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村政策法规平时作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398496531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村政策法规平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农村政策法规平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农村政策法规平时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农村政策法规平时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农村政策法规平时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农村政策法规平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农村政策法规平时作业(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政策法规平时作业(三)调查报告(仅供参考,请勿照抄)参考一:基层农村民主法制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抓好基层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开展好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创建活动,2023年3月至5月,我们组织了司法、派出所、政府办工作人员组成调查组,先后三次进一步到者太乡三卡村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采用座谈、走访等方式,初步了解了该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情况。一、 现状及特点三卡村位于者太乡西北部,地处云南、广西、贵州三省五县(广南、丘北、师宗、西林、兴义)交界处,辖20个村小组(三卡,落角、大湾)等,共769户,总人口3794人,居住着汉、壮、苗、彝四种民族,农民收入重要依靠饲养牛、猪、家禽和种植水稻,包谷、生姜

2、、桐果等,2023年度人均纯收入为548元。该村地处边僻,交通闭塞、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较低,法制观众淡薄,生活还比较困难。2023年至今一直被列为重点扶贫村。该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一)基层政权组织机构健全。该村有村党总支和村委会,两委组织都经民主选举产生,村两委班子分别由党总支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各5人组成,班子工作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二)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各岗位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设有简易的村务公开栏,通过该窗口栏目基本能做到不定期在向村民公布村务、财务收支及计划生育工作等情况。 (三)村干部和群众在强烈渴望上级给予项目扶贫的同时,更希望能知法懂

3、法用法和依法治理,渴求社会治安状况好转,社会稳定、安居乐业。在调查和座谈的过程中,从干部和群众的语言中流露出了因不懂法而在平常生活和生产经常过程中经常吃亏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导致违法犯罪,碰到纠纷不知如何打官司等不懂依法维权的苦处。因此,村民在渴求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更迫切希望法律知识在农村得到普及。 (四)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农副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群众收入也随之提高,但是由于该村地处三省五县交界处,地理位置特殊,外地往来人员较多,加之长期以来很少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社会治安较为混乱,治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迫切规定建立一个

4、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网络,各村村民小组建立一支巡防队伍,让群众加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去,保一方平安,为脱贫致富奔小康营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存在的重要问题 (一)民主制度尚未健全,村民自治氛围没有形成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该村的村民大会只在每届村委会换届时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也很少召开,村民参政议政、民主决策和议事程序不规范。干群之间缺少经常性沟通交流,群众缺少知情权,同时,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村委会虽然建立了村民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村民议事制度等规章制度,但还不够系统和规范,并且,现有的规章制度也不能得到有效贯彻。此外,该村无依法治村规划,村规民约中一些规定也流于形式,

5、如村规民约规定:村民对自家饲养的牲畜看守不力损害其他农户庄稼,每损毁一株,补偿人民币2元,但在实际操作上却没有得到有效贯彻。村务公开制度不健全、及时,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相差甚远。 (二)村民法律意识低,法制观念淡薄,不能依维权村委会没有成立普法领导组织,普法工作尚未纳入班子的议事日程,无农民普法学校,未建立学法“中心户”、“培养知法懂法明白人,学法用法新户主”制度,村民只是单纯地通过平常身边发生的一些案例和电视里播放的节目一知半解地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因此,经常出现因不懂法而发生一些不应发生的事,如该村岩畔村小组一姓王农户家耕牛被盗,其私自调查认为是邻村的杨某所为,就邀约其亲戚朋友将杨某强

6、制押到其家里,非法逼供,控制杨某人身自由并与对方写下保证书互相承诺,结果导致了违法犯罪事实。又如,安马小组一农户在经济来往中别人赊欠物款时未立依据,至使资金数年无法回收,欲用法律手段解决又因无效有依据,缺少法律依据,眼看自己的血汗钱难以收回,该农户心急如焚,欲哭无泪。 三、重要体会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对于全面贯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和维护农民的主线利益,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我国民主政治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证农民当家作主,增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提高农村

7、依法治理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三卡村民主法制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此后工作中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提高结识,完善村级民主法制建设领导机构 (1)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健全民主法制建设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充足发挥作用;(2)把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列入工作目的,做到与各项工作、项目同时部署、同时规划、同时实行;(3)乡党委、政府领导在各项工作实行挂钩联系、责任分工时要把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纳入其中,做好指导工作;(4)在考核村委会各项工作指标的同时,也要对民主法制建设情况进行考核,督促该项工作的贯彻。 (二)认真实行村民

