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质量学习心得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398497545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天质量学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航天质量学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航天质量学习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航天质量学习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航天质量学习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天质量学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天质量学习心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航空航天知识的体会航空与航天是人们常常接触的两个技术名词,两者虽然仅一字之差,却被称为两大技术门类,这是为什么呢? 您稍加注意即可发现,航空技术重要是研制军用飞机、民用飞机及吸气发动机,航天技术重要是研制无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最能集中体现两者成果的是 航空器和航天器。从航空器与航天器的重大区别上即可看出两个技术领域的明显差别。第一,飞行环境不同。所有航空器都是在稠密大气层中飞行的,其工作高度有限。现代飞机最大飞行高度也就是距离地面30多千米。虽然后来飞机上升高度提高,它也离不开稠密大气层。而航天器冲出稠密大气层后,要在近于真空的宇宙空间以类似自然天体的运动规律飞行,其

2、运营轨道的近地点高度至少也在100千米以上。对在运营中的航天器来讲,还要研究太空飞行环境。第二,动力装置不同。航空器都应用吸气发动机提供推力,吸取空气中的氧气作氧化剂,自身只携带燃烧剂。而航天器其发射和运营都应用火箭发动机提供推力,既带燃烧剂又带氧化剂。吸气发动机离开空气就无法工作,而火箭发动机离开空气则阻力减小有效推力更大。吸气发动机涉及燃烧剂箱在内都可随飞机多次使用,而发射航天器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虽然航天飞机的固体助推器通过回收可以反复使用20次,其轨道器液体火箭发动机可以反复使用50次,但与航空器使用的吸气发动机比较起来,使用次数仍然是很少的。吸气发动机所用的燃烧剂仅为航空汽油和

3、航空煤油,而火箭发动机所用的推动剂却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液体的,也有固体的,尚有固液型的。第三,飞行速度不同。现代飞机最迅速度也就是音速的三倍多,且是军用飞机。至于目前正在使用的客机,都是以亚音速飞行的。而航天器为了不致坠地,都是以非常高的速度在太空运营的。如在距地面600千米高的圆形轨道上运营的航天器,其速度是音速的22倍。所有航天器正常运营时都处在失重状态,若长期载人会使人产生失重生理效应,并影响健康。正因如此,航天员与飞机驾驶员比较起来,其选拔和训练要严格得多。一般人买票即可坐飞机,而花重金到太空遨游的人还必须通过专门培训。第四,工作时限不同。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飞机,最大航程计约2万千米,

4、最长飞行时间不超过一昼夜。其活动范畴和工作时间都很有限,重要用于军事和交通运送。虽然通用轻型飞机应用广泛,但每次活动范畴相对更小。而航天器在轨道上可持续工作非常长时间,如目前仍在使用的联盟tm号载人飞船,可与空间站对接后在太空运营数月之久。再如航天飞机,能在轨道上飞行7-30天,约1.5小时即可环绕地球飞行一周。载人航天器运营时间最长的当属和平号空间站,它在太空飞行了整整15个年头。至于无人航天器,如多种应用卫星,一般都在绕地轨道上工作近年。有的深空探测器,如先驱者10号,已在太空飞行了32年,正在飞出太阳系向银河系遨游。航空器的长处是能多次反复使用,而航天器除航天飞机外,只能一次性使用,载人

5、宇宙飞船也不例外。第五,升降方式不同。飞机的升空是从起飞线开始滑跑到离开地面,加速爬升到安全高度为止的运动过程。它返回地面降落时只要通过下滑和着陆即可。只有个别飞机如英国的“鹞”型战斗机采用发动机喷口转向的方式使飞机可以垂直起落,但机身并未竖起,仍处在水平位置。而至今为止的航天器发射,涉及地面和海上的发射,顶部装着航天器的运载火箭都是垂直腾空的。在完毕发射过程中,运载火箭要按程序掉头转向和逐级脱离,最后将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运营。有的航天器发射,中间还要通过多次变轨,状况更为复杂。航天飞机虽然也能施放航天器,但它自身亦是垂直发射升空的。至于返回式航天器,其回归地面必须经历离轨、过渡、再入和着陆四

6、个阶段,远比飞机降落困难。航空器的起飞、飞行和降落与航天器的发射、运营和返回,虽然都离不开地面中心的指挥,但两者的地面设施和保障系统及其工作性能与内容也是大有区别的。一、描述一下某些方面的航空和航空技术知识航空航天技术为航空航天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的一系列高档复杂的施工作业程序。它波及人力资源配备,设备仪器搭配与安装使用等艰深的学术作业。是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追求,更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1、 航空航天材料航空航天大多是在极端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对材料的 规定很高。通过几十年的航空航天材料研究,研制出了纳米颗粒炸药、碳纳米管高硬度材料、铝氧纳米管材料和新型密封材料、电子绝缘聚合物材

7、料、新型“热塑料”材料以及原子级硅记忆材料和铝硅合金等,并发现了纳米孔隙网材料等。并且新材料工艺也获得了重大突破:采用温轧法、粉末冶金法、非晶复合技术工艺、急速凝固法、树脂膜浸渍法和等温化学气相浸渗法制造出了高强度合金材料、梯度功能材料以及抗损伤复合材料编制机等。与此同步,新材料在航空航天应用上也有重大进展,形状记忆合金、量子隧道效应复合材料等高性能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火箭尾喷管应用纳米复合涂层、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应用陶瓷基复合材料叶盘;采用复合材料排布机编制燃料箱;采用红外材料制成手提式定向反射仪以及用氮化物基材料制造出电子器件等2、 航空航天构造系统用于支承和固定飞行器上多种仪器设备,使它们

