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B)

上传人:浮城 文档编号:398501029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B)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B)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B)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B)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B)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B)(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B)满分:70分 时间:8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包粽子、赛龙舟等。煮粽子时,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_。2如图所示,猛然抽出水杯下的纸条,水杯仍然稳稳地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因为水杯具有_。(第2题)(第3题) (第4题)3如图所示,取两张白纸片,让纸片平行地自然下垂,当向两纸片中间用力竖直向下吹气时,可以观察到白纸向中间靠拢,其原因是_。4骆驼素有“沙漠之舟”的美誉。图中这匹骆驼的质量为360 kg,四脚站在水平地面上时,脚着地的总面积为1 200 cm2,其对地面的压强为_Pa。(g取10 N/kg)5我国磁悬浮技术已达到世

2、界领先水平,利用此项技术制造的高速磁悬浮列车以54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列车牵引系统的功率为3.6107 W,不计能量损失,列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_N。6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明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木箱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35 s内,推力对木箱做的功为_J。(第6题)(第7题)(第9题)(第10题)7重力为8 N的正方体磁铁,被水平吸引力吸附在竖直铁板上匀速向下运动,如图甲所示。若对磁铁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磁铁将沿着铁板匀速向上运动,如图乙所示,此时F的大小为_N。8一个重100 N、体积为0

3、.02 m3的球,漂浮在水面上静止,则球受到的水的浮力为_N。9用图示的滑轮组将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0.3 m,拉力F的大小为3 N,若该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重物的重力为_N。10多人赛艇比赛时运动员正在使用的船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F2为水对船桨的作用力,O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F2对应的力臂l2,以及运动员对桨A点施加的最小力F1和对应的力臂l1。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D物体运动

4、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1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块(弹簧测力计的重量不计)。弹簧测力计对物块的拉力记为F1,地面对物块的摩擦力记为F2,物块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记为F3,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记为F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与F3是一对平衡力 B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F3与F4是一对平衡力 DF2与F4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第12题)(第13题)13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送巨木的劳动情景示意图,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巨木下垫上圆木,以便将其移动到其他地方。关于此情景中涉及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A此情景中的横杆是省力杠杆 B支架下面的石块

5、是为了减小压强C垫上圆木是为了减小摩擦 D调整支架位置不会更省力142023年4月16日9时36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将风云三号G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关于火箭在加速升空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C机械能不变 D机械能增大15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与“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因素”两个实验中,均可通过如图所示器材完成实验。以下关于两个实验的四个判断中错误的是()(第15题)A都选用大小不同的木块是为了改变相同的物理量B都需要观察小桌陷入沙中的深度C前者实验不需要将木块从小桌正上方一定高度自由

6、释放D后者实验中小桌不需要倒放16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16题)A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B拉力F1对滑轮组所做的功大C拉力F2对滑轮组所做功的功率大D甲装置和乙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17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物体A、柱形容器和水等可测量物体A的密度A、待测液体的密度液。如图甲、乙和丙所示,依次进行实验,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和F3,水的密度已知并用水表示。用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A和液,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第17题)A液水 B液水CA水 DA水三、实验题(每空2分,

7、共20分)18小明按如图所示实验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_来反映的。(2)比较图乙和丙,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_有关;比较图_,可以得出结论: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实验结束后,小明猜想: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容器形状有关。然后他用不同容器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戊所示。由此可知,小明的猜想是_(填“正确”或“错误”)的。(4)测得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为10 cm,探头深度为9 cm,忽略橡皮膜弹力的影响,则盐水的密度为_g/cm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g取10 N/k

8、g,U形管中液体的密度为1.0103 kg/m3 )(第18题)(第19题)19用图示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记录如表。实验序号物体种类物重G/N斜面高h/cm沿斜面的拉力F/N斜面长s/cm机械效率/%1木块4151100602小车415?100?(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_运动。(2)根据图中测力计示数,可知第2次实验沿斜面的拉力为_N,机械效率为_%。(3)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利用斜面可以省_(填“力”或“功”);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_越小,机械效率越大。四、计算题(第20小题5分,第21小题5分,第22小题9分,共19分)20用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图所示,玻璃管外水银面

9、上受到的大气压强支撑着玻璃管内一定高度h的水银柱。玻璃管内水银柱可视为密闭的液体。我们知道,密闭的液体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被称为帕斯卡定律。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g,大气压强用p表示,水银的密度用表示。(第20题) (1)请在乙图中画出玻璃管内高度为h的水银柱的受力示意图;(2)推导pgh成立。21如图所示,用力F将重力为5 N的正方体物块压入盛满水的大溢水杯中,刚好浸没时溢出了1 000 g的水。(g取10 N/kg)求:(第21题)(1)物块所受的浮力;(2)压力F的大小。22如图是挖井时从井中提升沙土的杠杆示意图;杠杆AB可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点O转动,已知AB120 cm,AOOB21,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的总质量为20 kg,悬挂在B端的配重所受重力为100 N。(g取10 N/kg)(1)求悬挂在A端的桶与沙土的总重力大小。(2)当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求竖直向下的拉力F的大小;(3)将配重取下并保持原来的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若要使杠杆AB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O点向左移动多少距离?(第22题)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竞赛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