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电器战略分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39857249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宁电器战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宁电器战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宁电器战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宁电器战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宁电器战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宁电器战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宁电器战略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宁电器战略分析目录摘要1宏观环境分析 (PETS分析 )1政治环境2经济环境2技术环境2社会环境4结论 14电器零售行业分析(五力模型分析 )5行业内现有竞争者分析5潜在进入者分析6替代者分析6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7顾客的议价能力分析7结论 28企业战略分析 (Swot 分析 )8苏宁的外部环境机会9苏宁的外部环境威胁10苏宁的内部优势11苏宁的内部劣势12结论 3120苏宁电器战略分析摘要苏宁电器于 1990 年创立于中国南京,在中国是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 2004 年 7 月,苏宁电器( 00202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在 2011 年 11 月 8 日公布的

2、2011 年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企业榜单中,苏宁电器有限公司排名第三。截止 2011 年年底,苏宁在中国大陆 300 多个城市开设了近1700 家连锁店,同年的销售规模预计达1800 亿元,目前员工18 万多人。苏宁电器作为中国电器零售业的领头军, 已经被很多人所认可, 在市场上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这是与苏宁自身的良好的企业管理的分不开的, 苏宁要在家电企业中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对其自身环境, 外部环境的各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发展其优势,克服其劣势。宏观环境分析 (PETS分析 )政治 (P)经济 (E)为扩大内需 ,国家推广家电下乡 ,财政随着经济发展 ,生活水平提高 ,对电器补

3、贴的需求大幅增长以旧换新和节能惠民等拉动内需政消费意愿较强, 产品的销售增长潜力策大政府的支持技术 (T)社会 (S)技术、性能比较成熟,生产厂家比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人口密集使得较集中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人们对家电的购买从能够购买而逐物流系统的高速发展,为配送等服务渐趋于追求更好的质量要求提供了便捷1苏宁电器战略分析政治环境从 2008 年 12 月 1 日,山东、青岛、河南、四川、内蒙古、辽宁、大连、黑 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陕西等 14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开始推广家电下乡。国家提出了“家电下乡”的口号,这对整个家电行业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是促

4、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 统筹国内外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 家电下乡是国务院做出的重要决策, 既是实现惠农强农目标的需要, 也是拉动消费带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对于国内家电企业,近几年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和节能惠民等拉动内需政策的福利已经对业绩提升和股价提升有了重大贡献。经济环境国家提出了“家电下乡”政策,其中的品种包括彩电、冰箱(含冰柜) 、洗衣机和手机。 这四类产品是在对农民消费需求调查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以下方面因素确定的: 一是大部分中低收入农民消费升级所需的大件消费品; 二是产品单价较高,通过补贴能够有效调动中低收入农民购买积极性;三是产品的技术、性

5、能比较成熟,生产厂家 比较集中,售后服务体系比较完善,不会产生补贴产品购买后的质量、 服务等纠纷;四是农民消费意愿较强, 产品的销售增长潜力大;五是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对出口依存度高,外贸摩擦较多。家电下乡这个政策推广的产品大都是苏宁电器中的产品,对苏宁电器中电器 产品的销售是一个极大的促进。苏宁电器中有很多价格并不贵的产品, 从而这也很好的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家电下乡,这个苏宁大卖场的一个绝好的机会。技术环境目前,苏宁电器经营的商品包括空调、冰洗、彩电、音像、小家电、通讯、电脑、数码、 OA 办公、厨卫等综合品类,上千类品牌,20 多万个规格型号。服务是苏宁的唯一产品, 顾客满意是苏宁服务的终极

6、目标。苏宁电器立志服务品2苏宁电器战略分析牌定位,连锁店、物流、售后、客服四大终端为顾客提供涵盖售前、售中、 售后一体化的阳光服务。 连锁店服务方面,苏宁电器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不断创新店面环境与布局, 制定了系列店面服务原则,率先推出 5S 服务模式,会员专区、 VIP 导购实现一站 式购物。根据顾客多样化需求,提供产品推荐、上门设计、延保承诺、家电顾问等服务。物流是苏宁电器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苏宁电器建立了区域配送中心、 城市配送中心、转配点三级物流网络,依托 WMS、TMS 等先进信息系统,实现了长途配送、短途调拨与零售配送到户一体化运作,平均配送半径 80 300 公里日最大 配送能力

7、17 万台套,实现 24 小时送货到户。 苏宁电器相继在杭州、 北京、南京等地开发建设了现代化物流基地,上海、天津、沈阳、成都、长春、无锡、合肥、徐州、福州等地物流基地建设也全面铺开。目前,苏宁电器全国拥有 1800 多个售后网点、 30 家高端技术服务中心, 15000 名服务人员、 500 名高技能电器技师, 提供安装、维修、保养等各项服务,服务品类涉及彩电、冰洗、小家电、通 讯、 IT 五大品类、上百个品牌此外,苏宁电器先后携手与 IBM、微软、 SAP、思科等国际 知名 IT 企业开展信息系统建设战略合作,打造国际化智慧苏宁。同时, 人力资源是苏宁电器的核心竞争力, 苏宁电器将人力资源

