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升本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公共课+专业课)考试大纲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39829159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升本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公共课+专业课)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山东专升本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公共课+专业课)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山东专升本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公共课+专业课)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山东专升本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公共课+专业课)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山东专升本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公共课+专业课)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专升本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公共课+专业课)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升本电气工程和自动化(公共课+专业课)考试大纲(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山东专升本高数(公共课)考试大纲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高等数学(公共课)考试要求 总要求:考生应了解或理解“高等数学”中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应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有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推理证明,准确地计算;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函数(1)理解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表

2、示法,分段函数。(2)理解和掌握函数的简单性质: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周期性。(3)了解反函数:反函数的定义,反函数的图象。(4)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5)理解和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6)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二)极限(1)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数列,数列极限的定义,能根据极限概念分析函数的变化趋势。会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了解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2)了解数列极限的性质:唯一性,有界性,四则运算定理,夹逼定理,单调有界数列,极限存在定理,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3)理解函数极限的概念:函数在一点处极限的定义

3、,左、右极限及其与极限的关系,x趋于无穷(x,x ,x-)时函数的极限。(4)掌握函数极限的定理:唯一性定理,夹逼定理,四则运算定理。(5)理解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定义,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性质,两个无穷小量阶的比较。(6)熟练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三)连续(1)理解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定义,左连续和右连续,函数在一点连续的充分必要条件,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2)掌握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性质: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的连续性,反函数的连续性,会求函数的间断点及确定其类型。(3)掌握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定理,最大

4、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包括零点定理),会运用介值定理推证一些简单命题。(4)理解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连续,并会利用连续性求极限。二、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导数与微分(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会用定义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2)会求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3)熟练掌握导数的基本公式、四则运算法则以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4)掌握隐函数的求导法、对数求导法以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方法,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5)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6)理解函数的微分概念,掌握微分法则,了解可微与可导的关系,会求函数的一阶微分。(二)

5、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1)了解罗尔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及它们的几何意义。(2)熟练掌握洛必达法则求“0/0”、“/ ”、“0”、“-”、“1”、“00”和“0”型未定式的极限方法。(3)掌握利用导数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及求函数的单调增、减区间的方法,会利用函数的增减性证明简单的不等式。(4)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大(小)值的方法,并且会解简单的应用问题。(5)会判定曲线的凹凸性,会求曲线的拐点。(6)会求曲线的水平渐近线与垂直渐近线。三、一元函数积分学(一)不定积分(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概念及其关系,掌握不定积分性质,了解原函数存在定理。(2)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6、。(3)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第一换元法,掌握第二换元法(限于三角代换与简单的根式代换)。(4)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二)定积分(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与几何意义,了解可积的条件。(2)掌握定积分的基本性质。(3)理解变上限的定积分是变上限的函数,掌握变上限定积分求导数的方法。(4)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5)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6)理解无穷区间广义积分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7)掌握直角坐标系下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四、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一)向量代数(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坐标表示法,会求单位向量、方向余弦、向量在坐标轴上的投影。(2)掌握向量的线性

7、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积的计算方法。(3)掌握二向量平行、垂直的条件。(二)平面与直线(1)会求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一般式方程。会判定两平面的垂直、平行。(2)会求点到平面的距离。(3)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会求直线的标准式方程、参数式方程。会判定两直线平行、垂直。(4)会判定直线与平面间的关系(垂直、平行、直线在平面上)。五、多元函数微积分(一)多元函数微分学(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及二元函数的极值与连续概念(对计算不作要求)。会求二元函数的定义域。(2)理解偏导数、全微分概念,知道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3)掌握二元函数的一、二阶偏导数计算方法。(4)掌握复合

8、函数一阶偏导数的求法。(5)会求二元函数的全微分。(6)掌握由方程F(x,y,z)=0所确定的隐函数z=z(x,y)的一阶偏导数的计算方法。(7)会求二元函数的无条件极值。(二)二重积分(1)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及其几何意义。(2)掌握二重积分在直角坐标系及极坐标系下的计算方法。六、无穷级数(一)数项级数(1)理解级数收敛、发散的概念。掌握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了解级数的基本性质。(2)掌握正项级数的比值数别法。会用正项级数的比较判别法。(3)掌握几何级数、调和级数与p级数的敛散性。(4)了解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会使用莱布尼茨判别法。(二)幂级数(1)了解幂级数的概念,收敛半径,收

