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设计 (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398344292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学习设计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研究性学习设计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研究性学习设计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研究性学习设计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学习设计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作者姓名岳萌任职单位嘉祥县金屯镇中学学科音乐年级八年级单元标题梨园撷英研究性学习名称戏曲剧种的研究与学习所需时间1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搜集相关戏曲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了解戏曲的不同表发方式。(2)通过越剧、豫剧的唱段欣赏和相关的知识介绍,结合上节课的欣赏和讲授,达到初步理解和辨别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音乐唱腔及其特点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自主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体验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演唱情绪,锻炼学生的表现力。(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调查研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协作、创新、策划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

2、生对戏曲音乐的兴趣。(2)欣赏过程中戏曲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洽,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情境】越剧是戏曲的一种,原系浙江湖州一带民间曲艺“三跳”,结合当地语言及“呼牛山歌”,逐步融合而成的民间小型戏曲。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被称为“土梆戏”或“汴梁腔”。在音乐教学中,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做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师生一起从生活上搜集、探究、思考、感受、讨论有关戏曲的信息。在本课的教学中,以越剧和豫剧的欣赏为重点,以戏曲基础知识为辅助,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充

3、分发挥自主合作、交流等,从中突出学生学习戏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任务】搜集相关戏曲知识,了解各剧种在演唱方式上的不同。通过欣赏越剧和豫剧,学习两个剧种的发展演变历史。【过程】课前准备:1、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楼台会、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视频。小提琴协奏曲楼台会音频片段。活动一:新课导入首先听一小段越剧和豫剧。看哪个学生能听出刚才听得是哪两种戏曲?越剧和豫剧活动二:进入本课内容,体验戏曲感情。1、越剧是戏曲的一种,原系浙江湖州一带民间曲艺“三跳”,结合当地语言及“呼牛山歌”,逐步融合而成的民间小型戏曲。1909年第一次登上农村舞台,剧目多反映农村生产活动和生活琐事,在语言上吸收中州音

4、律与浙江官话结合,在音乐上逐步从上下句变化反复,发展为四句式的基本调,并形成慢板、中板、快板、小板、弦下调、南调等不同版式。2、一块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楼台会,介绍剧情: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窗三载,临别亲口假借九妹许与山伯,回家后祝父逼迫英台与马文才订婚,英台誓死不从,山伯到祝家探望英台,才知九妹就是英台,因受到婚变打击,山伯回家病故,英台在被迫出嫁途中吊祭山伯,一时天昏地暗,山伯坟台断裂,英台入坟中,山伯英台化作蝴蝶比翼双飞。在欣赏中提出问题:剧中有几个人物?人物的情感是怎样的?欣赏回答以上问题3 、刚才我们欣赏了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楼台会,接下来我们欣赏另一个戏曲豫剧,又称“河

5、南梆子”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被称为“土梆戏”或“汴梁腔”。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并提出问题:豫剧用的是什么方言?剧中描写的人物是谁?剧中用什么样的情感?欣赏回答以上提问,活动三:拓展创造,师生互动1、有哪个同学能扮成“花木兰”演唱谁说女子不如男积极主动地参加表演活动2、学生组成研究小组,探讨越剧与豫剧的不通点。用不同情绪唱出谁说女子不如男,看哪个小组演唱的最形象。活动四:探索归纳音乐欣赏教学是教与学得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互相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

6、、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音乐欣赏。活动五:总结收获本课在音乐欣赏时,其宗旨就强调了音乐教学应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从听觉入手,从情感入手,充分重视审美体验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意识,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活动六:完满结束师生共同演唱谁说女子不如男,完满结束戏曲音乐的研究与学习过程。【评价】采用自评、师评、组评、互评等方式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对于思维活跃、又有表演欲望的八年级学生来说,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去学习音乐。在学习中理解戏曲剧种的发源、传承过程。改变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只重视技能训练,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心灵感悟、情感体验和发展的现象,我们必须强调音乐教育应该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充分重视审美体验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资源】1、根据主题老师提供的资源:教材、光盘、多媒体教室2、 学生自行准备的资源:课本、戏曲知识3、 相应的主题网站的资料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