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398292669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第十八课 罗斯福新政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8山东学业水平测试)罗斯福在接受总统候选人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我誓为美国人民实现新政。”新政“新”在(C)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奉行自由放任政策C国家全面干预经济D普遍推行工业国有化解析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就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故C项正确。2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中首先采取的措施是(A)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工业生产C调节农业生产D实行社会救济解析罗斯福临危受命,面对的首先是由于股票市场崩溃而陷入混乱的金融体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因此,整顿财政金融对于恢复

2、工农业生产等有着重大意义。3(2018江南十校高一调研)有学者这样介绍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一部法律:“指导劳资双方订立本行业的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各工业部门制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市场分配、工人工资标准及工时数等,由雇主、工人和消费者共同监督生产。如果发现企业有违规行为,总统有权吊销其执照。”这部法律是(C)A社会保险法B联邦紧急救济法C全国工业复兴法D全国劳工关系法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律是全国工业复兴法,故C项正确。4(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法案在国会讨论时,反对者声称,如果它得到通过,子女就将不再赡养父母,工人也会辞工不干。有人甚至认为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的著

3、作中抄来的。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新政措施是(D)A整顿财政金融B加强工业计划指导C成立农业调整署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析罗斯福新政期间,联邦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如: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工人的政治地位等,这和材料所描述的基本一致,故D项正确。5(2018南阳高一期末)下表是美国联邦政府雇员人数统计表。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年份1933年1936年1938年人数603 000867 000920 000A.政府管理机构的大量建立B解决失业问题的客观需要C现代文官管理制度的建立D美国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解析1933年

4、到1938年,罗斯福采取国家干预的政策,对经济的干预导致大量政府管理机构的建立,使得联邦政府雇员人数显著增加,故A项正确。6(2018苏州高一检测)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这表明新政(B)注重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积极运用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发展着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ABC D解析据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注重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故正确;据材料“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

5、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可知正确;着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这种说法符合罗斯福新政的做法,但不合题意,故错误;据材料“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可知正确,B项符合题意。7(2018天津学业水平测试)美国政府1933年成立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招收大批失业工人,兴建水坝、水电站,发展航运。其直接目的是(D)A复兴工业B稳定物价C扩大出口D增加就业解析“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能够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因此正确的是D项。8(2018蚌埠高一检测)受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冲击,各国

6、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的自卫措施。美国采取的是(B)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解析题干体现出各国普遍限制进口,刺激出口,因此,只有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是美国的对内政策。9(2018广东学业水平测试)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视态度,他们对“大笔开支”“经济狂想”“社会主义改革”极为不满,成立了“美国自由联盟”,号召民众反对新政。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受到“敌视”的原因是(C)A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B违背了工人的利益C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D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解析由题干关键信息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成立了

7、“美国自由联盟”,号召民众反对新政,这与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有关,故选C项。10(2018威海高一检测)以下有关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B)A使美国经济开始恢复B从根本上遏制了经济危机C使美国社会趋于稳定D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提高解析新政对美国渡过经济危机起到了重大作用:经济回升,社会趋于稳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A、C、D三项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根本上遏制了经济危机”表述错误,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右图是20世纪3

8、0年代初美国农业状况的一幅漫画。一位绅士(胡佛)正向一位农民进行解释: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材料二为了复苏经济,罗斯福提出“新政”,在短短3个月内连续向国会提出70多个法案。但从1935年至1936年,主要是共和党人担任法官的最高法院先后判定农业调整法等多种新政法令违宪,并多次暗示将要推翻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障法这些作为新政里程碑的法令。为些,罗斯福总统于1937年提出了司法改革报告。之后,最高法院对于商业领域的国会法令再也没有否决过,对其他领域的新政法令也极少再宣布无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任的罗斯福总统再次被国会授予他认为必要的成功进行战

9、争的一切权力,此时总统对人力和财力的控制,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闫家深美国总统权力变化的轨迹及原因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当时的美国农业出现了什么问题?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应对上述问题时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及结果。解析本问考查学生解读和阐释材料信息的能力。由于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农业危机愈演愈烈。罗斯福的举措是让农民减耕减产,给农民发放补贴。结果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对农业的打击,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答案问题:胡佛政府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农业危机愈演愈烈。举措:引导农民减耕减产,向农民发放补贴。结果:缓解了农业危机,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2)根据材料二

