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综合信息大数据服务平台与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上传人:尘** 文档编号:397374464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X 页数:436 大小:8.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交通综合信息大数据服务平台与指挥中心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6页
智慧交通综合信息大数据服务平台与指挥中心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6页
智慧交通综合信息大数据服务平台与指挥中心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6页
智慧交通综合信息大数据服务平台与指挥中心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36页
智慧交通综合信息大数据服务平台与指挥中心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交通综合信息大数据服务平台与指挥中心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交通综合信息大数据服务平台与指挥中心建设方案(4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交通综合信息大数据服务平台与指挥中心建设方案 435 / 436目 录第1章 项目背景5第2章 需求分析82.1 十三五规划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需要82.1.1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82.1.2 建设思路与原则102.1.3 建设目标112.2 需求分析142.2.1 总体需求142.2.2 提高交通系统安全性的需求142.2.3 加强运维工作规范化管理的需求142.2.4 功能需求152.2.5 提高交通管理能力的需求152.2.6 出行者信息服务需求162.2.7 车辆运营管理需求162.2.8 交通运输安全监管需求172.2.9 行政执法及稽查管理需求172.2.10 智能化应

2、急指挥的需求18第3章 总体规划与设计19第4章 业务平台建设214.1 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预警平台214.1.1 公路运行监测管理214.1.2 公路治超管理224.1.3 “两客一危”等重点车辆运行监测管理234.1.4 公交运行监测管理244.1.5 城市停车运行监测管理244.1.6 区域交通监测管理254.1.7 中心路网运行监测管理264.1.8 智能监控平台264.2 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与协调联动平台384.3 综合交通辅助决策支持平台434.3.1 各领域常规分析434.3.2 定制化专题分析444.3.3 交通仿真分析444.3.4 交通运行监测报告自动生成系统444.4 综合

3、交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464.4.1 信息发布管理464.4.2 基础信息服务464.4.3 动态信息服务464.4.4 智能手机交通信息服务474.4.5 出行服务系统484.4.6 在线呼叫系统504.4.7 联网售票系统524.4.8 停车场诱导系统544.4.9 物流信息系统564.5 综合管理平台594.5.1 综合运输监管系统594.5.2 行业监督管理系统664.5.3 安全生产监管系统714.5.4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744.5.5 电子监察系统764.5.6 行政执法系统81第5章 安全系统835.1 安全保障体系835.2 标准规范保障体系835.3 运维保障体系84第6章 云

4、计算建设856.1 网络子系统建设856.2 计算资源池建设876.2.1 计算资源池定位876.2.2 X86虚拟化实现936.2.3 计算资源池总体设计1006.2.4 计算资源池建设方案1056.2.5 选型建议1066.3 存储资源池建设1096.3.1 数据类型分析1096.3.2 存储网络设计1106.3.3 统一存储平台设计1146.4 数据库子系统建设1266.4.1 构建高性能集群数据库系统1266.4.2 集群数据库建设方案1276.5 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建设1286.6 云平台安全体系建设1326.6.1 安全技术体系设计1336.6.2 安全管理体系设计1346.7 云

5、平台灾备子系统建设1356.7.1 本地数据备份1356.7.2 异地数据级容灾1366.8 机房子系统1376.8.1 机房基础设施建设方案1376.8.2 总述1426.8.3 主设备配置清单1456.8.4 机房整体规划1506.8.5 空调系统1546.8.6 机柜微环境系统1626.8.7 电气系统设计1666.8.8 装修系统设计1796.8.9 安防系统设计1826.8.10 消防系统设计187第7章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1907.1 系统概述1907.2 系统特点1907.3 框架结构1917.4 地图基础服务1947.5 GIS应用分析1967.6 数据采集要求1987.7 基础

6、地图地理信息1987.8 地图图层数据采集1997.8.1 交通管理专用图层数据1997.8.2 交通设备设施图层数据2037.8.3 交通动态信息图层数据2067.9 数据录入建库2067.10 电子地图开发内容2087.11 平台接口2117.12 性能设计212第8章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213第9章 施工组织设计236第10章 装修布线施工方案38310.1 工程人员配置38310.2 施工队基本情况38410.3 环境建设施工标准38410.4 施工设备清单38510.4.1 工程主要测试设备38510.4.2 工程主要施工机具38610.5 施工方法和施工程序进度38610.5.1 保

7、护管敷设38710.5.2 预留与预埋39210.5.3 线缆敷设39310.5.4 设备安装与调试39410.5.5 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39610.5.6 节约措施十二条39710.5.7 工程资料整理39810.5.8 安全施工管理条例39910.6 流程图40010.7 验收标准42110.7.1 电气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42110.7.2 UPS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42310.7.3 机房空调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42510.7.4 安保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42710.7.5 消防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42810.7.6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验收标准程序方案429第1章 项目背景 交通运输是一

