土等级大于或等于C30 使用机制砂时,必需经过试验,可编辑确认符合质量要求时,方可使用。4.3.2 自然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表 4.3.2 中的任一级配区以内:4.3.3 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特细4 种规格,其细度模数分别为: 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特细砂1.50.7拌制混凝土时选用中砂,中砂粒径小于 0.315mm 粒径所占比例宜为 15%20%,砂率宜为35%45%掺入粉煤灰后,砂率宜减小 2%6%。累计筛余%筛孔尺寸mm级配区表 4.3.2 自然砂颗粒级配区10.00005.001001001002.

4、503552501501.25653550102500.6308571704140160.3159580927085550.1601009010090100904.3.4 自然砂中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4.3.4 的规定表 4.3.4自然砂中有害物质含量含量混凝土强度等级4不容物mg/L2023可溶物mg/L5000氯化物以 CL-计,mg/L1200硫酸盐以 SO42- 计,mg/L27004.6 外加剂4.6.1 混凝土可按其不同要求分别掺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外加剂。4.6.2 外加剂在掺用前应进展试验,以确定其性质、有效物质含量、溶液配制方法和最正确掺量。在掺用过程中应调拌均匀,并定期进展

5、检查。4.6.3 当道床混凝土内掺用含氯盐类外加剂时,氯离子含量按水泥重量百分率计不得大于0.12%。4.7 掺合料4.7.1 拌制混凝土时,可依据施工需要掺用掺合料,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4.7.2 用作掺合料的粉煤灰,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7.2 规定表 4.7.2粉煤灰掺合料技术要求粉煤灰等级方孔筛余,% 122045581595105115333技术要求细度45m烧失量需水量比三氧化硫含量注:1干排法获得的粉煤灰,其含水量不宜大于1%,湿排法获得的粉煤灰,其质量应均匀;(2) 级粉煤灰适用于钢筋混凝土;(3) 级粉煤灰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4)

6、 级粉煤灰适用于混凝土;(5) C30 及以上的混凝土宜承受、级粉煤灰;(6) 用于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所承受的粉煤灰,可不受本表限制。4.7.3 掺合料在运输和储存时,不得与其他材料混杂,也不得受潮和污染环境。4.8 混凝土协作比4.8.1 混凝土理论协作比应依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原材料质量检验结果以及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等要求确定。混凝土施工前,应将理论协作比换算为施工协作比,并应有混凝土配料单。4.8.2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表4.8.2 规定:表 4.8.2 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低于-15所处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155受水流冲刷、水冻作用的混

7、凝土最低冲刷线以下的局部,不受水流作用的地上局部及不致患病冰冻作用的混凝土最大水灰比0.55最小水泥最大最小水泥高于-5最大最小水泥用量kg/m 水灰比用量kg/m 水灰比3000.602750.65用量kg/m2500.602750.652500.70230注:1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5的地区,对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2本表最小水泥用量含掺合料是指混凝土而言。钢筋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应增加25kg/m。预应力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应为 300kg/m。人工捣实混凝土时,最小水泥用量应增加 25kg/m。内部填充或 C10 的混凝土,可不受本表限制。4.9 混凝土的拌制4.9

8、.1 拌制混凝土所用各项材料应当重量投料,每盘混凝土材料的称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9.1 规定表4.9.1 每盘混凝土材料的称量允许偏差应符合材料名称允许偏差%工地拌制工厂或搅拌站拌制水泥和枯燥状态的掺合料21粗、细骨料32水、外加剂11注:骨料的含水率应常常测定,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4.9.2 使用机械搅拌时,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头搅拌起,至开头卸料时止,连续搅拌最短时间应符合表 4.9.2 规定。搅拌最短时间min搅拌机出表 4.9.2 混凝土搅拌最短时间搅拌机类型料量L500500强制式1.01.5自落式1.52.0注:1承受自落式搅拌机拌制细砂或机制砂的混凝土时,宜延长搅拌时间;(

9、2) 当掺用外加剂时,拌制时间宜延长;(3) 承受分次投料搅拌工艺时,搅拌时间应按工艺要求办理;(4) 当承受其他形式的搅拌设备时,搅拌的最短时间爱你应按设备说明书的规定办理,或经试验确定。4.10 混凝土的运输4.10.1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峻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当运输至浇注地点发生离析现象时,应在浇筑前进展二次搅拌,但不得再次加水。4.10.2 运输混凝土设备的内壁应平坦光滑,不吸水、不漏水,并应常常去除粘附的混凝土。必要时,应对运输设备加盖或保温。4.10.3 用吊斗罐运输混凝土时,吊斗罐出口到承接面间的高度不得大于2m。吊斗罐 底部的卸料活门应开启便利,并不得漏浆。4.10.4 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 在运输已拌制好的混凝土时,宜以24r/min 的转速搅动。卸料前应以常速再次搅拌。(2) 在运输中同时拌制混凝土时,从加水后算起,至全部卸出所经过的时间,不宜大于 90min。(3) 每天使用完毕后应清洗。4.10.5 混凝土运输的允许连续时间不宜大于表4.10.6 的规定:表 4.10.5 混凝土运输的允许连续时间从搅拌机倾出时的混凝土温度2030101959运输允许连续时间min456090注:1、本表适用于初凝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