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39850051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议书(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概 述 11.1 项目概况 11.2 项目建设概况 21.3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 31.4 项目研究结论 4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52.1 项目建设背景 52.2 项目建设的意义 . 10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1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 153.1 项目选址 153.2 建设条件 15第四章 项目规划与设计方案 . 184.1 设计依据及原则 . 184.2 建设内容与规模 . 194.3 建筑设计方案 19第五章 节能方案分析 245.1 设计依据 245.2 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 245.3 能源消耗情况 265.4 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 29

2、5.5 结论及建议 33第六章 环境影响分析 346.1 环境现状分析 346.2 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 346.3 环境影响分析 356.4 环境评价结论 41第七章 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 427.1 劳动安全卫生 427.2 消防 44第八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 468.1 项目组织 468.2 项目管理 468.3 项目监督 488.4 项目评价 49第九章 项目管理和进度安排 . 509.1 项目管理 509.2 实施进度安排 54第十章 工程招标方案 5510.1 招标依据与原则 . 5510.2 招标组织管理与方式 . 5610.3 招标基本情况表 . 5710.4 招标方案

3、58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111.1 编制依据 6111.2 投资估算 6311.3 资金筹措 6511.4 资金使用 66第十二章效益及风险分析 . 6712.1 社会效益分析 6712.2 风险评价 69第十三章研究结论及建议 . 7213.1 结论 72建议 72iii第一章概 述说明: 1-25页用此打印出来, 26页以后用原文,部分页面有改动,用改好的1.1 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 : xxx 县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2、建设地址 : xxx 县水东新区。3、建设单位 : xxx 县中医医院。4、建设性质 : 新建。5、建设内容与规模 :建设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

4、共服务中心综合楼一栋, 项目用地 面积3084平方米,建筑面积5260平方米,建设中药材GAP科研工程中 心、中药材研发中心、中药材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信息网络平台、中 医药康复疗养中心、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配置相应的实验、培训教 学、网络等设备 180台(套)。6、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 1320万元( 不合土地费用,土地由划拨取 得)。其中土建工程投资 1070万元,设备投资 250万元。7、资金筹措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 1320 万元,其 中:县财政配套投资 1020 万元,申请省预算内专项补助投资 300 万 元。8、建设期 : 本项目建设期为 1年半。

5、建设时间: 2012年7月开工至2013年12月竣工1.2 项目建设概况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适应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一 个融中医药文化、旅游、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于一体、绿色可持续发展 模式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总体思路,并将“中医药文化 创意产业园” 建设列入我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目前已全面启动产业 园各项目建设,园区内拟设置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 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中医药休闲养生基地。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由福建中医药大

6、学和 xxx 县政府合作开发建设, 以 xxx 县中医医院为建设主体单位。 占地 3084 平方米(含道路用地 1266 平方米),建筑面积 5260 平方米,位于 xxx 县城关镇水东新区, 中心计划总投资 1320 万元,建有中药材 GAP 科研工程中心、中药材研发中心、中药材质量检测检验中心、信息网 络服务平台、中医药人才培训中心、中医药康复疗养中心。为了建设高标准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 xxx 县委、县政府高 度重视,先后多次上京拜访了陈可冀院士、黄璐琦研究员,邀请陈可 冀院士、黄璐琦研究员及福建中医药大学领导、 专家多次来XXX调研, 对我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并聘

7、请陈可冀院士、 黄 璐琦研究员为我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级顾问, 县政府与福建中医药 大学签订了 “促进XXX县中医药文化建设合作协议书”,XXX县中医医院与福建中医药大学签订了“建立教学医院教学合作关系协议书”“合作创办康复中心的框架协议”,为中药材科研开发、信息服务、 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1.3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1.3.1编制依据1、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2、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3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4、党和国家有关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5、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6、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

8、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 实施意见;7 、福建省关于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福建省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9、 x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10、xxx县城市总体规划;11、中共xxx县委会议纪要201124 号文;12、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数据和技术、统计资料。1.3.2研究范围本项目为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工程,报告主要从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入手,分析、研究项目建设方案 的可行性及建设条件,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建设方案、节能 方案、环境影响以及投资估算及筹措方案、经济及社会效益等,项目 通过综合、 全面的分析评价, 从