8、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建立村党总支议事规则、村民议事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村两委干部带头学法制度、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规章制度,健全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等自治组织,对的解决互相关系。村委会要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在乡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增强党的观念,自觉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和群众监督,凡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事项,特别是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都要依法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逐步规范村级重大事务民主议事、决策的范围,程序和方法,保证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作

9、用,保障村民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积极推动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建立健全村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制度和过失责任追究制度,使村干部切实受到教育和约束。发挥好“民主理财日”“民主议政日”等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形式的作用。 (三)加强法制教育,加大普法力度,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农村改革、稳定,发展的实际,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要宣传党的关于家庭联产承包,减轻农民承担等政策,宣传宪法,农业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宣传农业生产与流通,税费改革,家庭婚姻,计划生育等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动员和组织干部群众学法、懂法、

10、守法、用法、护法。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着重培养权利义务一致的法治观念,增强农村干部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法制宣传教育要与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行纳要,使两者互为促进,提高干部群众法制道德水平。 (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充足发挥村治保会、调解委员会作用,加强矛盾纠纷调处,积极疏导民事纠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坚决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一般事情不出村,化解不稳定因素。建立健全社会治安整体联动防范体系,加强社会治安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以村委会为中心,设立社会治安联防中队,各村小组相应成立治安巡防队,形成一支由村、组、

11、户联防互防的打、防、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农民生产生活发明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参考二:对县部分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一、引言毋庸直言,新世纪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非常重要的时期。目前,我国农业在总体上实现了温饱、进入小康的前两步目的,已经开始向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的迈进。然而,中国农村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状况,这将成为阻碍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样,如何培养大批安心在农村的专业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而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普

12、及农村义务教育。应当认可,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作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和法规,采用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促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长足发展,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教学内容缺少地方特色,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教育作为教育工作唯一追求的目的,忽视回乡参与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小学毕业生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需要,结果少数升了学的学生再也不回本地了;而回乡参与生产劳动的中小学毕业生,又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上缺少准备。于是,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13、:投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越早的人,往往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流失生或毕业生),农村吸取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弱,贫困地区特别突出。在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上,长期是教育部门一家管教育,对农村的需要考虑较少,致使农村教育与本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导致教育在育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功能得不到充足发挥,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与办学和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科教兴国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基础是教育。任何一个取消绝对平均主义政策的社会,人口素质的差异都将直接导致效率的差异,进而导致收入结果的差异。二、调查方式我们选

14、择了访谈式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但是我们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有价值的谈话记录下来。本次调查我们采用访谈法,正式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打听我县义务教育现状。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教育主体中心,采用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我们分别和家长、学生、教师进行了访谈。三、被调查者对教育费用的承担能力及评价关于家庭在2023年全年中支出最多的项目。7.37%的被调查者反映是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性支出,25.70%的被调查者反映是吃穿用等生活性支出,51.39%的被调查者反映的是教育支出,9

15、.76%的被调查者反映是住房及医疗支出,5.78%的被调查者反映是其它支出(可填空)。可以看出,教育支出的在大多数被调查者的家庭支出中排在首位,农民的教育费用承担比较大,远远高于农业生产、吃穿用、和住房与医疗费用等支出项目。在其它项目中多为大比非农产业投资,如购买汽车、机器等。如表所示:家庭在2023年全年中支出最多的项目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性支出吃穿用等生活性支出教育支出住房及医疗支出其它支出人数371292584929比例7.37%25.70%51.39%9.76%5.78%关于目前义务教育收费的合理性评价。23.90%的被调查者认为小学合理,初中过高,13.75%的被调查者认为小学过高,初中合理,45.22%的被调查者认为都过高,17.13的被调查者认为都比较合理。综合比较,认为收费都过高的被调查者的比例高于认为都比较合理地方被调查者,认为小学收费合理的被调查者占41.03%,认为初中收费合理的被调查者占30.88%,认为小学收费过高的占58.97%,认为初中收费过高的占71.12%。可以看出,总体上还是认为过高,义务教育收费还是被调查者意见比较大、比较多的问题。如表所示:目前义务教育收费的合理性评价小学合理,初中过高小学过高,初中合理都过高都比较合理人数120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