8、构成一个整体,以承受地面运送、运载器发射和空间运营时的多种 力学环境(振动、过载、冲击、噪声)以及空间运营环境。对 飞行器构造的基本规定是重量轻、可靠性高、成本低等,因 此飞行器的构造大多采用铝、镁、钛等轻合金和碳纤维复合 材料等制造。一般用构造质量比,即构造重量占航天器总重 量的比例来衡量航天器构造设计和制造水平3、航空航天电子技术它按功能分为通信、导航、雷达、目的记别、遥测、遥控、遥感、火控、制导、电子对抗等系统。多种系统一般涉及飞行器上的电子系统和相应的地面电子系统两部分,这两部分通过电磁波传播信号合成为一种系统。和这些电子系统有关的电子理论和技术有通信理论、电磁场理论、电波传播、天线、

9、检测理论和技术、编码理论和技术、信号解决技术等,而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则是提高多种电子系统性能的基本。它们的发展使飞行器上的电子系统进一步小型化和具有实时解决更大量数据的能力,进而使飞机的性能(机动能力、火控能力、全天候飞行、自动着陆等)大为提高,航天器的功能(科学探测、资源勘测、通信广播、侦察预警等)日益扩大。二、总结国内航空和航天事业获得的重大成就,谈谈你对将来国内航天和航空发展的见解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立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篇二:学习航天精神的心得体会学习航天精神的心得体会航天精神以大局为重、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廉洁报国。 中国的太空部门,是目前中国屈指可数的几种在世界上处

10、在领先地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最重大战略意义的行业之一;中国太空事业的建设者们,以她们的奉献、创新和辉煌的成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和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采。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中国国内各行业中投入和产出比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并且对中国的国家利益具有头等的战略重要性,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的航天部门近年来始终保持着中国革命的精神:以大局为重、艰苦奋斗、发愤图强、最后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一支重要航天力量。中国航天工业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和廉洁报国的行业风貌,应当成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航天人的精神应当像过去的大庆精神同样,成为中国现代的进程中所有行业的楷模。中国航天事业所发明的这些有形和无形的财

11、富,是我们这个民族不竭的物质和精神宝藏。1、学习航天人的艰苦奋斗、敢于摸索、开拓创新的精神 由于美国和欧洲颁布的禁令,国内很难从国外获得核心的航天技术,中国也没有参与国际空间站的活动。航天事业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职业,而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其风险之大可想而知。但在风险面前,中国航天员体现出的是一往无前的勇气,是顽强拼搏的斗志。航天员这次出舱面临着失压、缺氧、辐射和巨大温差等诸多困难。她们用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的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优秀品质;用敢于摸索、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楷模。2、学习航天人极其严谨的科学精神神舟七号飞船零配件产地几乎涵盖了大半个中国,并以

12、百分之百的发射率和零失败率,发明了航天发射史上的辉煌。各参研参试部门和单位为完毕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做了大量精益求精的准备工作。从每一颗螺丝钉,每一种焊接缝,到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宇航员细致的检查安全系带的动作,认真地阅读飞行手册等,这一切都是高质量、高原则、一丝不苟的,是来不得一丝疏忽大意的。这种不容许失败、不准有丝毫瑕疵的严谨工作作风,保证了“神七”的完美成功,也是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的。3、学习航天人志存高远、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 漫步太空,这个在当今世界只有美、俄才掌握的世界最尖端的科学技术,“神七”升天意味着将打破这种局面。当我们沉浸在“神七”带来的欢乐和喜悦时,当我们为航天事

13、业的辉煌感到骄傲和自豪时,一定要认真学习航天人敢于攻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特别是要学习她们在航天事业中体现出来的高度的责任感,学习她们以国家利益为重、志存高远、为国奉献、立足本职工作的精神。神七的成功发射不仅为中国的科技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代表航天事业的航天人更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楷模。它促使现代青年学生更加明确自身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作为一名生党员,我们更应当自觉地在平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践行航天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篇三:航空航天概论学习心得航空航天概论学习心得美术学院王大民119622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心得在过去半年中,接连发生了两起重大航天劫难。

14、尽管人们备感痛惜,但这些挫折并不能阻挡人类进军宇宙的步伐。 既然航天活动风险如此之大,为什么人类仍然不放弃进军宇宙的梦想呢?从长期看,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总有一天必须走出自己的摇篮;从中短期看,航天活动可带来巨大回报,是一种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进军宇宙是人类目前和将来的一项伟大事业。于是,载人航天成为现代航天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和前景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目前,人类的活动范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渐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奔腾。中国载人航天

15、技术的发展历程好久此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国内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种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历史上第一种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15世纪中国官员万户。1945年,美国学者基姆在她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她在椅子下面捆绑了47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但是,随着一声巨响,她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初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20世纪80年代

16、,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筹划(863筹划)纲要,把航天技术列为国内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国内航天技术将来的发展进行了进一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国内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觉得载人航天是国内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的。1992年1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国内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年11月20日,国内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1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2、3和4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国内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送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足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剧烈地争论过。10月15日圆了万户的梦,由于在这一天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