9、而确定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 务中心工程建设的可行性。1.4 项目研究结论通过对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公共服务中心工程的论证分析, 项 目主要以发展中医药信息服务、科研技术服务、人才培训为主,项目 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政策优势, 项目的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均有较强的 可行性,各项评价指标显示,本项目建设可行。4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1.1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XXX县建设的快速发展,XXX县人口的总量在 不断增加,流动人口的数量也将随之而增长,人们在解决温饱后,奔 小康、需健康、 投资买健康已成为当今的时尚,同时人民身体健康水 平和医疗保健

10、水平的高低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水平的 重要标志之一, 生活质量的高低主要看人们健康质量的高低 . 广大人 民群众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 在保证基础医疗的同时, 他 们更渴望得到高科技的中医药保健。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适应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一 个融中医药文化、旅游、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于一体、绿色可持续发展 模式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总体思路,并将“中医药文化 创意产业园” 建设列入我县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目前已全面启动产业 园各项

11、目建设, 园区内拟设置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公共服务中心、 中 药材种植生产基地、中医药休闲养生基地。2.1.2中药材GAP科研工程、信息服务中心建设背景中药材是中华民族的国粹瑰宝, 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 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药材是中医药的物质基础, 中药材生产是中医药 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化与建设中药材 GAP生产基 地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积极发展中药材农业产业化经营, 建立GAP中药材生产基地,将是中药材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我县中药材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据 1986年 xxx 县中药 资源普查,有 1320种药用动植物。 主要有银杏、 黄精、玉竹、厚朴、 茯苓

12、、何首乌、乌药、葛根、金毛狗脊、百合、威灵仙、骨碎补、贯 众、七叶一枝花、栀子、车前、女贞、金樱子、吴茱萸、红豆树、金 银花、鸡胫花、谷精珠、苦楝、钩藤、海风藤、石南藤、乌梅等。目 前生产的家种药材主要有银杏、玉竹、黄精、栀子、丹参、菊花、百 合、杜仲、原朴、木瓜、吴茱萸、山药、 泽泻、金银花等 13个品种 。 据不完全统计, 2011年,我县共有中药材种植面积 7.5 万亩,年产 值突破 3.5 亿元,已成为农业支柱产业。但是,我县的中药生产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生产规模小、农业 产业化程度低、 品种混乱、缺乏优质高效的产品, 质量下降、产量低、 生产不稳定;二是收获加工不规范、重金属含量和农药

13、残留量超标; 三是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 中药工业生产工艺和工程化技术落后, 生 产效率和综合利用能力相对低下,缺乏标准化的专用制药工业装备, 新产品开发水平较低, 绝大部分中药材还是以原料形式进入市场, 就 是加工也是粗加工,一般是加工成饮片,销往各地,综合效益差。四 是中医药信息获得渠道有限。因此,本项目建设旨在开展中药材栽培技术示范、研究、推广、 信息服务,实现中药材产业化、生产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形成 高产、优质、高效的中药材GA基地生产模式。在中药材综合利用方 面,充分依靠科学技术, 依靠自己的资源优势, 培育自己的名牌产品, 开发中药材有效成份的提取等深加工技术, 走出以原料为主

14、赢得市场 的低水平运作向高效增值方向发展, 培育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 从而 促进中药材产业化、现代化发展。2.1.3 中医药康复中心建设背景改革开放以来, 我县经济在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 得到了 较快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15787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 7112元,分别比 2010年增加9.5%和 11.3%。从目前的情况看,城镇居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人们的 需求内容与层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从对吃饭、 穿衣问题的关心转移 到子女教育、改善住房条件和医疗保健等方面。因此,除了其他问题 之外,加快医疗服务设施建设, 便成了摆在各级政府和相关

15、部门面前 的一个突出问题。 特别是在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今天,解决社会特殊人群“看病难、看病烦、住院难”的问 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康复医疗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疾病、 损伤导致的躯体 功能与结构障碍、 个体活动以及参与能力受限的患者为服务对象, 以 提高伤、病、残人士的生存质量和重返社会为专业特征。疾病早期康 复治疗可以避免残疾发生或减轻残疾程度,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减轻 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建立康复医疗机构有利于提高医疗资源整体 利用效率与效益。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的意见提出的“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的原则, 为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 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逐步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 促进我 县康复医学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卫生部“十二五” 时期康复医疗工作指导意见和我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提出建设康复养中心。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