10、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分立政治格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产生的重大影响。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总统对人力和财力的控制,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和所学史实可知总统的权力扩大,国会和最高法院的权力有所削弱。影响可以从减少改革阻力、遏制经济危机、应对战争等方面归纳。答案变化:总统的行政权扩大,国会的立法权、最高法院的司法权有所削弱。影响:打击了反对新政的保守势力,减少了新政的阻力;为新政提供了法律保障;有利于摆脱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美国应对第二世界大战。12(2018重庆高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政府在大危机的打击下已经认识到如果像前几届共和党政府那样完全让垄

11、断资本自行其是,而不对其过分剥削压迫行为进行限制,如果让工人群众经济政治环境继续恶化,而不提高工人群众的购买力,资本主义的继续运行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实现以上目标,在当时的状况下只有政府才能做到。因此,为了恢复经济,罗斯福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政策。 摘编自韩冰有关罗斯福新政时期劳工立法的研究综述 材料二1935年5月6日成立了工程振兴署,实施了一系列公共工程,以提供更多的以工代赈机会。项目标准是要有使用价值、属于劳动密集类型,为工人提供的工资高于救济标准但低于私人部门的工资水平。按照这一标准,政府确定了机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植树造林、农村电气规划、城市规划和城区改造以及文化艺

12、术活动等众多项目,并成立专门的以工代赈机构。在整个新政期间,政府通过这些工程为包括非熟练工人、毕业的高中生与大学生、失业的艺术家等各种人员创造了各种类型的工作机会约900万个,美国也由此修筑了上千座机场、上万个运动场、800多家校舍和医院等等。 摘编自高世揖、张军扩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 材料三美国的病根在于,高筑关税壁垒,“就等于把自己的绳索勒得愈紧”。但罗氏“舍本而求末”,对国际协调无根本诚意,“而国内枝末小节则不惜下九牛二虎之力”,“左冲右突,到处碰壁,真是张天师捉鬼,反着了鬼迷”。 摘编自郑林庄美国往那(哪)里去(1934年1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的政策转

13、变及其实质。解析第一小问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材料信息能力,据材料一“完全让垄断资本自行其是”、“在当时的状况下只有政府才能做到”和“为了恢复经济,罗斯福政府放弃了自由放任的政策”可知,罗斯福政府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转向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第二小问考查学生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据材料一“资本主义的继续运行是不可能的”和“为了恢复经济”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政府政策转变的实质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答案转变:由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转向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相关“项目标准”的原因及项目安排的特点。解析第一小问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材

14、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二“项目标准是要有使用价值、属于劳动密集类型”和“政府通过这些工程为包括非熟练工人、毕业的高中生与大学生、失业的艺术家等各种人员创造了各种类型的工作机会约900万个”可知,政府尽可能多的为失业工人提供就业岗位,据材料二“成立了工程振兴署,实施了一系列公共工程,以提供更多的以工代赈机会”、“为工人提供的工资高于救济标准但低于私人部门的工资水平”和“并成立专门的以工代赈机构”可知,政府避免失业者依赖政府救济,保证私人企业的劳动力供应;第二小问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与概括能力,据材料二“政府确定了机场道路等基础设施、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植树造林、农村电气规划、城市规划和城区改造以及

15、文化艺术活动等众多项目,并成立专门的以工代赈机构”和“创造了各种类型的工作机会约900万个,美国也由此修筑了上千座机场、上万个运动场、800多家校舍和医院等等”可知,政府将克服危机的短期需要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相结合。答案原因:尽可能多的为失业工人提供就业岗位,避免失业者依赖政府救济,保证私人企业的劳动力供应。 特点:将克服危机的短期需要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相结合。(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材料三的观点。解析本问考查学生历史评价能力。评价观点,首先要通过解读与概括材料,提取观点是什么,据材料三“美国的病根在于,高筑关税壁垒,就等于把自己的绳索勒得愈紧”可知,作者的观点认为美国提高关税是造成美国出现问题的病根,其次就是评价的问题,评价首先要给出观点,然后再论证,要注意客观评价,材料三中作者观点看到了美国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