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作业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398499880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作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03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作业学生姓名:霍江伟 学习中心:河北电大武安市工作站奥鹏学习中心35 学号: 0169 专 业: 会计学 年级层次: 高起专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卷注意:本学期所布置的结课作业,请同学一律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 提交截止时间:2023年3月16日23:59; 2) 结课作业课程均需通过“离线作业”栏目提交电子版,学院不收取纸介的结课作业,以纸介回寄的作业一律视为无效;3)截止日期前可多次提交,平台只保存最后一次提交的文档,阅卷时以最后一次提交的结课作业为准,截止日期过后将关闭平台,逾期不交或科目提交错误者,按0分解决;4) 提

2、交文档规定:提交的文档格式为doc、rar,大小10M以内;5) 必须严格按照每门课程的答题规定完毕作业,没有按照学院规定来做的结课作业,将酌情扣分。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并按照规定回答相关问题。一、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材料1 陆九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守仁:“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材料2 朱熹认为,“理在气先”,“宇宙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而为地。”“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材料3 列宁:“哲学唯心主义是把结识的某一特性、方面、部分片面地、夸大地发展为脱离了物质、脱离了自然的、神话

3、了的绝对。”请回答:(1)简析材料1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答:陆九渊、王守仁是中国古代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他们认为只有才是真的,而物质世界都是虚幻的,主张即主观精神是宇宙或物质世界的本原,而物质世界产生于精神,这种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简析材料2的观点并说明其唯心主义的形式。答:朱熹是宋明理学的著名代表。他认为在具体事物(气)存在以前,就先有“理”(人和具体事物的抽象精神)存在了。“理在气先”,就是指客观精神“理”决定事物的存在,“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3)谈谈对材料3的理解。答:列宁指出了唯心主义产生的结识论根源,结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假如把其中的

4、某一个环节或方面加以夸大或绝对化,使精神成为主宰物质的东西,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夸大了感性结识(如感觉)往往会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夸大了理性结识(如概念),往往会导致客观唯心主义。二、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材料 微软公司是20世纪90年代对美国新经济有重要奉献的成功公司,但微软仍遭遇垄断案。对于新兴产业和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公司政府并不放松反垄断行为。1994年7月,美国政府与微软达成一项协议,即不再规定计算机制造商将其视窗操作系统作为必备原件安装。但在1995年11月因与对手网景公司划分浏览器市场遭到拒绝,微软便规定安装视窗操作系统必须同时安装其“探索者”浏览器。1997年10月,

5、微软实行将浏览器与视窗操作系统捆绑出售。捆绑销售使微软市场份额大增,从原有的34的市场份额上升至、5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为此,美国反托拉斯部门与微软公司开始了漫长的诉讼之路。2023年6月地方法院法官判决微软公司分解为两个独立公司。政府拆分微软行为在于保护市场竞争。微软不服又提出上诉。其结果微软虽未被拆分,但上诉法院确认微软的市场垄断事实,违反了美国的反托拉斯法。 请回答:(1) 微软垄断案反映了垄断公司之间的剧烈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因素是什么? 答:(1)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与开放性,这是导致垄断与竞争并存的主线因素。(2)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与开放性,所以公司之间必然存在剧烈竞争;竞争又必

6、然规定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尽量占领市场,而开放性又为公司占领市场提供了也许。效益好的公司凭借其优势设备,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通过捆绑出售等手段挤垮大量技术落后的公司,从而使生产和资本集中到本公司,生产和资本集中到一定限度就产生垄断。这就是垄断与竞争并存的因素。也就是公司作为市场主体的趋利性所致 (2)通过微软垄断案,你从中可以深刻领悟哪些经济学原理?答:(1)公司应依法从事生产经营;(2)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法律是各市场主体进行活动的依据;(3)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应用法律手段等手段调控经济。三、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拟定某一具体

7、思想方式或观点是否能被看做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体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见解。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凡是包具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本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结识自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见解,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

8、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见解来表白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见解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原理,涉及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在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腐朽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目的不是欣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厉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存地接

9、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所有论点,而无须半晌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请回答: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发明者,继承者的结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

10、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涉及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对的的。材料1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从研究对象和重要内容的角度,明确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

11、内容的核心内容。材料2科尔施的理解则着重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从政治立场着眼规定马克思主义。材料3是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所谓方法至上,就是把理论方法和结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方法而轻视结论。卢卡奇最初是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的正统性问题时提出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的。卢卡奇的方法至上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错误之一,是他把方法仅仅理解为辩证法,而否认世界观的方法意义,事实上是否认唯物主义的方法意义;错误之二,是离开论点、结论谈方法,把方法看做是可以离开论点,结论的独立自在的东西,其最终结果将是对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否认。四、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20

12、分)材料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同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发明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发明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材料2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发明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材料3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材料4恩格斯指出:世

13、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请回答:(1)材料1、2、3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答:材料1、2、3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不同之点则在于:材料1、3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2)材料4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答:材料4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

14、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主线立脚点和出发点。它表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发明世界”的虚幻和荒唐,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主线错误,并给予其主线性的摧毁和打击。 第三,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主线理论基础;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主线规定。 五、根据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材料1 韩非提出“世异则事

15、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材料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材料3 列宁指出把重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结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上;只有对立统一的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奔腾”、“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请回答:(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有何异同? 答:材料1和材料2都认可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但是材料1认为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自身具有的,世界发生变化,事物就要变化,事物变了,各种规律、办法、功能也就会发生变化。材料2慧能的观点则不是从事物自身来谈变化,而是认为人的心理、人的思想、意志是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运动观,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2)材料2和材料3的重要分歧是什么?并加以评述。答:材料2和材料3的重要分歧在于是否认为事物因内在的矛盾,引起运动变化。材料3强调事物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在的对立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