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398572497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8含解析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8)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年6月,将在青岛举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关于上海合作组织说法正确的是A. 它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产物B. 它主要以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为宗旨C. 它是一个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D. 它实施单边和集体行动相结合的原则【答案】B【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以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为宗旨,B正确;上海合作组织不是经济区域组织,不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产物,AC错误;亚太经合组织实施单边和集体行动相结合的原则,不符合上海合作组织,排除D。2、下图是马星驰在1918年所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A. 清末新政和预备

2、立宪的虚伪B. 提倡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必要C. 民国初期议会民主迅速发展D. 官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反动【答案】B点睛: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3、1938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连续发表文章,总结七年来党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经验教训,其根本经验的第一条便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分裂则败,联合则胜,成为铁一般的定律”。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东北抗日斗争经验教训的第一次尝试。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总

3、结全面抗战的经验教训 在东北地区长期坚持抗日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准备 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A BC D【答案】C【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和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中共的抗战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的能力,学生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因此在备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和学习和解题方法。4、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

4、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答案】C【解析】三省六部原先是三个省之间权力相互牵制,材料中提到中级官员地位上升,尚书省权力下降,说明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三省六部在唐朝一直存在,并没有废除,故A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导致行政效率提高的信息,故B项错误;门下省是负责审核,与史实不符合,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三省六部制度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本题以唐代三省长官为切入点,考查考

5、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正体现了新课标高考依托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命题思路。5、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用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答案】B【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名师点睛】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

6、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在开展过程中遇到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困难,本题考查的即是解决资金困难的“协造”方式。这种方式与“商办”不同,“商办”是指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对洋务企业进行投资。6、18世纪一位欧洲思想家曾说:“就个人的经济活动而论,自我利益是个人活动的动机;国家的福祉只不过是在一个国家中起作用的个人利益的总和;每个人都比任何政治家更清楚地知道其自身的利益”。这段话论述的是A. 国家经济利益建立在重商主义之上B. 个人利益至上是人文主义发展的本质C. 个人利益应该服从国家利益的需要D. 自由放任是满足个人利益的必然要求【答案】D【解析】根据“自我利益是个人活动的动机;国

7、家的福祉只不过是在一个国家中起作用的个人利益的总和”,结合所学,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强调个人利益至上,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反对政府的干涉和重商主义,故D正确,A错误;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与材料相悖,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自我利益是个人活动的动机;国家的福祉只不过是在一个国家中起作用的个人利益的总和”,联系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主张分析解答。7、下表是美国对日、欧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据表可以推断年代1950196019701980与日本2.42.015.919.4与欧共体2.010.75.817.8A.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B. 经济全球化趋势

8、加强C. 世界经济由单极走向多极D. 20世纪末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表格显示美国对日、欧进出口贸易逐渐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欧洲和日本经济势力上涨,对于美国经济是绝大冲击,D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20世纪70年代,A错误;表格体现不出全球化增强信息,B错误;表格只显示美、欧洲和日本,并不是多极化经济,C错误。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

9、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19世纪

10、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答案】(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

11、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其意义应当联系教材,从这种政策对“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的影响来回答。【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五”计划【名师点睛】本大题第一小题的分析清政府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和第二小题的“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均是通过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进行解答,属于概括类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在解答时要根据材料,对材料内容划分层次,逐层分析,把握每一层次的要点。然后对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确定哪些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再根据所问来回答。比如第一小题的“差异”,雍正年间的矿业政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两层意思进行概括归纳。同样,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也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分层概括后,从每一层次归纳出的信息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