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十校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398291200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瑞安市十校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瑞安市十校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瑞安市十校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瑞安市十校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瑞安市十校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瑞安市十校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瑞安市十校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联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瑞安市十校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 (政治)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70分)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B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都相同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两者构成哲学3、恩格斯说:“真正推动哲学家前进

2、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两段话是在强调( )A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B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汇C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研究 D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4、“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总结和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5、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看,两大阵营是( )A、辩证法和形而

3、上学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哲学上的两大阵营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7、王夫之指出,宇宙是由元气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在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问题上,下列说法中与其观点一致的是A.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B.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8、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

4、:“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9、202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体现了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物质与意识性质不同10、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知是行之始A B C D.11、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

5、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 B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独立的精神世界C梦只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 D.特定条件下意识决定事物的变化发展12、“任何哲学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句话主要表明A哲学是思想文化范畴 B哲学是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C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D哲学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具有反作用13、中庸中告诫学子们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涉及到人类的两类活动,即A学习探索和思考追问 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明辨知识和服务社会 D.科学实验和生产

6、实践14、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环境治理正在改变着中国官员们的“政绩观”,也改变着中国人口常的生活习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正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A.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决定生态文明 B.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C.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不可忽视 D.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15、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虽然气象部门比较准确地预报了这次大范围、持续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但限于当前天气预报技术、水平,我们对一周以后的天气、对冬季我国南方是下雨还是下雪都还难以做出肯定的预报”。这说明A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B 认识是一个不断

7、发展的过程C当前条件下很难对天气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报D人们能否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16、求真务实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替此时的“真”,彼事的“实”不能代替此事的“实”。这段话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总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B事物的静止是绝对的、有条件的C真与假、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 D事物的运动变化有时是不可捉摸的17、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A B C D18、物质现象与意识现象的区别在于A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B物质是

8、运动的,意识是静止的C物质是具体的,意识是抽象的 D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映象19、有人听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不用汽车运呢?这种观点错在否认了实践的A主观能动性 B条件性 C客观物质性 D社会历史性20、在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综合素质的思想指导下,瑞安市部分高中组成“十校联谊体”,共同探讨教学、德育问题和分享教学资源,已经取得一定成效。这说明A.人们的实践总是在正确意识指导下进行的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有了意识指导的实践就能取得成功21、2020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各国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

9、全球行动签署新协议。这说明人类力图A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B改变自然界的客观性C.创造和改变自然界的规律性 D.主宰自然界的未来走向22、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从本质上说人类社会是A由神的意志支配的 B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C.地理环境决定的 D.人的意识“创造”的23、下列格言、警句与“顺水行舟一人易,逆水划船十人难”体现相同道理的有不懂庄稼脾气,枉费一年力气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过了芒种,不可强种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A. B.C. D.24、古人云:“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收兽,明年无兽。”上述材料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联系B规律的存

10、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C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D违背规律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25、在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A.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 B.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C.承认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 D.承认运动与静止的统一26、“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27、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

11、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科学家日前成功地在山羊体内“种出”了猴子细胞,创造了生物技术的一个“奇迹”。回答2829题。28、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地制造“奇迹”。这主要说明A.自然界随着科技的发展由客观变成主观的了 B.人类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由主观变成客观的了C.科技的发展使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D.科技的发展使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了29、科学家要创造“奇迹”,必须发挥科学家们的主观能动性 割裂生物体之间联系的客观性改变生物体的遗传变异规律 坚持从生物体的客观实际出发A. B. C. D. 30、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

12、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20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双百”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今有人说“床前”不好,应改为“窗前”。其实,李白所说的床并非寝具,而是说的水井

13、边的一圈栏杆。回答31-32题。31、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A.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人们的认识不能统一C.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人们的思维复杂性 D.人们的思维可以改变客观对象32、有人将诗中的“床”理解为寝具( )A.是对认识的发展 B.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C.犯了教条主义错误 D.不是对事实的反映3310月23日,土耳其发生了里氏7.2级大地震。遗憾的是,人类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更不能控制地震,但随着人类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总有一天,人类会掌握地震的规律,使人类少受其害。这说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改变规律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们还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A. B. C. D. 34. “天平是轻重的衡量器,实践是是非的试金石。”这一藏族民谚蕴涵的哲理是A实践是人们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