9、敛区间。(2)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基本性质(和、差、逐项求导与逐项积分)。(3)掌握求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不要求讨论端点)的方法。七、常微分方程(一)一阶微分方程(1)理解微分方程的定义,理解微分方程的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2)掌握可分离变量方程的解法。(3)掌握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二)二阶线性微分方程(1)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2)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2010年山东专升本计算机(公共课)考试大纲2010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计算机(公共课)考试要求 一、指导思想本考试大纲依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鲁教高字19

10、959号)中所要求的计算机教学的基本目标,根据当前山东省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最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学会使用典型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最终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二、总体要求要求考生达到新时期计算机文化的基础层次:具备计算机科学的最基本理论和基本常识;具有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常识;熟练地掌握具有代表性的、使用较为广泛的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及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数据库管理系统(A

11、ccess)的使用方法;对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要有一定的了解,要求掌握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网页制作及网络安全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三、内容范围(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与数据的有关概念,计算机文化的概念,计算机起源与发展,计算机特点及分类,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的五个基本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各自特点;程序设计语言及语言处理程序的基本概念;字、字节、位的概念;不同进制数的表示,不同进制整数间的相互转换;ASCII码,汉字编码的基本知识;多媒体的有关概念。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微机的硬件组成;CPU、内存、RAM、ROM、CACHE、适配器、总线的含义;磁

12、盘驱动器与磁盘;常见输入、输出设备;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及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应用。(二) 操作系统的初步知识与应用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常用微机操作系统及各自的特点。Windows的特点、运行环境、安装方法、Windows 启动与关机;Windows 的桌面、开始菜单、应用程序,鼠标的基本操作,剪贴板的使用;窗口、对话框、快捷方式;我的电脑、资源管理器、回收站及其应用;文件、文件夹的有关概念及操作;控制面板、附件及多媒体功能。中文输入法的使用;中、英文输入的切换;各种常用符号的输入。(三) 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 的基本使用

13、方法Word的启动和退出,窗口组成及各部分使用;视图、文档、模板、段落、样式、域、对象、浮动式对象、嵌入式对象、文本框、环绕排版、段落标记等基本概念。文档的基本处理方法:建立文档、为当前文档命名,把当前文档另存为其他类型的文档;模板的概念,用模板来建立文档,设置打开文档的路径,选择被打开文档的类型;插入点的移动、选定正文的方法、对选定的正文进行编辑;查找和替换操作。文档格式化的基本方法:字体、字型、字号的设置;文字颜色的设置、字符间距和缩放比例的设置等;段落的概念,段落缩进,段落间距;项目符号和编号;边框和底纹;对齐方式,行距的设定;样式的概念,更改和建立新样式的方法;格式刷的使用。表格处理的

14、基本方法:建立表格的方法;单元格的合并、拆分,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插入删除行和列;编辑表格的数据,设置数据的格式,设置数据在单元格中对齐方式,表格与文字的环绕。对象处理:艺术字的插入和修改,数学公式的插入与修改、图片的插入与修改,图片的环绕方式;对象的插入、选定、编辑,对象格式的设置,自选图形的绘制与编辑,文本框的插入与编辑。页面设置与打印:页面设置;分栏排版;页码编制;页眉和页脚的设置;文档的分页;打印预览与打印。邮件合并、索引和目录的使用。(四)电子表格系统Microsoft Excel 的基本使用方法Excel的启动与退出,窗口的组成及各部分使用;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概

15、念及各自的关系。工作簿的创建、打开、保存及关闭;创建工作表,各种数据类型的输入;公式和函数的使用,运算符的种类,单元格的引用;批注的使用;工作表的管理;行高和列宽的调整;编辑、移动和复制单元格中的数据;单元格、行、列的插入和删除;查找与替换。设置工作表中字体和数字格式,数据的对齐方式,工作表标题设置;边框的设置。建立Excel数据库的数据清单,记录单操作;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数据的分类汇总。图表的建立与编辑;页面设置,使用分页符,打印预览,打印工作表。Word与Excel的协同操作。(五)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使用方法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建立演示文稿的方法,演示文稿的视图方式。建立和编辑幻灯片,组织结构图的建立,幻灯片背景的设置,设计模板的使用,幻灯片母版的设置,配色方案的设定。幻灯片动画效果的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超级链接和动作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演示文稿的打包和网上发布。(六)数据库管理系统Access的基本使用方法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关系、关系运算、属性、域、元组、码、分量、关键字的概念。Access数据库的组件。(七)计算机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