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呼吸和消费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398497610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呼吸和消费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呼吸和消费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呼吸和消费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呼吸和消费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呼吸和消费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呼吸和消费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呼吸和消费教学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科学第二单元呼吸和消费教学设计2022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呼吸和消费 教学设计 1.感受我们的呼吸 【教材简析】 感受我们的呼吸是呼吸与消化单元的第一课,为后续呼吸与安康生活和测量肺活量两课的学习打根底。在本课中,学生通过感受呼吸的过程及用简单装置模拟人体呼吸,认识参与呼吸的人体器官,发现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板块通过一张儿童在水底下憋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呼吸的考虑及探究兴趣:无论白天晚上,我们时刻都在呼吸,不连续地呼吸是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这是为什么呢?并呈现了一幅人体呼吸器官示意图,帮助学生考虑与表达,同时为后续探究与研讨环节做辅

2、助。 探究板块分两个活动层次,第一次层次引导学生用感官体验呼吸过程,理解呼吸包括“一呼一吸”,同时通过用手摸的方法发现呼吸过程中胸腔与腹部的变化。第二层次活动用人体呼吸模拟器模拟人体的呼吸,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激发探究呼吸奥秘的兴趣。 通过研讨活动,引导学生梳理探究活动中获得的信息,知道参与呼吸的器官及其作用,并期望学生在此根底上对呼吸产生进一步的研究兴趣。 【学情分析p 】 在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中,学生从身体构造入手,逐步开展到对感觉器官的认识,并能用看、摸、听等方法,探知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此外,学生对于呼吸有许多经历性的感性认识,他们能感受到鼻子、咽、喉在参

3、与呼吸,知道呼吸需要空气,甚至有局部学生知道呼吸是为了得到氧气。但是大局部学生对于“为什么要呼吸”、“呼吸时人体外部和内部是怎样变化的”、“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是模糊的、不完善的。在学习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要经历自身体验观察与模拟实验的理论活动,通过观察、描绘、交流活动开展对呼吸系统的新认识。 【教学目的】 科学概念目的 1.学生通过自主感受,知道呼吸是人体的重要活动。 2.学生通过观察呼吸模拟器和人体呼吸器官图,能说出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3.学生通过观察人体呼吸器官图和小组讨论,理解呼吸是气体交换的过程,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探究目的

4、1.学生通过自主体验和观察,感受到呼吸时身体各局部的变化。 2.学生通过进展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理解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科学态度目的 1.学生通过呼吸体验活动,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学生通过进展人体呼吸的模拟实验,愿意倾听别人的观点,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 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氧气与人体生命活动的联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自身体验观察与模拟实验理解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鼻腔、口腔、气管、肺等器官共同参与呼吸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在呼吸过程中体会呼吸器官在呼吸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习单、笔、呼吸过程模拟

5、装置。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呼吸系统构造图、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提醒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人体呼吸器官示意图、班级记录表 1.图片导入儿童水下捏鼻子 1提问:同学们,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提问:假如你是他,你会有怎样的感受?预设:难以呼吸 3提问:说明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呼吸是我们的重要活动,这是为什么呢?预设:为了吸收氧气或空气 4小结: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物质。 2.提醒课题:感受我们的呼吸。 3.初始概念暴露: 1提问:你对呼吸有哪些理解?请说一说。 2老师一一记录到班级记录表上。 二、探究1:感受呼吸过程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学习单、呼吸过程模拟装

6、置 1.推测呼吸器官 1提问:你知道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 2提问:你在呼吸的时候,身体的哪些变化可以支持你的观点? 聚焦至胸部和腹部 2.呼吸体验活动。结合人体轮廓图或者自身进展指导并记录。 1说明胸部位置,双手放在胸部,感受吸气和呼气时胸的变化;说明腹部位置,双手放在腹部,感受呼吸时腹部变化。先自己感受再同桌之间面对面互相观察,并完成以下表格。提醒: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身体部位 吸气 呼气 胸部 收缩 扩张 收缩 扩张 腹部 收缩 放松 收缩 放松 3.小结 1提问:通过刚刚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 2学生答复:吸气胸部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时,胸部收缩,腹部放松。 三、探究2:模拟人体呼

7、吸预设15分钟 过渡语那么到底哪些器官参与了我们的呼吸,它们是怎么工作的呢? 1.认识装置 1出示人体呼吸模拟器,提问:各局部构造分别模拟人体的哪些部位? 2学生考虑并答复,老师小结:塑料管模拟气管,两个气球模拟两个肺,塑料瓶模拟胸廓,底下的橡胶膜模拟膈肌。 2.学生活动 提问:怎样用这个装置来模拟吸气和呼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使装置模拟吸气和呼气。 3.老师引导 1请两个典型的小组上来展示操作方法。 提问:两种方法都正确吗? 提问:能用嘴巴去吹气和吸气吗? 提问:呼吸时外力促使还是人体自主呼吸? 提问:人体哪个部位是“呼吸的开关”呢? 2 学生再次尝试用橡胶膜来控制呼吸。 提问:仔细观察