8、个国家的立国之本,特别是在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背景下,智慧交通提升到国家新的战略。本市恰好位于“一带一路”的核心中转位置。因此,加快推进智慧交通的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以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提升交通运输的效率,是本市智慧城市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公司结合多年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结合本市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战略意义,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科技大环境和背景下,本着以民为本的理念,为XX市设计建设的“智慧交通”建设紧紧围绕“智慧交通”的建设思路,结合行业部门针对智慧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构建本市的“智慧交通”,本项目的成功建设,将为本市“城市大脑”的

9、整体架构,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支撑。我公司根据经验,将整个项目划分为5个层次,并配以相应的软硬件和大数据支撑系统,结合云计算和基于影像地理信息系统(GIS),完成对整个城市的智慧交通体系的完美搭建,是该市“智慧城市”至关重要的一环。1)感知层,感知层主要负责信息采集,建设内容包括网络高清摄像机、北斗或GPS定位设备(接收机)、交通流量监测设备、船舶动态管理设备、隧道监控设备,桥梁监控设备等传感器和信息采集类的设备;2)传输层,其主要负责各体系之间数据及视频信息的传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光纤专网、视频光纤通道和北斗(GPS)、4G无线通信网络,包括基站、卫星通讯车、短波电台等一系列数据传输类的设备

10、。3)基础层,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计算、转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云计算数据中心机房、主机及存储系统、网络及安全设备、基础软件、指挥中心场所。整理制作郎丰利15194)支撑层,主要负责为应用层提供基础的服务支撑能力。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身份及权限管理系统、数据交换系统。整理制作郎丰利15195)应用层,主要包括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预警管理平台、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与协调平台,综合交通辅助决策支持平台,公众信息服务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共五个平台。本市地处XX省北部,XX市南部。背倚XX,面临XX湖,东与XX县隔水为邻,西与XX县、XX县、XX城市接壤,北与XX区相连,南与XX相接。总面

11、积1200平方千米。XX市是一座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环境优良,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80,空气质量连续多年领先,是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市城,青山绿树碧水蓝天成为绿色X省的闪亮名片。XXX等30余个风光独特的景区景点,有XXX等精彩纷呈的休闲活动。年吸引游客超过XX万人次,是全国首批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市和全国首个国家级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市,2013年成功创建中国XX市世界地质公园。XX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很多地域文化熠熠生辉。XX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占能源消耗比重达XX%,是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第2章 需求分析2.1 十三五规划推进交通

12、运输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推动本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智能化、现代化水平,贯彻落实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公路水路交通安全应急、出行服务、市场监管、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任务和重点,充分体现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要求。在此背景之下,以各种国际大型赛事为基础,我市紧跟时代步伐,在智慧城市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而智慧交通恰好是智慧城市关键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贯彻落实。其建设的必要性,又体现在以下几点上。2.1.1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基于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建设“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长江经济

13、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的战略构想,是我国当下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如何促进区域整体协同发展,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跨地区协同指挥,实现互联互通、优化出行结构、实现交通数据信息共享,提高出行信息服务水平,提高应急联动协调能力,构建统一的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成为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3、城市全路网、多交通运行方式之间统一监管与服务的需要a)各交通相关部门之间形成信息孤岛,缺乏信息共享近十几年来交通信息化发展迅速,本市已建立了大量实用的专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政府部门的办公业务系统,这些系统为城市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受当时认知、技术水

14、平、部门分割所限,大多数系统在建设时仅仅是为满足自身业务管理需要而解决某些局部的应用,从业务应用和数据关联上缺总体规划和设计协调,硬件平台、技术标准、数据采集手段各异,存在数据异构、重复采集、共享困难、统计口径不一等问题,造成网络背景下分散独立的“信息孤岛”,使得各个部门、单位之间形成了一条条“数字鸿沟”,大量数据得不到充分利用,无法满足综合业务管理、公众信息服务和政府决策数据支持的需要。因此,研究和建设跨部门、跨业务的集数据采集、处理、共享交换和综合利用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交通数据中心已成为当前交通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数据挖掘、利用率低,没有统一数据格式规范和标准,共享兼容性差。b)缺乏决策支

15、持能力现有数据远不能满足交通规划设计、交通需求管理等需求,交通运行分析指标体系未建立,尤其在重大突发事件、节假日交通流量的疏散等需要应急指挥与协调联动的情况下,没有综合综合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无法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c)信息服务能力差建立统一信息服务标准,提供全覆盖动态出行信息服务。对各自业务领域的专注导致信息服务内容不够丰富,缺乏交互信息。通过综合交通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汇集综合交通数据,面向公众,利用出行门户网站、手机APP、交通广播、道路诱导屏等多渠道,发布道路交通、市内公共交通、省际客运等全方位的交通出行信息,为出行者提供全面、准确、及时地信息服务,提高公众出行效率。d)各交通部门协调联动性差目前,城市各指挥中心之间仍然是简单的设备组合,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软件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