8、视为企业长久发展的战略资本, 建立了系统化的招聘选拔、培训培养、考核激励与发展规划体系。秉承人品优先、能力适度、敬业为本、团队第一的用人理念,坚持自主培养,内部提拔的人才培养方针,苏宁电器先后实施了1200 工程、总经理梯队、采购经理梯队、店长梯队、督导梯队、销售突击队、 蓝领工程等 10 多项人才梯队计划, 倡导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长远发展。为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与管理能力,打造学习型企业, 苏宁电器建立了企业文化、业务能力与领导力三大培训领域,涵盖入职、在职、脱岗、ELearning 自学以及厂商联合人才培训、校企合作、外部机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体系,先后在北京、杭州、南京等地建设了现代化的

9、培训基地,年培训人次达10 多万。3苏宁电器战略分析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Social& Culture):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人口密集使得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尤其近年来, 家电已不再是奢侈消费品, 并且越来越普及,而是一种非常普及和大众化的家电 产品,甚至连农村市场也显示出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家电产品的销售量呈现出了 J 型的增长另外,目前我国家庭数量已达 3.5 亿多个,并且正以每年 1300 万的速度递增。未来 30 年 50 年,全球家电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家电企业应以战略的眼 光来布局企业乃至产业的发展。回顾过去的几年, 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推进实施, 国内

10、经济率先实现回升,并逐步向好。对家电行业来说, “家电下乡”、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家电“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进落实,有效地激发了家电市场需求。苏宁坚持既定的发展战略,明确制定了“加大成本优化、加快平台建设、加速营销变 革”的年度经营策略,不断扩大和完善连锁网络规模,并进一步增强终端销售和服务能力。 2009 年苏宁还通过收购日本 LAOX 等企业,掀开了中国家电零售企业 国际化发展的序幕。 2010 年以来,中国家电消费市场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家电连锁企业有着较大 的发展空间。随着连锁发展和管理模式的愈加成熟、规范,苏宁已经确定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在进一步加大平台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营

11、销转型、 变革、 创新, 建立起不断提升零售商自身价值和为供应商、 消费者创造价值的能力体系。结论 1在中国各方面不断发展的宏观环境下, 苏宁将获得又一个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也必将培育出世界级的零售品牌。4苏宁电器战略分析电器零售行业分析(五力模型分析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分析2000 年到 2004 年,我国前 7 名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2%,已经占领了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 27 个一级城市近 40%的市场 国美、苏宁、三联、永乐、五星、大中等大型家电连锁巨头的迅速崛起,使得家电连锁日益成为家电销售的主流渠道, 家电连锁企业所占的家电销售市场份额正日益扩大

12、。联商网对 17 家家电连锁企业 2004 年的销售进行了统计,销售总额超过 1022.7 亿元,门店总数超过 1100 多家。 2005 年,家电连锁开店热潮遍及国内各个城市。主流家电连锁企业新开店面已经超过 600 家。国美和苏宁在 05 年的开店数量双双超过 150 家。至此,两家在全国的店面总数已经超过400 家和 260 家。以永乐为代表的区域连锁商家也广泛地采用并购方式扩张,店面数量增长尤为显著。 近两年国美、苏宁、永乐都在加大收购力度;竞争越来越激烈,三强局面初步形成,国美与其他几家家电零售巨头在一级市场的正面交锋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在不断的拓展二三级市场。5苏宁电器战略分析潜在进

13、入者分析2004 年 12 月 11 日,在加入世贸组织3 年过渡期结束之际,中国按承诺取消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区域、股权数量等方面的限制, 外资进入家电流通的门槛被取消,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目前在我国,家电零售企业已超过30000 家,然而排名前 5 位的连锁零售企业在整个消费电子市场的占有率不足两成。而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排名前5 位的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了九成。由于市场集中度低,企业规模不够强大,核心竞争力不够, 当外资家电零售巨头例如,美国的 Bestbuy,日本的小导电器进入中国时很可能由于资金,技术,管理上的差距而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这对我国的民主产业也是一个打击。因此国内几家大家电连锁企业正试图不断的通过并购扩大渠道建设,进而能够扩大企业的规模得以同国内外商家进行竞争。替代者分析说起替代者, 其实目前的连锁企业正是替代了旧的体系而占领市场的。 目前中国家电销售的渠道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传统的销售形式, 即家电企业自建渠道;一种是大型家电连锁销售形式。 前一种渠道方式因为出现比较早, 被称为传统渠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