8、人体呼吸模拟器,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哪种情况模拟吸气?哪种情况模拟呼气? 四、研讨预设10分钟 1.交流讨论一:请结合呼吸模拟器和人体呼吸器官图,说一说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吸气时,他们是怎么配合的?呼气时他们是怎么配合的? 2.小结: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肺变大。呼气时,是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肺变小。二氧化碳也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须的原料哦! 3.交流讨论二:吸气和呼气时膈肌和胸腔分别是怎么运动的呢? 4.小结:吸气时膈肌向下,胸腔扩张;呼气时膈肌向上,胸腔收缩。 5.提问:关于呼吸,你还想理解哪些事情? 【板书设计】 1.感受

9、我们的呼吸 鼻腔/口腔 吸气:胸腔扩张,腹部收缩,膈肌向上 呼气 吸气 呼气:胸腔收缩,腹部放松,膈肌向下 气 管 肺 【作业设计】 1.呼气的过程是 。 A.鼻子/口腔 气管 肺 B.肺 气管 鼻子/口腔 C.膈肌 肺 气管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长时间用口腔呼吸会对身体不利 B.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须的原料 C.白天需要呼吸,夜晚睡着了就不需要呼吸 3.吸气时 。 A.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B.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C.胸腔扩张,腹部放松 4.以下人体呼吸模拟器哪种情况模拟吸气,哪种情况模拟呼气? 四上呼吸和消化单元教学设计 2.呼吸和安康生活

10、【教材简析】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人体进展呼吸其实就是一个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包含呼气和吸气。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对不同状态下呼吸次数进展统计和分析p ,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安康的关系,引发对安康生活的考虑。 聚焦板块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出问题“我们在不同状态下,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 探究板块主要是学生通过统计、分析p 不同状态下的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发现运动可以改变人的呼吸次数,用可靠的数据来说明人体运动量越大,呼吸次数增加得越多。通过阅读资料,理解到呼吸的过程其实就是气体交换的过程,知道运动后呼吸增加的原因是为了加快气体交换,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 在研讨板块,学生通过分析p 交流认识到人

11、运动后会加快呼吸次数,知道锻炼可以增加肺功能,使我们人体更安康。同时通过测量脉搏初步理解伴随着呼吸次数的改变心跳也会随着改变,明白人体的器官是协同作用,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拓展板块,通过资料阅读明白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是可以通过锻炼增加的,所以经常锻炼有利于身体安康。 【学情分析p 】 学生在平时锻炼的过程中,已经有了这样的经历:剧烈运动后呼吸会变得急促。甚至有的学生就已经知道了运动量越大,呼吸会愈急促这个规律。但是,对于有些活动也会减缓呼吸需要老师点拨,而对于用确切的数据来证实自己的感受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且正确的测量呼吸次数对于学生来说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

12、教学目的】 科学概念目的 1.学生通过资料阅读,知道呼吸是进展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进展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会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吸入更多的氧气。 3.学生通过拓展阅读,知道肺的功能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经常性锻炼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安康。 科学探究目的 1.学生在人体活动对呼吸影响的活动中,能及时地记录数据,并能对数据进展初步的分析p 。 2.学生在人体活动对呼吸影响的活动中,能根据不同活动对呼吸次数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态度目的 1.学生可以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并在活动中互相交流,互相协作。

13、 2.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能针对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的 学生通过拓展活动,理解呼吸与安康生活之间是有关联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统计与分析p 不同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安康的关系。 难点:学生通过统计与分析p 不同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理解呼吸功能与身体安康的关系。 【教学准备】 老师:计时器,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一张白纸。 每个小组:计时器,小组汇总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提醒课题预设3分钟 1.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感受了呼吸,知道呼吸主要依靠什么器官进展呢?怎么样才算是呼吸一次? 预设学生

14、答复:肺、一呼一吸或者一吸一呼 2.引出主题:那么你一分钟大概要呼吸几次? 学生预测:20次,30次至少有4-5个不同的预测 3.追问:那一个人一分钟呼吸次数是固定不变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4.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呼吸。板书课题:呼吸和安康生活 二、探究与发现:人体活动与呼吸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1个计时器、学生活动手册、小组汇总记录表 活动一、安静状态呼吸次数 1.提问:人在安静状态下一分钟呼吸几次呢? 2.出示计时器并介绍使用方法,记录单。 3.提示:放松心情正常呼吸,不要刻意控制呼吸。指导测量呼吸的两种方法。 4.学生集体实验:第一次测试1分钟呼吸的次数,并记录。 5.理解每个学生

15、的呼吸次数,并分开统计:20次以下的,20-30次的,30次以上的。刚刚有些同学没有放松,这样测出来误差就比拟大,为了减少误差,我们再来测两次,注意不要刻意控制呼吸。 6.学生小组内测试,并记录。 7.数据处理:三次测量后取一样数值较多的数;没有一样数值的,取位于中间大小的数。 活动二、运动后人体呼吸次数 1.提问:你觉得哪些活动会让你的呼吸发生变化?学生自由预测 运动后,我们的呼吸会发生变化。 2.运动后,我们的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根据场地,师生选择适宜的活动2项。引导选择一项活动量小的活动,一项活动量大的活动。教室里选择原地踏步1分钟,做连续深蹲20个 3.提示:运动的时候要注意平安,保持安静,一个活动完毕后马上测量1分钟呼吸次数,测量结果要及时记录在表格中,在进展第二个活动时一定要先恢复到安静状态的呼吸,再进展第二个活动。 4.学生小组活动,并记录。 5.组长负责统计把每个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